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欢喜农家科举记 > 欢喜农家科举记 第257节

欢喜农家科举记 第257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魏铭瞧着她,眼中荡漾了笑意,“我一直在好好过,只是总还差一点,不知道谁能帮我补上?”

“咳!”崔稚又被他呛到了,他总能拐到这些奇怪的地方。

她满心吐槽,手背却被人剐蹭了一下,“你心里是不是在吐槽我?”

“咳!咳!”崔稚更呛了,赶紧收回了手。

他不光学会了“吐槽”这个词,还能活学活用了!

“成不成仇的,两位新科举人却实打实到手了!”邬梨拍拍小心肝,“幸亏我反应的快,不然温传那个傻蛋,可就惨了!”

崔稚却和魏铭对了个眼神。待到没了旁人,崔稚问魏铭,“上一世温传的事,和这贺家有关吗?”

上一世温传离家流浪,正是因为贺家和温家做亲不成,散布谣言说温传和嫂子有染,温家乱作一团,温传嫂子自尽,他离了安丘,再也没回来。

魏铭回忆起上一世久远的事情,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个贺家。”

可崔稚就迷惑了,“温传的大嫂去世一年多了,新嫂子还没有谱,贺家还能瞎传什么?”

他说着不忘掐了一把温传,温传登时明白过来,连连道是,“我娘和二舅还叫我有事,贺三叔,改日再叙!”

他使了一把巧劲挣脱了贺老三,和邬梨一道,脚底抹油了似得,遁没了影。

两人一路跑出贺家的巷子,才歇了口气。

邬梨拍了他,“这个贺老爷到底是什么人?!这种招数都能使出来?!也不怕人笑话!”

温传虽然明白不对劲,也具体哪里却没识破,他问了邬梨,“你瞧见什么了?”

他这边问着,两位姑娘哭得更大声了,一副要哭晕过去的模样,贺老爷连声叹气。

温传心软,同两位姑娘道,“二位姑娘不要惆怅,姻缘乃是天定,来时自来。”

他隔着两丈远说了这话,两位姑娘只当听不见,贺老爷拉了他的胳膊,“你说的是,只是她二人听不清,不若近前好生说说!”

他拉着温传往两位姑娘身前去,回头不忘招呼邬梨,“邬举人一并过来啊!”

不想邬梨非但没过去,还一把扯住了温传,直把温传扯得一愣,“你不是说你家还有事吗?!两位姑娘的事,回头再说吧!”

“哎呦,难道是咱们安丘县的事?”

第444章 延续香火

宋氏酒楼众人猜测纷纷,邬梨、温传和魏铭都在角落里瞧见那贺老三脸色铁青,贺老三攥着门框,好像恨不能把宋氏酒楼的门框撕下一块来。

宋老爹不知缘故,见他跟门框较劲,赶忙拍了他,“我说贺老爷,这是做什么呢?您就算听了高先生的说书不得劲,也不能跟我家门框过不去呀!”

宋标是玩笑着说得,可那贺老三却露出几分狰狞表情,“浑说什么?!谁不得劲了?!”

“到底是什么老办法啊?你们俩打哑谜呢?”邬梨和温传更懵了。

——

提前放出了高矮生本人要出场的预告,到了这天中午,宋氏酒楼座无虚席。

座下的人都吆喝着“高先生好久不露面了”、“高先生瞧着高了,难道吃了什么长高的药丸”、“高先生给咱们来一段新奇的吧!最近吃饭都没滋味了”,崔稚在高矮生的服装套子下,扬手拍了醒目。

“各位父老乡亲,我高矮生今日出面,就是给大家带了一件稀罕事,我起了个回目,就叫做《青天白日挖坑埋人,黄天厚土颠倒是非》。”

崔稚说,“既然不怕姑娘名誉遭殃,看来是女方家人所为,下手有轻有重,既能钓到两位举人女婿,也不玷污了自家名声,好计谋。”

她戳了戳魏铭,“赶紧同梨子和温传说吧!可等不得了!”

当天下晌,崔稚就把这事告诉了那两人,邬梨破口大骂,温传惊讶连连,“贺家疯了?”

