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欢喜农家科举记 > 欢喜农家科举记 第95节

欢喜农家科举记 第95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崔稚上前与葛香兰说话,见葛香兰与出嫁前结婚恐惧症时的消瘦不同,脸颊圆润了几分,眉眼间都是温柔,晓得她真真是不容易的。

历经千难万险,走过一世,才嫁对了人。

真是令人感慨啊!

崔稚看葛香兰看个不住,倒把葛香兰吓了一跳,一边拉着她进门来,一边问:“这是怎么了?难道受了什么委屈?”

只有别人受委屈的,哪有崔稚受委屈的?崔稚这是担心她受委屈呢!

等到段万全的香煎嫩豆腐、魏铭的蒜蓉烤茄子上了桌,崔稚拍手直道好,“我果然要经常挖掘你们的才能啊!”

三人吃着饭说着话,说到了葛家身上。

“诶?香兰姐是不是回过门了?我最近在家养伤,倒是忘了这茬。”崔稚撕了一缕茄子放进嘴里。

段万全说没有,“安东卫那儿近来窜上了倭寇,皇甫兄他们回门的事,只得推迟了。”

话音一落,魏铭就放下了筷子,“何时的事?”

“那要是没有女人,你们男子还都饿死了不成?”她拿出最高质疑。

段万全道,“家里只有我和公,自然要我们爷孙自己做饭吃的。”

段万全的父母,自他小的时候便没了,他从记事便和段老爷子相依为命。他说着,数落起家里都有些什么菜,“早上我公赶集买了豆腐、茄子和莴苣,米面姜蒜都是有的。”

崔稚满意地点头,段万全问她,“想吃什么?”

“随便,只要好吃都行。”她嘻嘻道,听见段万全说要煎豆腐,问起魏铭来,“魏案首,你做什么菜呀!”

她说这话的时候,正好逢着魏铭和温传的话落了音,温传听了她这话,道:“倒也不是没人来,有一次我来的时候,不意瞧见里面有个人在扫落叶,我自然不好再进去,便走开了。”

崔稚大为惊奇,“谁啊?主家的人?”

温传道或许是,“从后面瞧着,是上了年纪的人,我也只见过那一次。”

魏铭看了看院子,“嗯”了一声,“应该偶尔有人打扫,不然这院子早就落满叶子了。”

荷园之所以凉快,是因为树木多。树木多,落叶就多,不论季节。若是完全没人来扫,这院子早就没法进人了。

皇甫腾笑着拍了段万全,“万全兄弟,早娶亲,早安定下来,也是好事!”

可以说皇甫腾深有体会了,笑得满脸是花。崔稚在旁听了,也道:“全哥娶嫂子,我给你出半份聘礼!”

魏铭在旁笑了一声,“既是夸下了口来,还不出一整份!”

崔稚朝他瞪眼,“我要买宅子,穷!”

三人说笑,却没发现段万全脸上露出几分不自在,转身将媒婆赶出门去,“家中有客!”

话没说完就被葛先生拦了去,“这些事哪有咱们能非议的?”

即便是先皇残暴,最后将自己作死皇位上,又换了其堂弟也就是今上做皇帝,这天下还是这个天下,他们只是蝼蚁一般的小老百姓。

众人的谈兴因此意兴阑珊。

葛香兰轻声道:“公爹和婆母的意思,说卫所乱,想让腾哥和我搬到安丘县城来好好读书。”

皇甫腾是百户幺子,袭不了百户位,从小就定了要走读书路,又取了葛香兰这个秀才家的闺女,皇甫家希望他能就此脱身,不用再生活在随时要打仗的地方。

“三位神将?”她不禁问,想到了课本上的抗倭英雄。

魏铭回答了她,“十几年前,大兴朝堂有过动荡,倭寇趁机大举来犯。最开始,大兴的海防军队屡屡吃亏,后来仗打多了,涌现出三位大将,将倭寇的战术研磨通透,苦思破解之法,又亲自上阵,带着沿海军民抗倭五载,终于将倭寇全部清出大兴近海。”

皇甫腾连连道是,“就是这三位神将,方公、汤公和余公!三位名声如雷,倭寇无有不闻风丧胆!”

皇甫腾是听着这三位的名声长大的,说起三位大将的事迹,毕恭毕敬,又如同讲述神话一般,把抗倭之事说得出神入化。

连崔稚这个编故事的人,都听呆了。

一共死了六个人,伤了十个人。

安东卫可是沿海的大卫所,对付区区半百倭寇,居然能因为指挥使战术失误折损这么多人,不可谓不难看了。

连崔稚都觉得魏大人必然是嫌弃了,嫌弃那指挥使不顶用。

不想魏铭道:“安东卫现如今兵力不过从前一半多些,如今损伤了这些人,也够这位指挥使心疼了。”

皇甫腾说是,“别说一半多些,我冷眼瞧着,能上战场的人,最多就四成了!为着这事,指挥使把千户百户都叫了过去,让各自清点各自的军户,把训练也都安排上。”

皇甫腾叹气,段万全问他,“不是都有梨花枪对付倭刀吗?”

皇甫腾说不错,“只是先去的一个百户所的人,枪带的不多,都是些喷烟的梨花枪,也不过阻隔倭寇一时。后来指挥使接了报,晓得厉害了,这才又派了两个百户所过去,带了火弹梨花枪,这才把这伙人剿灭!说是有四十多个,都是精壮的男人!”

屋里一时安静。葛先生和葛青这等没见过打仗的书生,脸都青了,葛母握了葛香兰的手,抖声问:“我儿,你没事吧?!”

葛香兰说没事,“公爹这边没出战,只带着几位兄长和腾哥去了指挥所,我同婆母嫂子们安稳在家中。”

倭寇入侵的地方离着安东卫所还有些距离,城里自然是安泰的。

魏铭这才收回了目光,朝着温传点头,若无其事地道:“先生近来讲了哪本书?”

