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怒海覆清1852 > 第九〇七章 崖州军港

第九〇七章 崖州军港(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不过他想错了,他也知道不可能这么简单。

“不是矿区的事情,你们海南去年新开辟了多少土地。”

“这……,我们去年增加了3十万移民,新开垦了5百多万亩耕地。另外还有1些经济林地。”

董良点了点头道:“达叔您治理地方还是有1手的,海南的情况复杂,换1个人过来,都不会这么顺利。你应该知道沙俄人入侵我西北,今年夏天可能会有1场恶仗,这个沙俄可是有百万大军。因此中枢决定修建1条西北铁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采用分段施工,需要调用大量的人力物力。”

“其他的东西,中枢都不缺,唯独在粮食上的缺口比较大。你看看你们海南能否挤出200万担粮食来?”

抽水机从江中抽取江水,冲刷矿石。

挑选好的矿石直接通过传送带送到码头上的船上,他们通过内河汽船送到昌化城的钢铁厂,又或者是到了海港转到大船送到广州和佛山。

达爱华陪着董良1起视察了铁矿。

这座铁矿能够发展得这么快,达爱华的功劳也不小。

要不是他说服了山中的那些黎人,这铁矿也没有那么容易开采。这里本来是山黎的地盘。

“相公,你也不要太担心,华族这么大的国土,总有地方的粮食是盈余的,办法总会有的。北方也光复了,你去看看,兴许其他的省份情况会好1些。”赵氏安慰道。

周腾虎这个内阁总理1点都不好做。或者说董良的副手不好做。

因为董良不是1个能够闲得下来的人,作为他的副手注定要承担很多压力。

“是啊,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为夫上面还有元首。希望元首那边能够找到破局的办法吧。”

董良能有什么办法呢?

周腾虎很少将工作上的压力带回家。像这样对妻子诉苦的情况是少之又少。

“元首不是南下去了嘛。”赵氏知道元首南下肯定有1方面原因是去搞粮食。

上1次是为了北伐,这1次是为了西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是华族的担子不能由元首1个人来担待。

“南洋那边的潜力已经被榨得差不多了,暹罗人自己也不好过,高棉人起义层出不穷,暹罗不想华族插手,想要自己出兵解决,他们的粮食肯定也不要紧张起来,估计没有多少粮食卖给华族。现在就不知道兰芳那边开发的怎么样了?他们1年到头都可以种植,不需要按照季节来。”

“他们要建就让他们建,我已经有了安排,他们进咱们也进。不过不需要你们海军出面。”

“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将训练做好,时刻做好打仗的准备,1旦第1舰队与英国人打起来,你们必须在第1时间支援上去。”

说起来第3舰队现在就是第1舰队的后备力量。

而第2舰队则是1支近海防卫舰队,他们要配合海上长城,负责华族东部海域的防卫。

由此来看,华族在海上的中心还是靠近南边。

英国人封锁马6甲海峡,不允许华族海军进入印度洋,让华族海军上下都憋了1肚子的火呢。

当然了,华族海军也不允许英国海军的军舰进入南中国海。

双方这种对峙时间越长,仇恨就越深。矛盾似乎随时都会爆发。

第1舰队每次出航都是炮弹上膛的状态。

华族海军觉得是英国人限制了华族海军的发展空间。英国海军则横行无忌惯了,从来没有人敢限制英国皇家海军的行动。

英法都知道华族有1支完全由铁甲舰组成的舰队。但是他们对此知之甚少。

从西班牙人那里得到的1些描述也是含糊不清的。

英国人平时接触最多的还是第1舰队。

第1舰队活跃在南洋地区,主要以万生岛以及东万律为母港。第1舰队的战舰样式繁杂,既有老师的蒸汽风帆战舰,又有华族生产的铁肋木壳蒸汽巡洋舰,还有小型的蚊子炮舰。

不过第1舰队的规模非常庞大,主力战舰已经有2十几艘,战舰的总数达到了5十几艘。

达爱华还能怎么说,只能豁出自己的这张老脸来了。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今天如果收成好的话,那些新移民确实能够有余粮。

董良1路上给每个省的总长都打了招呼,要求他们增加上缴粮食的数量。

这全是为了今年在西北的战争。

后面1站,董良去来到了崖州的第3舰队海军基地。

“秀容,休息1会儿吧。1路上辛苦你们娘俩了。”周腾虎1脸关切地对赵氏说道。

周腾虎在下属面前通常都是1副严肃的模样。只有在妻子赵氏面前从不摆脸色。

“累啥啊,这4轮马车坐着还怪舒服的,就是妞妞在路上憋得慌,这会儿估计在院子里玩疯了。”赵氏擦了1把头上的汗水微微1笑。

“大概收拾1下就好,明天你带着妞妞去南京城,将咱们的新家布置1下,你不也要去新单位报到嘛,我就在南京呆两天时间,可能会比较忙。”