“既然能先用女儿引诱你两人,那这贺家做出这样的事,也不足为奇。”魏铭点了一句。

当前的要务是,把这个贺家的谣言解决掉!

崔稚没再跟魏铭提这件家国大事,认真操心着自己的多桩生意,有袁大当家保驾护航,五景酿基本遍布京杭沿线,崔稚乐得当起甩手掌柜,准备再把高矮生的事归拢归拢,可她和魏铭一道来安丘县城的时候,却听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谣言。

谣言传有两位举人吃醉了酒,闯进了一家宅院里,撞见了这家的两位姑娘。两位举人做了什么不晓得,但急急忙忙从这家跑了出去是真的。

众人纷纷猜测,“难道是轻薄了这家的两位姑娘?”

有人质疑,“若是轻薄了姑娘,怎么没闹出来啊?”

“傻了不是?姑娘家的声誉多重要啊!敢闹出来,以后还要不要嫁人了?!”

比起上一世此时,大兴已经安泰了不少,可架不住封建帝王只手遮天,崔稚问魏铭,“你要如何?”

她知道魏铭这样的读书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忠臣良将,若是让他们造反取而代之,反而得不到认可。

就如同明朝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可顶着巨大的压力仍然把“臣”坐到了头,身后事一概不问,崔稚想,就算张居正知道自己死后那般凄惨,也未必走得了造反这一步棋。

更不要说魏铭,前世还没有张居正这么惨。

可是国破家亡,魏铭真能眼看着大兴摇摇欲坠吗?

温传正说不要贸贸然上门,就见那贺家已然是到了。贺老三引了两人进去,问两人要不要吃茶,两人哪有心思吃茶,被他弄得头晕,直道,“瞧事便是。”

贺老三说好,带着两人直往后去,转了两转,到了贺家后面的小花园。花园不大,四五颗树环绕在一池池水旁,只是树下有两个姑娘,坐在树下低头垂泪。

邬梨和温传目瞪口呆,温传问贺老三,“这是?”

“是我两个无用的闺女,嫁不出去,在这发愁。”贺老三道。

邬梨问他,“为何嫁不出去啊?两位姑娘瞧着甚是清秀,贺老爷也有家资,嫁女应是不愁。”

第443章 老办法

永平十五年的春天,缺少了春闱的新鲜事,安丘县城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只有高矮生的《食神飞升记》。现在高矮生露面的频次较少,小高矮生倒是成长了起来,新篇也好,旧篇也罢,把高矮生的神韵学了个十足,有时候几人相互搭配,舞台剧的架势都冒了出来。

相比较戏曲的繁复,小高矮生的舞台剧就是让众人看个乐,倒是引得不少人特特跑安丘来看。

崔稚思量着带着小高矮生四处巡演,可段万全说,因着保定地动一事,很多地方都趁势乱了起来,说朝廷不仁,皇上不圣,天降责罚云云,各地的土匪流寇不减反增,乱象纷飞。

各地乱不是没有缘由的,皇上收回派出去的矿监税使之后,并没有真的安分下来,反而加重了部分赋税,导致民间怨声载道,连魏铭都连道“不该”,他说,“今上这般糊涂下去,大兴到底还是要完。”

魏铭也说不好,毕竟前世今生变化太大,前世此时,温传可没中举,今生温传提前中举,引起什么样的连锁反应都不无可能。

魏铭沉吟了一下,“不论如何,温传娶亲这事,只怕还有些波澜,尤其那位前世的大嫂,今生还没有进温家的门,若是前世温传有憾,今生……”

他瞧了一眼崔稚,“前世的遗憾,如果都能今生弥补,不枉费再来人间走一遭。”

崔稚被他瞧得心里发慌,可想起魏铭上一世的遭遇,心里又酸楚了几分。

她装作不在意地摊了手,“来着世间一遭,本就是要好好过日子的,魏大人,你已经帮很多人都好好过日子了,你自己也好好过呗!”

邬梨指了贺家的方向,“我方才瞧了一眼那两位姑娘,那一张脸化的跟扬州瘦女似得!这是迷人的招数,要迷了咱们两个留他们家做女婿嘞!”

