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弗吉利亚崛起录 > 第五百零八章:干涉

第五百零八章:干涉(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十多年后的今天,本茨汽车的售价已经降低到了110英镑,利润保持在30英镑的水平线上。

要知道,现在的汽车和十多年前相比,增加了一些配置,但价格仍然处于不断的降低状态。

甚至这还没有算上十多年来货币的贬值,以及世界范围内人均收入的提升。

可以预料到的是,只要经济不会遭受太大的危机,汽车的销售数字就不会减少,毕竟欧美富人还是很多的。

汽车的销售能够推动更多的产业的发展,这对于澳大拉西亚的经济提升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虽然这其中要和几个联合汽车厂进行分账,再加上本茨的股份等等。不过阿瑟至少也能获得将近两亿英镑的利润,这也是王室财团扩张的如此庞大的原因。

随着王室财团被拆分成了多个财团,阿瑟所掌控的财产到底有多么庞大甚至连阿瑟都不太清楚。

阿瑟只知道一件事,如果他愿意,他的收入随时能够超过澳大拉西亚政府。

要知道,澳大拉西亚已经进入列强层级,并且目前已经是稳稳的前五列强。

阿瑟个人的收入能够超过整个国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

虽然现在大部分土著都被遣返,但帝汶的交通建设却不会倒退。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只是一个岛屿,但帝汶的汽车保有量在帝汶殖民政府的推动下,数量却并不低。

虽然只有十二万的人口,但帝汶的汽车拥有量高达将近两千辆,其中大部分是帝汶殖民政府和工程队购买的中小型卡车。

虽然民用汽车也有上百辆,但大部分只是政府官员加上帝汶少部分高收入人群,比如亨利爵士这样的贵族才能拥有的。

在被分封为爵士之后,亨利爵士立即就购买了一辆本茨汽车,一来是对阿瑟的支持,二来也能充当门面。

澳大拉西亚本身就是畜牧业强国,自然不用担心畜牧业的发展和面临到的问题。

接下来视察的是帝汶的交通情况。

在没有大量移民之前,帝汶只有帝力一座城市,并且规模也确实不大。

但大量移民之后,帝汶已经有了大大小小两座城市和五个村镇,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中。

这也变相的提高了帝汶的交通压力,毕竟之前只有一座城市,只需要建设帝力城的城市道路即可。

参观完帝汶的农业建设之后,阿瑟又视察了帝汶的畜牧业和铁路、交通建设。

因为有着来自澳大拉西亚本土优秀的畜牧业的帮助,帝汶的畜牧业还是很好发展的。

之前流感时期大方的捐赠自己的牛羊的帝汶牧场主亨利,在获得了维多利亚纪念勋章和爵士头衔之后,畜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顺利,受到了帝汶政府的大力扶持。

目前亨利爵士不仅是帝汶最大的牧场主,还是帝汶殖民地议院的议员,在帝汶备受尊重,身份和地位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阿瑟参观帝汶的畜牧业的时候,自然避免不了参观亨利的农场。

阿瑟推动汽车在澳大拉西亚销售的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将汽车作为对于立功人士的奖励,或者变成一些项目的奖品,直接发放给目标人群。

用汽车做奖励,实用性要比粮食和其他东西好很多。

首先,本茨汽车厂本来就是阿瑟的产业,可以直接享受汽车的成本价,用汽车做奖励的花费也不会太高。

其次,随着澳大拉西亚交通建设的发展,汽车也变成了澳大拉西亚人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汽车作为奖励,绝大多数人还是接受的。

说回本茨汽车厂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本茨one绝对是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汽车,也是最知名,销售量最高的汽车。

本茨one伴随着这十多年的销售,已经走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千家万户,成为不少欧美人群出门旅行的首选。

哪怕只是中产阶级,在解决完衣食住三个问题之后,面对着出行的选择,也很有概率会选择一辆汽车。

经过了这十多年的发展,汽车售价也早已经降了下来,至少中产阶级是完全买得起的。

十多年前本茨汽车刚发售时,售价普遍在150英镑左右,利润大约在70到80英镑。

毕竟作为一个贵族,没有代表高收入人群的汽车怎么能行呢。

这也变相的提高了本茨汽车厂在澳大拉西亚的销售量。

要知道,本茨汽车一直以来就是低价和高性能的代表,不仅比其他汽车售价低,性能和稳定性也要比其他汽车好。

目前的本茨汽车已经销售超过千万辆,这些销售量带给阿瑟的利润甚至无可估量。

稍微估算一下,按照每辆汽车利润35-45英镑的利润来看,上千万辆汽车能够带给阿瑟的利润早已经超过了3亿英镑。

但现在,城市之间、村镇之间的道路都需要连接,甚至还要建立相应的铁路,毕竟也是高达三万平方公里的岛屿,将来的人口至少维持在数十万,甚至很有希望突破百万。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火车的话,很难满足整个帝汶的交通需求。

甚至将来不只是铁路,飞机场也是要建设的,和本土的交流时间越短越好。

交通的建设帝汶政府做的还是比较好的,毕竟只是几个小城市和村庄之间的道路,外加两個城市之间的铁路,不仅里程比较短,耗费的人力物力也不是太大。

只要有土著的时候,帝汶的道路就在紧张的建设了。

对于这位在流感中慷慨解囊的爱国人士,阿瑟还是十分尊重的,说了很多勉励的话,也让亨利爵士倍感激动。

阿瑟的地位在澳大拉西亚毋庸置疑,能得到阿瑟勉励的人,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都有着吹嘘的资本。

甚至像亨利爵士这种,吹一辈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阿瑟亲自接见并且勉励的人真的很少,在这方面亨利爵士已经领先其他人一大步。

畜牧业的发展完全不需要阿瑟担心,以亨利爵士为代表的帝汶牧场主,会主动发展自己的畜牧产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