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 > 第366章 滨州之变

第366章 滨州之变(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而让唐帝最为恼怒的是,那个在封地陵城嚣张跋扈,无恶不作的老齐王李熠居然在檄文中指责,当今皇帝听信“奸佞”谗言,而不得不起兵清君侧。

全然不提,他在陵城征召民夫,大兴土木,结无赖,养剌客,劳民伤财的恶事。

还把陵城当地官员视为家奴,私僣帝号,诅咒巫蛊。

就这样的人也有脸敢说清君侧。

这齐王摆明了,就是想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

那不是一般的好,而是特别好。

因为唐帝一旦做出这个决定,便等于是把唐国的前程都交给了王潜。

这一仗若是输了,那么整个唐国的命运都将由此颠覆。

……

……

认为朝廷的事应该朝廷自己处理,没有必要搞得人尽皆知。

更有甚者,在知道皇家日报发布的信息后,还在私下里造谣皇帝杀人太多,会遭天谴。

不过这些谣言,很快就被报纸产生的舆论压力给覆盖过去了。

总之,现在唐帝也很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发布宫里的旨意。

真正做到了控制京都的言论。

“……”

对于皇帝陛下痛杀贪官,老百姓无不拍手叫好。

如今这朝堂的旨意,基本都靠报纸来传达了。

就连好些朝臣,第一时间知道皇帝的心思,都不是圣旨,而变成了报纸。

可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仅当官的知道是怎么回事。

唐帝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眉头却是一挑,好你个马常波,现在是越来越懂朕的心思了。

“好!就以马卿所言,海德旺,着人即刻宣召楚宁入宫觐见!”

众人这时都只得躬身请罪了:

“皇上,还请将息龙体!”

唐帝缓和着气息,摆摆手示意海德旺退下,这才柔声开口说道:

“众卿勿要担心,朕的身子朕知道。现在正是朝廷危难之际,还请众卿畅所欲言,如今这滨州之乱,可传闻刘友舟手握五万精锐,此事当该何解?”

康王似乎早已候着唐帝说出这句话,立刻出班躬身一揖道:

“这件事着实有些棘手,倘若现在对刘友舟用兵,将会大乱朝廷的计划,以臣看来,最好还是和平解决此事才是上策。”

“皇上,万万不可!”

康王当即否决道:“刘友舟公然谋逆,倘若朝廷与他和谈,只会助长贼人气焰,断不可开此缺口。”

唐帝听闻余天正的话,眉头也是紧皱,显然也不同意余天正的话。

这时门下侍中夏忠进言道:“皇上,如今朝廷急于整顿吏治,可也不能逼得太急,尤其对于两淮盐商牵扯庞大,更是需要循序渐进,好多地方总督,藩王都与这些盐商有牵连,这就是逼之太急的后果啊!”

“这齐王李熠是什么意思?他身为李氏族人难道也要谋反吗?”

康王在朝堂上看完塘报,也是雷霆大怒。

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在忙于两淮盐税的事,其中就牵连出好多关于齐王勾结盐商的案子。

当时康王还曾向皇上请旨说,要不要对齐王网开一面,毕竟这是李氏族人,怕把李熠逼急了。

可唐帝当时给出的旨意,就是不管是谁,都严查不误。

自元福十年并为十三个,按辖区人口,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都督府,也就是所谓的大都督府,全国共有五个,分别设立在益州、凉州、荆州、朔州,以及滨州。

中都督府和下都督府,全国加起来则是不下五十个。

这几乎已经囊括了唐国所有的兵力。

眼下正是北伐大军出征之际,谁曾料想后院起火。

“卖报!卖报!”

“皇上下旨,凡贪污军饷五十两及以上者,西市口砍头示众喽!”