他竟然大大方方,好像当街偶遇一般,问起了县学的事。

在场几人都有点蒙。

崔稚不禁佩服。魏大人就是魏大人,盯着人家姑娘瞧完,还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正经事!厉害!

温传此次也中了秀才,和魏铭一道在县学里读书,比前一世竟然早了一届,大概有温家跟着崔稚小赚一笔后家境宽裕的缘故。

不过这话没法说破,崔稚只好道:“刚听了全哥说安东卫有倭寇来袭,这不是没见过世面,吓着了么!”

皇甫腾与魏铭也正好说到此处。

皇甫腾接过话来,“别说你没见过世面,就是我也没见过这么多倭贼!打我记事起,倭贼纵是有,也不过十几二十几人,这一下倒好,来了小半百!”

“袭了几个村子?”魏铭皱着眉问。

“两个。这还算是发现及时!”皇甫腾道,“这伙倭寇好似不清楚路,误打误撞了两个村子,有人来报,指挥使还不信有这么多人,先只派了一个百户所去,不想这些倭寇一个个倭刀锃亮,虽然不识路,但是刀法厉害,折损了些人马。”

第165章 三位神将

安东卫附近沿海有倭寇窜上来,也就是这一旬的事。

原本皇甫腾和葛香兰要如常一月回门的,只是临回门前三天,皇甫腾使人来传了信到,说满城戒严,不得出动。

魏铭他们吃过补食就去了葛家,没想到正好同回门的皇甫腾小两口遇上。

“这可是巧了!正想着香兰姐何时回门呢!”

说实在的,魏铭前世今生,进厨房的时候还真不太多。

他想了想,迟疑道,“蒜蓉烤茄子?”

崔稚差点跳起来,“这儿还有这玩意呢?!”

说完才意识到这不是在自家,赶忙收敛了去,瞪着魏铭,“你为什么会这个?你怎么不早说?”

魏铭不理她,他为什么要早说?时常出兵打仗的人,会些烤制的菜不是寻常吗?

只是扫了院子,为何不修缮屋子?门窗的木料早就风吹日晒,斑驳殆尽了。

不过温传并不晓得更多,四人说了说话,便离了荷园,散了去。

原本崔稚和魏铭想去寻了段老爷子,问一问宅子的事,只不过段老爷子下了乡,并不在家。

段万全留了两人吃饭,崔稚起了玩兴,要求段万全和魏铭各做一道菜来吃。在魏家小院,田氏可是不许魏铭下厨的,魏铭只煮过一次米粥就被田氏赶了出来。

这是古代女人的普遍思想,崔稚也不好强求,不过眼下没有旁人,她非要吃魏铭和段万全做的菜不行。

且皇甫腾这次道试没过,还要再考,安心读书是为正道。

他道是,“这次来,就在城里看看宅子。”

第166章 被历史长河拍散的人

崔稚和皇甫腾两口子都要在城里看宅子,这事找旁人都不妥贴,看了几处也没有合意的,幸而段老爷子从乡下回来了,众人又上了段家的门。

他们到的时候,恰巧遇见了上门说亲的媒婆。段万全如今正当婚配年龄,段家的日子又越过越好,上门的可不少。

魏铭一直坐在旁边,又仿佛灵魂出离了此地,不知道在想什么。

“……只可惜先皇……唉,三位那般神勇,却没能长命百岁。方公在后面一战中受了重伤,苦苦撑了半载便撒手人寰,汤公被人诬告通倭,丧命于午门之外。余公为了保汤公,险些落得同样下场,后来被抄家贬黜,死在了半路上。”

崔稚怔怔,“三位都没了?!”

“是啊。”

葛青不由地说出了口,“狡兔死,走狗烹……”

倭寇中有海盗有浪人,战斗力不容小觑。

而大兴近海自从十几年前的一场大规模清倭战之后,倭寇损伤严重,许多年不敢肖想大兴的海岸。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他们也到了卷土重来的时候。

皇甫腾说着说着就感叹起来,“我出生前后几年,是倭患最严重的年月。不近齐鲁沿海,往南所有沿海,没有哪一寸土地消停。若不是清倭的三位神将,我娘说,我们家早就不剩几个人了!”

他说得这些事,崔稚就跟听故事似得。

抗倭这事,她从未觉得离自己这么近。

可葛香兰刚嫁过去一个月就出了这种事,葛母还是吓得直掉泪,“以后可怎么好?”

在座无不叹气,今近年倭寇上岸的事,确实比往年频繁了,而且规模会越来越大,只有魏铭没叹气,沉声问道:

“我军伤亡几何?”

崔稚偷偷看了他一眼。

皇甫腾听了这话,回得有几分郑重,“打头阵的百户所死了四人,伤了七人,其中一个小旗受伤,后去的百户所死了两人,伤了三人,折损了些梨花枪。”

温传不意魏铭问起学里的事,愣了一下,答了来。崔稚上前同温传表姐说起话,“姐姐是不是也觉得这荷园甚是凉快呢?难得的避暑胜地!”

她也学着魏大人的样子,闭口不提尴尬的相遇,正经同温传表姐说话。

原来,温传这位表姐,就是他二舅黄录黄先生家的姑娘,闺名素秋。黄录也同魏铭他们经常往来,只是大家晓得他家中有一女,却没见过其人。

黄素秋先还有些难为情,见崔稚年纪虽小,却没有口无遮拦,心中放下些许,道:“妹妹说的是。这荷园外边传的吓人,家表弟偷偷来过几次,却道并没那些事,反倒夏日里极清凉。”

“是呀!这院子除了咱们几个,平日里也没人来,凉快又清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