“好了,我知道了,我想带妞妞在老宅住两天,后面虽然近了,但是咱们平时也没时间回来。”

达爱华面露为难,董良要是说别的事情还好。

但是粮食……政府可是承诺那些新移民,头年补贴,第2年不收公粮。

现在要让海南多上缴200万担粮食,只能从这些新移民身上想办法了。

“不1定要增收公粮,政府可以采用赎买的办法,这笔资金中枢可以转移支付,不会让你们地方承担。”董良继续说道。

这算是退而求其次了。所谓的政府转移支付不过是发行国债和印钞。但是政府必须要发展其他的产业来转移这些资金,否则粮价必然要上涨。

现在这座山由华族商部下属的石碌铁矿公司开采,那些山黎青壮可以到矿上来打工,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很多。

简直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达叔,有个事情,我想征询1下你的意见。”

达爱华1看董良的态度这么恭敬,顿时心中1紧。元首肯定是有什么难办的事情。

“怎么元首,是不是矿区还要扩大规模,这完全没有问题,只要开的出公司,矿区就是再扩大1倍规模都行。”达爱华赶紧接上话茬。

他此时正在石碌铁矿视察。

石碌铁矿是1座露天铁矿,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董良让商部调动了1些新出产的大型机械过来。

其中就有华族刚刚生产的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挖掘机。

昌江边上的码头上,拖拉机吐着黑烟,拉着矿石来回穿梭。

这些矿石先送到江边的洗矿工厂进行初步的帅选。

周腾虎今天到周存华的家中还有1件事情,那就是了解1下普通百姓家中的存粮。

如果普通百姓的家中有粮,那么即使不增加税收,也可以通过其他办法获取,比如说购买。

作为政府,想要百姓将粮食卖出来有很多办法,不1定要强取豪夺。

也许是因为在江南,土地都是熟田,分下去之后,直接就能获得不错的收成。

周家村的农户家中普遍都有存粮。

董良瞟了1眼张明,这小子肯定是存心的。

“你着急什么?沙俄人还在西北呢,前头几年,财政紧着你们海军,短短几年时间给你们造了这么多的军舰,现在西北危机,海军也要让1让6军。等到西北之战打完了,再去收拾英国人,这个时候你们必须要坚守1个字,那就是‘忍’。”董良没好气地说道。

他不怕影响到这些将领的积极性,华族的军队,从上到下都偏向激进。

“元首,听说英国人最近又搞了1些新动作,他们开始修建关丹港,我觉得他们这次是想要突进南海。”

关丹港在马来半岛的东部,可以绕过第1舰队的封锁,让英国海军进入南中国海。

这里还是华族海军人才的摇篮。

海军学堂的新毕业学员都会先分配到第1舰队服役。

因为第1舰队几乎每天都能够碰到敌人。在婆罗洲的西部海域,第1舰队与英国人的东印度舰队约定俗称1般,每天都要打上1个照面。

“元首,我们第3舰队已经准备好了,8艘铁甲舰随时准备为华族打开马6甲大门。”张明凑到董良的身边说道。

这次元首南下,海军上下都非常兴奋。

看望了正在这里休整的海军第3舰队。

半封闭的港湾中,8艘铁甲舰齐聚1堂,排成了两排。

董良走在港口地上,他身后是穿着白色海军制式军装的1众军官。

第3舰队现在是护卫军海军装备新式军舰最多的舰队。

他们出色地完成了截击西班牙远征舰队的任务,现在这支舰队成为了华族海军的战略威慑。

赵氏没准备跟丈夫1起走。

院子里,小女孩妞妞正在初春的阳光下玩耍。她时而在菜园边寻找野花,时而去草丛中捉虫子,时而拿着铲子去挖泥巴,像是1只欢快的蝴蝶。

赵氏没有喊停女儿。在城市里面,孩子很难体验到这样的快乐时光。自从两个儿子出国留学之后,赵氏便对这个小女儿越加的宠爱。

“跟存华聊得怎么样,我看田里的麦子长得不错,山坡上和河边也种满了油菜花,土地都利用起来,来年大家的日子便好过了。”

周腾虎蹙着眉头说道:“这里我倒是不担心,怕就怕北方,山西去年秋天1场蝗灾,几乎颗粒无收,华族接手的是1个大大的烂摊子。曾涤生过去之后,以工代赈,连着冬日开山修路,花费钱粮无数。后方的压力很大。现在西北大铁路已经开工修建,到处都需要钱粮。这种压力要么押给百姓,要么官府承担。今年夏天,南方的公粮肯定得上涨,不然咱们粮食就不够用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