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原始人日记 > 第345章 树挪死人挪活

第345章 树挪死人挪活(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继而才是拱火族。

再然后是乌族和羽公族。

乌族的迁徙时间应该在三百到五百年之间,而且还准确的记录了天降火球,大地燃烧的情况。

那么乌族祖先遭遇的可能是陨石降落或者是火山喷发。

若是从地震角度来看,火山喷发的可能性更大。

相对于迫切需要的青铜器之外,盐的意义实际上更大。

没有青铜器,石器也勉强很够维持眼下的发展,但没有盐,他大规模的农耕计划就会受到极大的阻碍。

所以总体来说,这次出门的收获远大于遗憾。

根据行进的时间和距离推算,他们眼下即将进入另外一个强大族群的生活区域。

这个族群应该有好几个部落,属于和五鬼族有些近亲关系的种族,据五鬼族大巫说,其实他们这些部落也并非古老就在这附近生活,他们远古的祖先也是从很远的地方迁徙而来,只是时间太过久远,就连大巫传承都没有记录,只有一些简单的口口相传的传说。

五鬼联盟五个家族部落,人数质量参差不齐,

而随着越往东南方向,山岭也越发低矮,慢慢进入了大片高度不过百米的丘陵山区。

站在这些丘陵地区回望西北方向,就会发现远山层峦叠嶂,山峰林立,渐远渐高,最终有一种耸入云天的感觉,甚至在最远的天边,似乎还能看到最高峰顶之上有一片微微的莹白,却不知是云雾还是积雪。

从地质学来分析,继续往南找到更多金属矿物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更多偏向于非金属类矿产,比如煤、石膏、高岭土等。

大部分金属都是在太古时期的火山喷发和造山运动中形成的矿物,早期火山运动越是剧烈的地方,各种金属矿产就越丰富,比如云贵高原和南美地区都是如此。

粮食就是各部落最大的财富,一直都处于稀缺状态。

三千斤粮食足够满足一个中小型家族几个月的生存。

尤其是在极度缺粮的状况下,混合一些野菜根茎煮成杂粮粥,一人一天吃上半碗一碗也勉强能够维持生存,只要熬过冬春两季,入夏之后食物丰富起来就好过多了。

自古以来,部落之间虽然互有来往交流,但从未有过对外借贷粮食的举动。

巴族这算是首开先河,而且如同及时雨一般,解决了雷族等几个部落眼下的燃眉之急。

特别是在中国表现的最为明显。

华夏从炎黄部落开始,从黄河上游高原地区往关中平原扩展迁徙,逐步开启了农耕文明,然后发展出来灿烂辉煌的秦汉文化,而那些停留在大山和高原不曾往平原迁徙的种族,比如羌族和东北长白山大兴安岭之中的一些古老部落,到了秦汉时期还处在半蛮荒阶段,即便是到了宋明时期还处在采集游牧阶段,生存方式依旧停留在石器时代。

所以,树挪死人挪活。

老祖宗这句话总结的非常具有生存哲理。

人类只有不断的迁徙运动,寻找更加合适的生存环境,才能一步一步发展到更加高级的文明。

它们迁徙的原因大致相同,都是因为地震或者火山活动。

但迁徙时间可能相隔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不等。

最终都在这一片比较安全的区域陆续扎根下来繁衍生存,成为了新邻居的同时,生活习性也从原始古老的深山密林之中逐渐往低矮的丘陵山区转移。

因为还没有学会建造房子,因此他们暂时还无法摆脱山的束缚。

但越往东南,实际上因地制宜居住环境都在发生变化。

徐晨捏着下巴脸色严肃。

缺少食物是非常急迫和现实的问题,必须作为头等大事解决。

一顿不吃饿得慌,三天不吃死光光。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本来就缺少御寒的兽皮的情况下身体就需要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大人或许可以勉强抗三天,孩子估计一两天就冻死饿死了。

因为看五鬼族准备的物品,也不是储备了大量食物的样子,甚至他们连藤筐都还不会制作,就用一些兽皮包裹了一点儿干鱼干肉和一些杂粮干粮,最多也就能坚持七八天的样子,吃完之后就全靠狩猎捕鱼,收获难以预料。

中国境内有两大岩浆活动剧烈区域,也是中国境内火山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一是吉林长白山,二是云南腾冲。

