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欢喜农家科举记 > 欢喜农家科举记 第99节

欢喜农家科举记 第99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众人叹气追忆余公。

唯有魏铭默不作声,脸上露出说不出的疲惫与感伤。

皇甫飞见他露出这种表情,甚是不能明白。

魏铭年纪轻轻,不到志学之年便才名鹊起,怎么会露出这种仿佛伤同类一般的神情呢?

皇甫飞正要问上一句,魏铭已然回过了神来,方才神色皆去,像是秋风扫过,什么都没有留下。

余公挨个叫了领头几人的名字,每一个人姓甚名谁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叫过名字,又问候起院子里来自各地的兄弟,众人都应了,余公才道:

“一载有余,诸位山水相送之恩,余某永记心间。今夕我去,诸位终于能得返家中。余某平生所愿家国皆安,如今国有明君,外无倭患,诸位早早返家在父母跟前尽孝,与妻儿团聚,至此安居乐业,也不枉方、汤二公与我的一番辛苦。愿国恒安宁,家和人全。”

余公说着,止不住喘息,顿了一顿,竟挣扎着下了床,一躬到底。

余宗光在此,与诸位别过了。”

屋内外哭声全无,白茫茫的雾中,众人强忍着眼泪,纷纷避身回礼。

不要说先帝的老臣,今上尚在犹豫之中,章太后便第一个跳了出来,不许今上改去先皇之命。

当初劝先皇不要在倭寇来时杀死余公的人中,章太后便是第一人,而如今,先皇已逝,不许放走余公的人中,章太后还是第一人。

无外乎,沿海已清,倭寇不在,比起无关紧要的军民请命,章太后更在意先帝的遗志。

“我只可惜,没能见到余公最后一面。”朱总旗抹了眼角的泪,“请愿不成,余公因着流放许久,身心俱疲,天一冷便病了,起初不过是风寒,却总也不好,一日比一日重。护送的人都想着今上能开恩放了余公,可等来等去,竟然等回来余公不可放的消息。”

“余公病得更重了,又有人上京请愿,这才勉强请来一位太医为余公看病,但是太医来的太晚了,太医到后的第三天,余公他老人家……到底是去了……”

“当时汤公走了,是真的走了,余公走了,却还有转圜,第二日城里出了几人,一路向西,寻余公去了。”

第172章 就此别过

“从前三公如同菩萨,保着沿海的军民,到了那时,沿海的人只能尽力保住唯一留在人世的余公。”

安东卫出了几个办事老成的,一路打听着余公流放到了何处,追了过去。除了安东卫,整个大兴沿海没有不忧心着余公的安危的,安东卫几人寻到余公的时候,余公身边已经聚了不少人,数一数竟有一个百户所之多。

负责押送余公的兵也怕了,同众人道不要闹出太大声势,免得被朝廷察觉,以余公如今的处境,牵扯的人越多,他越是难以保全。

魏铭抬起头来,脸上露出胸有成竹的神色,“神火箭溜图纸繁复又不能泄露,既不能画全,也不必画全,把大体画出,关键隐去。原稿留在总旗手中,仿制稿每日照旧送回库房。”

他将众人讶然的神色尽收眼底,谦虚道:“不知道我这纸上谈兵之法,能不能行得通。”

话音一落,朱任便嚷了起来,“行得通!行得通!”

他说了不算,又拉了朱总旗,“爹你说行不行!”

朱总旗看向魏铭的目光里又是震惊,又是赞赏,“魏生此法甚妙!想来那丁主事眼睛再尖,也不可能把图纸一笔一划都记下来!”

他道:“图纸有无可能不放回火器营?”

这样一问,又把话题拉上了正轨,朱总旗思虑了一番,“庞家父子必然不同意,除非誊出一份完全一样的图纸,将其中一份送回,另一份留在手中。只是这样,却是大忌。图纸一式两份,很有可能就此流传出去,若是日后落进倭寇手中,后果不堪设想。我不敢开这个豁口。”

朱总旗早就想过这个办法,但是豁口不能开,而且神火箭溜图纸繁复,想要在半月之内誊出一份一模一样的,简直不可能。

朱任恨极了庞家父子,立时道:“不如弄一份假的算了!庞家父子那等酒囊饭袋,能看出来什么?”

“胡说,便是那父子看不出来,管库房的主事,却不是瞎子傻子!”

“就算是功臣之后,也是庞波老子的事!他老子算是余公麾下一员,他算什么?”

