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长安好 > 272 不是还未到吗

272 不是还未到吗(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接过喜儿递来的黑色披风。

……

常阔坐镇军中,先派出了金副将与楚行二人领兵迎战徐氏三万大军。

……

徐正业出兵自寿州攻打淮南道的消息,很快传回了京师。

那斥候便报,对方兵马统共三万左右。

肖旻刚要说话,只见那少女已经起了身,看着他道:「肖主帅,徐正业既有了动作,为争先机,那便事不宜迟,咱们且照计划行事吧。」

「可是……」如此关头面对如此重大关乎胜负的抉择,肖旻难免仍有些犹豫:「常娘子当真笃定徐正业会改道去洛阳吗?」

「是。」常岁宁正色道:「徐氏军中有我阿爹安插的眼线,方才我已得密报,徐正业已在筹备攻打洛阳之事。」

常阔:「?」

存之他幸,亡也他命。

……

「报!」

两名斥候快马回到军营中,带回了军情急报。

他们发现了徐正业大军出动的踪迹,正往寿州方向攻来。

骆观临许久才挪动脚步。

次日,有好友寻到他:「……你怎能自请留在江都?待大将军离开之后,此地便是最凶险之处,你如何守得住!」

又不免叹气:「你即便是与主公赌气使性子,却也不该拿自己的安危……」

骆观临脸色一变:「并非如此!」

什么赌气使性子?

于是,便有人当场论起了常阔「教女不严」之过。

「诸位大人何必如此着急下定论。」魏叔易开口,看向众人:「七十三日之期,如今不是还未到吗?此时下断言,岂非为时过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追击……」圣册帝闭了闭眼睛,追击二字,便代表着已经失了先机,只能尽力亡羊补牢而已。

「徐正业既已过徐州境,待上了汴水,夺下汴州,便能直指洛阳!单是在后追击,恐是来不及!」有大臣惶然道:「圣上还当立即派兵赶赴洛阳!」

洛阳与京师一东一西,相对而望,绝不能落入徐贼之手!

众声相议应对之策之际,也有人怪罪常阔与肖旻失察之过,也有人开始将责任归咎到了那篇也在京师传的沸沸扬扬的檄文之上。

先前分明是攻打扬州的好时机,却半分实事不做,反而去写什么华而不实的檄文!

直到徐正业的声音再次响起:「此去洛阳之事,已经开始筹备,观临可要随我一同前往?」

这句话让骆观临恍忽又回到了与之初遇之际。

那时,对方于月下画舫之上相邀——我欲讨伐窃国妖后,扶李氏正道,救天下于水火,贤弟可愿与我同行?

他彼时闻言心潮涌起,毫无迟疑,即表同行之意,只觉逢此知己,此道不孤。

然而一路至此,他却愈觉茫然了。

而再隔十日,忽然又有更为紧急的军情传回。

徐正业忽率十万大军出江都,所往却非是淮南道与京师方向,而是一路北上,已过徐州境!

朝中惊怒之声不断,这贼子表面在攻淮南道,实则竟要取东都洛阳!

看着那报信的士兵,圣册帝定声问:「肖主帅与常大将军如今作何应对?」

「回陛下,肖主帅已率大军前往追击!」

他什么时候安插的眼线?且是能探听到如此要秘的眼线?

肖旻看向他。

常阔点头:「嗯……」

是的,他的确安插了这么一个眼线……大约是有一回做梦的时候。

常岁宁已取下了兵器架上的短刀,弯身藏于靴侧,直起身之际,抬手

肖旻眼神一震,当即看向常阔。

此乃他下意识的举动,然而他的视线刚落在常大将军身上,即见常大将军看向了闺女,那模样神态,也极其「下意识」。

对此,肖旻已近乎习以为常,但仍不理解,并次次震撼。

而现下是说正事的时候,肖旻也看向常岁宁:「看来徐正业还是要打淮南道!」

「打是要打的,不打,怎么声东击西,怎么掩人耳目。」常岁宁:「就看他舍得拿多少兵力来打了。」

他又不是那等拈酸吃醋的妇人!

至少这次,真的不是。

他只是不想、也没有勇气再往前走了,前面的那条路,不是他当初想象中的那条路。

骆观临疲惫地闭了闭眼睛,对好友的劝说无动于衷。

他当初在江都做下了错误的决定,既是从这里开始,便在这里结束吧,他就守着江都,与江都共存亡,哪里都不去了。

那道檄文声称徐正业要在江都自立为王,因此让徐正业被质疑声缠身……或正是因为要破除质疑,徐正业才会突然起了心思,改道洛阳,以证扶持太子之心不改!

且又放下什么「七十三日必取徐贼首级」的狂言,现如今徐正业都要跑到洛阳去了,何谈什么取人首级?

那常家女郎一人名声事小,然而经此一事,大军威信必然也会随之扫地,之后的局面只会变得更糟糕!

她一篇檄文大出风头,然而闯出如此祸事来,将徐正业激去了洛阳,却全然没有善后的能力!

小小女郎,有几分本领和运气,封了个将军,便被冲昏了头脑,做出如此无知举动,常阔却也不知阻拦!

他抬手揖礼,垂眼道:「观临不通刀兵,此去洛阳,恐成主公拖累,故愿留守江都。」

徐正业深深看了他一眼后,点头:「也好,此去艰险,你留在江都,我也能更放心些。」

他拍了拍骆观临的肩膀:「江都重地,便暂时交与贤弟了,待我定下洛阳,再令人接贤弟前往同聚。」

骆观临无言,再次拜下。

此时又有人前来求见,徐正业遂离开了此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