今日皇家日报刚登临各大茶楼酒肆,京都的气氛立时就变了。

不仅是官场,就连民间也是一片哗然。

今天就要在西市口处斩所有涉案官员,三品以上者两人,五品以上者十一人,七品以上者共计五十九人。

还有这刘友舟,乃是太后在世时所亲封的宁远侯,总督滨州,先帝在时,征讨西蜀,算是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

居然也敢起兵造反。

而最主要的是刘友舟在滨州经营多年,对外号称握有五万精锐。

自唐帝登基以来,太后便在内地及边境重镇设都督府,负责一个地区的军政事务。

元福七年,全国共有都督府二十七个。

转眼已是四月二十三日,距离大军出征还有七日。

一封八百里加急塘报深夜入京,给一直尚在备军出征的唐帝平添了几分沉重的危机。

滨州总督、宁远侯刘友舟居然联合齐王李熠发布檄文,意欲起兵清君侧清除朝廷奸佞。m.

而刘友舟要诛杀的首位奸佞竟然是刚册封为武威大将军的王潜。

刘友舟此举,分明是不满唐帝对王潜的任命,想要谋夺大将军之位,篡夺兵权。

紧跟着又过了两日,皇家日报刊登了一则关于册封王潜为“武威大将军”的头版消息。

至此,征北大将军人选终于尘埃落定。

唐帝最终力排众议,将文人出身的王潜提拔为武威大将军,手握十万大军,前往西北征讨党项人。

对于唐帝来说,这得需要多大的信任,才能下这样的决心!

这自然也可以看出,王潜在唐帝心中的位置。

就连底层老百姓都能第一时间知道事情的原委。

虽然现在的皇家日报还真正做不到每日一报,可基本能做到三日一报。

因而这就成了好些权贵世家的老爷们喝早茶时,必然要有的东西了。

有时三天不见报,心里就痒痒。

其中,也自然有很多人表示反对。

“皇上,陈友舟号称集结了五万精锐,依臣看来,他最多有三万兵马。臣恳请领兵亲赴滨州,一定手刃逆贼刘友舟,活捉齐王李熠回京,听候皇上发落。”

康王李侹生得是人高马大,说话又是声若洪钟,天生就是带兵的能手。

然而,唐帝却道:“如今朝廷整顿吏治还离不开三叔,至于领兵之人,还是另择他人为宜。”

话落,马常波立刻回奏道:“皇上!现在滨州亟需一位朝堂重臣前往稳定大局,切莫不可再让局势蔓延,臣恳请由上将军楚宁统率京北大营直赴滨州平叛,以正军心。”

康王眼中顿显一股腾腾杀气,死死逼视着马常波。

整顿吏治是唐帝交给康王在办的事,这本来就是一件亟需整顿的朝廷大事。

“不整顿吏治行吗?”康王瞪着夏忠,说道:“如今朝廷对外要打仗,需要银子,那些盐商哪一个不是富得流油,不抄他们的家,如何筹集军资,这些朝廷蠹虫通通该杀!”

夏忠回怼道:“可一下子斩杀了如此多朝臣,这是有损皇上的仁德啊!”

“放肆!”

唐帝也是动了怒火,猛地咳嗽起来,海德旺赶忙上前抚背安抚一番,等到唐帝气息平和下来。

兵部左侍郎马常波也是捶胸顿足,愤愤道:

“还有这篇檄文里,竟然说要让武安侯交出兵权,退出朝堂,不得插足军事,这简直就是将皇上的旨意当耳边风。”

现在朝中大臣都知道唐帝启用王潜的决心,是绝不会答应刘友舟的要求。

“余相,你的意思呢?”

如今已是朝廷左相的余天正,此时也是眉头深锁,沉吟半晌后开口说道:

唐帝立刻召集几大主要阁臣入宫商议。

很快左相余天正、康王以及各部大佬联袂入宫陛见。

“参见皇上!”

“都免礼吧!”

唐帝说罢,便让海德旺将塘报传给诸位阁臣一一看了。

其中详情报道了这些官员贪墨军饷,及如何勾结涉案的详情。

百姓们对此更是喜闻乐见,早早地就把住了西市口,等着看杀头呢!

真的是一群吃瓜群众。

“这些龟儿子真是该杀啊,听说那个叫王之贵的,家里小妾就有十八个,他怎么就睡得过来!”

“哼!所以啊,这种人就是该杀,我特么连媳妇都娶不上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