就是算根葱还能卷了煎饼,庞波实在算不得什么。

朱任恨恨,还要再说,却被朱总旗截住了。

“不要再说了!”

说来说去,指挥使不想搞什么大动作,只要庞波父子不过分,他们几人只有在庞波手下穿小鞋的份儿。更不用说,庞波找的借口十分正当,火器营每月都要有几次例行检查的日子,只不过这一次,没在计划之中罢了,到了指挥使面前,庞波也能说天干物燥,万事小心。

是朱总旗手下的一个兵。

“总旗,方才我们几位兄弟在院里打铁,那庞波父子寻了过来,说我等过于吵闹,我几人与他父子两人理论了几句,庞申竟然说火器营明后日要检查仓储、排查火险,图纸不再外借!说谁若是不服,就去指挥使那里告!”

第173章 我该如她一般

神火箭溜的图纸在火器营中,朱总旗手底下的人必须每日去火器营借来图纸,然后再在火器营一个偏僻的院中打造神火箭溜。

原本打造火器,是火器营的事,然而火器营不肯做,朱总旗等人越俎代庖,他们自然少不了恼恨。那火器营百户庞波,时不时给朱总旗等人穿小鞋,克扣火药铁皮等,而庞波之子庞申更是常常出言不逊,有意刁难。

不过现在有“托梦”示警在前,神火箭溜图纸如何保全,才是要务。

朱总旗皱了眉道:“倭寇当中,总有海匪掺杂其中,这些人清楚岸上情形,若是袭击火器营,不无可能,到时候图纸毁于一旦,我等就是想继承余公遗志,也再无机会。如何才能让火器营免于此难?”

朱任立时一声冷哼,“火器营在庞波那等废物手里,怎么可能免于此难?他这样的废物,只会害人,不会救人!”

若是不是庞波醉倒在水沟,火器营借不出火弹梨花枪,勉强用喷烟梨花枪对抗倭寇,朱百户的长子、朱任的哥哥就不会近身与倭寇搏斗,被倭刀捅死。

庞波手下的火器营,是最大的变数。

“当年余公他老人家,在倭寇清退之后,也要将神火箭溜建造出来,便是有防患未然之意,只可惜余公到底没能看着第一批神火箭溜,配到兵将手中。余公他老人家离开安东卫,要进京为汤公鸣不平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说神火箭溜若是不能继续造下去,也要将图纸存好,已备日后。”

小辈们皆不清楚当年的事,魏铭就算知道几分,也只通过聊聊几笔记载或者传言,他问朱总旗,“总旗见过余公?”

“何止见过?余公来安东卫造神火箭溜的时候,我当时就在火器营中当兵。”朱总旗那时候只是个普通的小兵,因为做事勤快,被调去为余公的人打下手,“……余公亲自见过我们,他老人家一点大将的架子都没有,说日后还要麻烦我们,把旁人孝敬的江南的稻米,赐了我等一人五斗,满安东卫所,没有不羡慕的!我还记得那稻米,真的又香又甜,熬出来的米汤水,香味飘的一条巷子都能闻见!”

回忆起从前,朱总旗话显得尤其多,说到那稻米的稀罕,说到旁人的艳羡,这些都是余公的平易近人。

只是他话锋陡转。

皇甫飞来不及惊奇,就听魏铭道:“神火箭溜在,余公便在。”

他说着突然站了起来,朝着朱总旗长鞠一躬,“余公遗志,便托于总旗了!”

朱总旗一震,忍不住老泪纵横,站起了身来。

“朱某必让神火箭溜重现人间!”

只有把神火箭溜重现人间,才是对余公最大的回报。想来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会稍稍安慰一些。

一盏孤灯在屋檐下晃着微茫的光,穿不透浓重的白雾。

屋里的人陆续退了出来,只剩下余公唯一在世的女儿,跪在余公床前,送余公最后一程。

翌日日出东方,白雾渐散,院子里的人还站在原地,檐下孤灯燃尽,屋里哭声传来。

时间再无将军余……

“一世名将,就那样死在了流放的路上……唉!”皇甫飞禁不住感慨。

那天夜里,多少护送余公一年有余的军民,留下了眼泪。

安东卫过去的人回来说,那天雾气很重,四野白茫茫不见树木,余公借宿在农家院中,太医撩了帘子出来,唤了众人,“余公还有几句话要说。”

众人听到此处,皆止不住哭泣,却又不敢大声,怕惊到了余公。

雾很大,满院子的人垂手而立,几个当头的人进了房中,余公让人把门窗打开。几人想劝,怕寒气裹进屋中,余公摆了手。

濒死之人,还怕什么寒气呢?