“啊?!”温传大吃一惊。

——

第二天邬梨跑去魏铭府上借书的时候,就把这事当笑话说了,当时田氏和崔稚也在。

田氏听得吓了一跳,“怎么还有这样做亲的?等人清醒过来,这不是要成仇吗?!”

说完,拉着温传就走。

“唉?!”

贺老爷见状,很是惊讶,连那两位姑娘都停止了哭泣,皱着眉头瞧过来。邬梨扫了一眼两人,更是拽着温传不丢手了,只是温传另一只手也被贺老爷拉着,竟成了拉锯一样。

“你们两人不是答应帮我劝解女儿吗?怎么说走就走?!”

邬梨连忙道,“这不是突然想起家里有事吗?您家的事,我们记在心上了,遇上合适的必然给您牵线!”

这回目一出,众听众都在其中闻到了奇闻异事的味道,当下都叫了高矮生,“高先生,开说吧!”

高矮生醒目一拍,张口就来,一段一段地把邬梨温传两人的事说了起来。她自然也都用了化名,贺老三没指名道姓点出邬梨和温传,她也不过多映射贺家,毕竟姑娘家的名誉是要紧事。

她把前后这么一说,说到最后的时候,已经看见门口听说书的贺老三了。

“……这是个实打实的一石二鸟之计,事成之后,自有两位新科举人成了婿,便是女婿中了进士,有着这段传言在前,糟糠之妻不下堂自成定局!诸位客官,哪位能想出来这么个好法子?”

众人都不傻,听了高矮生说得这一段奇闻,当即和前两日的轶事联系了起来。

邬梨直头疼,“总不能我二人现身说法吧,万一这个贺老三找个证人什么的,我二人岂不是越描越黑?”

温传出了半身冷汗,“从前我家不想和贺家做亲,就有些这个原因。我爹娘说那贺三叔是个狠人,下得去狠手的狠人,我们家高攀不起。眼下看,我爹娘果然说中了。”

狠人,还是下得去狠手的狠人,邬梨和温传两个被他缠上,也是真够倒霉的了。众人都沉默了起来,魏铭敲了敲崔稚的椅背,“还是老办法吧。”

邬梨和温传懵着,“什么老办法?”

而崔稚却知道魏大人说得是什么,她朝他一笑,“我也觉得,还是老办法好使。”

“也是哦!这是举人能做的事吗?!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众人对这两位举人群起攻之,幸亏不知道是何人所为,不然这两人只怕不能安生了。

但是在旁听了半晌的崔稚和魏铭,相互对了个不妙的眼神,崔稚小声道,“我怎么听着,跟梨子说得有点像啊?”

魏铭也说像,“只怕不过两天,这两位举人就要渐渐浮上水面了。”

到时候,要么就是和这两位姑娘结亲,双方都全了名声,要么两位举人可就要下水了。

她问他,“你是不是寄希望于太子?”

魏铭点了头,“太子贤明,只可惜前世英年早逝,若是太子能平稳登基,大兴不至于倾覆。”

就是因为前世断掉了太子这个贤明的君主,今上死后由小太孙登基,藩王无不另起心思,而太孙年幼力不从心,又有今上留下的烂摊子,这才是大兴垮塌的一大重要原因。

魏铭当时说,“若能延得太子阳寿,大兴有救矣。”

但阳寿刻在阴曹地府的生死簿上,魏大人又不是孙行者,怎么能改呢?除非前世太子之死,另有缘由,这又不知何时能寻到了……

可贺老三却问他,“话是如此说,可嫁人是一辈子的事,怎么能看这些条件,随便嫁呢?”

这话说的不错,只是邬梨就更不明白了,“不知贺老爷叫了我二人过来,作何用啊?若是想让我二人说媒,我二人自然留心的。”

若是想招他们两人作婿,会不会太夸张了点?哪有把男子从外边叫进来强行作婿的?

邬梨没把话说透,可意思却也明白,他捅了一下温传,“你不是说家中还有旁的事吗?咱们答应了贺老爷,让两位姑娘别愁,遇见合适的人自然会牵线。”

温传被他一提醒,也明白了几分,正要说是,贺老爷先说了道,“那倒是不急,只是眼下小女不听劝,不知两位才子,可能劝一劝小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