而像长白山这种规模的火山喷发,一次性可以毁灭直径上百公里的区域,面积近八千平方公里内的原始森林和动植物毁灭殆尽。

对于这个时代的原始野人来说,若是生活在火山附近,遭遇到这种规模的喷发和引起的地震,必然会认为是天神或者恶魔的震怒或者战争,除开惊恐四散奔逃之外,不会有任何多余的心思去观察和判断。

而根据这个时代的人类迁徙的能力来判断,这种逃亡距离不可能太远,或许几百里,上千里可能就是极限,毕竟一个部落不过数十上百人的规模,到处都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在极度缺少食物和安全生存的环境下,拖儿带女扶老携幼不可能流浪几千几万里寻找新的家园。

也就是说,五鬼族、拱火族、乌族和羽公族,这四个不同的部落族群在不同的地质活动时期从西北方向如同潮水一般接连往东南迁徙。

据说,五鬼族和东南这些部落最早的的祖先,因为天神和恶魔之间的战斗引发了巨大的灾难,地面震荡开裂,大山崩塌森林毁灭,大量动物纷纷往东南奔逃,他们的祖先也不得不逃离祖居地,流浪漂泊无数年之后到了这里。

他们到这片区域生活的时间,远比拱火族更早。

虽然五鬼族、拱火族、羽公族、巴族这些部落流传下来的说法都不太一样,尤其是五鬼族和拱火族,明显与巴族、羽公族是有区别的,但他们无论是记录还是传说,都提到地面震荡开裂,大山崩塌这些内容。

因此徐晨轻易就能判断出,当初在西北方向,曾经发生过很多次剧烈的大地震。

五鬼族的祖先最早在地震之中往东南方向迁徙。

而原子量越大的金属矿物,则表示产生的时间越早。

铁矿属于元素衰变最末期的产物,因此在地壳中含量最大,也分布最广,而像金银铜铅这些原子量比较高的稳定金属,基本上都是地壳活动最剧烈时期的产物。

徐晨很遗憾这次可能没机会找到迫切需要的锡了。

站在一处小山顶上,看着蜿蜒曲折继续往东南而去的乌龙江和四周的环境,徐晨微微叹口气。

不过这次意外找到盐,却又算是一个强大的收获。

“另外,让人给拱火族的大巫带个口信,告诉她仔细安排这些五鬼族的人,并且指导他们建房垦荒尽快安置下来,若是这件事做好了,剩下还在劳改的人员赎金和以后十年的惩罚性赔偿将一笔勾销!”

“好,我一定把巫王陛下的口令转达给大巫!”雷赶紧点头。

“你去安排吧,弄完这里的事,我们还得继续前行!”

“遵令!”

雷赶紧拱手离开,很快大声吆喝着开始安排回去的人手。

从早期智人走出非洲,到最终散布到全世界每个角落,探索和迁徙运动一直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大动力。

而那些不

河对岸的南方土着是模彷动物挖掘地穴居住生存。

而五鬼族是利用大树和地形挖掘树洞生存。

因为越往南方,地形越发平坦,山洞越发难以寻找,人工开掘洞穴或者搭建窝棚就成了必然。

由此也能看得出来,越早往丘陵平原方向迁徙的种族,在生存适应和动手能力上就越强,进化的速度也就越快。

这个结论也符合曾经地球各族文明发展的规律。

拱火族都坚持不住,更别说这些人生地不熟的部落。

经过一番思量之后,徐晨吩咐古和举准备笔墨,并且拿出一张裁剪好的兽皮,刷刷几下很快就写了一封信,又取下出自己的巫王戒指就着墨汁在上面盖了一个印鉴递给雷。

“你让人拿着这封书信去巴族找大巫和母巴,她们会安排人给你们送来三千斤粮食,这些粮食作为储备,由你们负责对外借贷,拱火族、五鬼族和其他几个部落都可以,等到明年入秋收获之后归还,当然,有利息,借三还四,到时候总共要还巴族四千斤……”

“谢嘎谢嘎,到时候我们一定会还!”

徐晨还没说完,拿着兽皮书信的雷就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了,一个巨熊般的铁塔壮汉此时眼圈竟然有些发红,感动的近乎于落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