众人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可来的人越来越多,一路往边境而去,百姓想不知道都难,传言传得沸沸扬扬,关于先皇残暴、杀死功臣的传言,传了半个西北。

先皇到底还是知道了,咬牙切齿要杀余公,不想倭寇却来了,往浙江沿海一带扰乱。大兴虽然有兵力能打,但若是在这个时候杀死余公,倭寇得了三公皆去的消息,势必会卷土重来。

那时先皇已经病重,若是再起战乱更是顾不上,前朝几位顾命老臣和先皇亲母章太后,亲自上阵让先皇三思,大局为重,先皇不肯放过余公,也只能让他继续流放,再加三千里。

好在没多久,先皇薨了,因着没有子嗣,也没有合适可过继的人选,便按着亲疏,轮到了如今的圣上称帝。

为余公保驾护航的人都觉得有了希望,立时找人上京求情。今上永平帝怎不知余公大名?见了求情之书便面露犹疑。可他不过刚刚继任,皇位尚未坐稳,便要将先帝之令推翻,未免引起老臣不满。

朱总旗想都没想,立时反驳了回去。

魏铭从旁听者,突然道,“以我之见,朱兄所言,甚有道理。”

他这么一说,众人都朝他脸上看去,皇甫飞道:“我记得那库房的丁主事眼睛尖得很,不然也不让他来管库房了。”

魏铭却摇头笑了笑,“若是将神火箭溜图纸,仿制八九成呢?”

“什么意思?”

朱总旗深深叹了口气。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魏铭不由地皱了眉。

以他现在之力,想要让火器营完全避开前世的险境很难,毕竟有庞波父子当火器营的家,而指挥使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最多能让火器营加强防范,却无法彻底抹平其中的漏洞,而每晚必然存放在火器营之中的图纸,仍在陷在危险之中,

那若是将图纸拿出火器营呢?

现如今,庞波庞申父子故意扣押神火箭溜图纸,朱任听罢,一拳头砸在了门上。

“欺人太甚!”

门咣当一晃,抖了三抖。

魏铭见皇甫飞仁兄弟贾宇疑惑道:“那庞波昨日偷酒喝撒酒疯,庞申威胁几句封了口,还真当旁人都不知道呢?只不过指挥使没找他晦气罢了!他倒是先摆起来了,这又是何道理?”

皇甫飞不禁道:“指挥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庞波心里也门清,到底他是功臣之后。”

而朱家根本没有能力改变这些。

上一世,神火箭溜毁于一旦,在朝廷受到的那两句上报文辞背后,朱家应该比谁都更绝望。

魏铭不敢多想,正要问一句朱总旗,准备如何处置,毕竟距离神火箭溜最近的人,就是他。

只是话还没问出口,有人拍了院门。

朱任连忙起身去看,两人急匆匆进到了屋里。

“汤公为人不拘小节,没想到下面的人手脚不干净,还出了人命官司。朝廷里那些人看不惯三公的风头太久了,也是先帝……唉,三公守住大兴的沿海,这样的功臣不奖反罪,汤公性烈,也是寒了心,当着先皇的面就说了狡兔死、走狗烹的话,先皇大怒,立时要把他拉出午门斩首,众朝臣这才怕了,苦劝良久才临时收监诏狱。余公当时就在安东卫所,闻言连夜就进了京。”

后面的结果,众人也都知道了,余公没能救得了汤公,汤公在诏狱内十分暴烈,出言不逊,先皇问及锦衣卫北镇抚使,北镇抚使原本还想替汤公瞒下,却顶不住有人早已据实以告,先皇就因着北镇抚使的犹豫,就将人贬到了甘肃,汤公更不用说,先皇非要将他在午门外斩首示众。

余公前去求情,明知道是火坑还是跳了,结果当然不出意料——粉身碎骨。

“……安东卫接到消息,汤公被斩,余公流放,好多军民走上街来。当时的指挥使和副使吓坏了,叫人将军户全部集中到各所各营里,将百姓全部撵回家中。当时我也在街上,指挥使派来的人到了,遣散众人,众人聚而不散,指挥使的兵稍有动作,就要动乱起来,最后有位耆老说了话。他说,我们就是送一送汤公,送一送余公,三公是救命的恩人,连送一送恩人都不行吗?那耆老说得满街的人都哭了起来。我们这些在倭寇手里幸存的人,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三公救下来的。”

朱总旗说着,掩面而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