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书剑盛唐 第二百七十章 三观尽毁裴行俭

群相的分歧点,不在于要赔多少钱,而在于吐蕃是否会接受李诚提出的条件。如果接受,一切都好说,大唐里子面子都有了,不接受,谁来接着往下打,如何执行李诚的战略。

再有就是李诚这个战略看似可行,具体到执行,其中存在很多难点,如何解决?

争论不休的结果,就是出现了两个阵营,一个阵营主张全盘接受李诚的建议,不服就怼到底。一个阵营则主张,大唐的重心不在西面,应该用最快的速度解决边患,集中内政发展。

大白话就是,前者的态度,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后者的态度,你们不要总想着搞事,总想着建功立业。打仗要花钱,你来挣钱给我看看。

前者的代表自然是侯君集,热衷于建功立业,文治武功,他选择了武功。

后者则人数众多,魏征、马周、褚遂良等等,占了宰相的一大半人数。这帮人倒不是说怕吐蕃,而是觉得没啥好处,适可而止吧。吐蕃那个鬼地方,无利可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不然你看看高昌是怎么亡国的?不就是堵在丝绸之路上,还勾结西突厥搞事么?特么的这个怎

么忍啊?断绝了丝路,断了多少人的财路啊?

搞他,往死里搞。然后,侯君集带着一票人打上门去,再然后,侯君集被弹劾了。

那就不是屠城那么简单的事情,古代打仗,破城后三日不封刀这种事情,太常见了。远的就不说了,最近的是二次geming那会,张勋打金陵,许诺就是“三日不封刀”。

这句话包涵的意思是什么?至少是识字的人,都能看的懂。

这还是内战啊!对外扩张的战争中,侯君集搞的那点事情算个屁啊。无非就是这货吃的太饱了,吃撑着了,还坚持要吃独食,这个怎么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