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 第499章说服朱标,为什么要对儒家赶尽杀

第499章说服朱标,为什么要对儒家赶尽杀(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相权已经能够制衡皇权,甚至凌驾皇权至上,你觉得,是让相权消失,还是让皇权消失?”

“你觉得相权跟皇权能兼容吗?”

宋隐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朱标哑口无言。

胡惟庸曾经是大明内公认的大儒。

李善长虽然退居二线了,但仍然是大明权势最大的大儒。

宋隐虽然已经很耐心地解释,但朱标仍然听得有点蒙。

宋隐并没有不耐烦,而是让朱标也坐下。

“既然殿下如此困惑,那我今日额外给你上一课吧!”

闻言,朱标立马严肃起来。

“殿下,你跟着皇上学习帝王心术,应该知道皇上非常注重皇权的集中。”

“殿下,我问你,一山能容二虎吗?”

宋隐没有直接回答朱标的问题,而是反问他。

朱标愣了片刻,下意识地回答,“老虎是百兽之王,自然容不了二虎!”

“宋师,难道说?放任儒家做大,势必会跟皇室争权夺利?”

朱标难以置信地看着宋隐。

否则这就等于是在跟朱元璋作对。

朱标有些为难地问道:“宋师,难道真的要彻底铲除儒家吗?”

“科举改革后,儒家思想内容占比是不是太低了?”

“如此下去,儒家思想真的会被学子抛弃了。”

朱标担心,那些被打压幸存蛰伏下来的儒家子弟,甚至还有大儒,会不会再次发生暴乱?

朱标第一次意识到想要当一个好皇帝,太难了。

朱标对于科举改革制度的事情没有继续阻拦,宋隐终于定稿,将此事通过洪武日报刊登出去。

毕竟,科举改革跟教育改革头尾呼应,相互关联。???.biQuPai.coM

大明进行科举改革的消息,通过洪武日报,瞬间传遍了大明各角落。

所有人都为之疯狂。

他此时才明白,宋隐并非认为帝王心术一无是处,他一直贬的也只是帝王心术的弊端罢了。

而儒家问题,因为历史悠远,放任下去是隐患,所以必须打压。

只是朱标却觉得打压力度有些过了。

“但是宋师,那也没有必要对儒家赶尽杀绝吧!”

宋隐听到这话,笑了,“殿下,要发展就要有所牺牲。”

退朝后,宋隐立刻着手起草科举制度改革方案。

宋隐正在忙活时,却看到朱标走了进来。

“太子殿下有何事?”

“今天并不是教学时间!”

宋隐开门见山地问道,朱标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我之所以同意皇上打压儒家,是因为大明向前发展,不能被思想还停滞在千年前,毫无创新的儒家来干扰。”

“儒家想要复兴壮大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控制大明吗?”

“儒家思想跟皇权专制必然会有冲突,也肯定会威胁到皇权地位。”

“这样你觉得皇上还能坐得住?大明没有危险吗?”

宋隐说到这里,朱标终于有所领悟。

“我曾经说过帝王心术不行,指的是它的弊端。”

“以上治下就是一大弊端。”

“但帝王心术也有其优点,你想要将两者进行兼容,这想法很不错,但前提是必须有专权。”

“传承了数千年的儒家底蕴雄厚,谁都不可能瞬间就将它铲除。”

“但殿下必须知道,儒家一旦做大,就像当年的胡惟庸和李善长他们那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看着朱标,既痛心又纳闷的样子,宋隐耐着性子解释。

“殿下,这跟经商是一样的。”

“比如说我垄断了一个行业,那么这个行业所有的利润都归我。”

“这时有人说要跟我一起分享,如果是你,你愿意吗?”

“到嘴的红利要吐出来不算,重点是,谁能保证这个人能按照自己规矩行事?”

如果再出现异动,儒家真有可能面临被赶尽杀绝。

朱标于心不忍,他曾经试图想要兼容两者长处。

也尝试从朝廷的角度去看待儒家事件。

可是还没等他有所动作,朝廷对儒家就动手了。

看到朱标愁眉不展的样子,宋隐笑了笑。

正在寒窗苦读的儒生学子彻底傻眼了。

他们苦读各种经书,未曾想,却听到这么一个晴天霹雳,根本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那些有名气的大儒气得捶着胸口,差点吐血。

“如果儒家的牺牲,能让大明进入盛世,那这样的牺牲不是也很值得吗?”

“再说了,他们一直独断专行,固步自封,这样的思想被历史淘汰是必然的。”

“我在科举改革上还给他们留了两成的机会,也是希望他们当中有人能够从中脱颖而出。”

宋隐这话让朱标无法反驳。

这段时间,他从宋隐和朱元璋身上学到了太多的制衡手段。

毕竟这段时间以来,儒家跟宋隐及朝廷的对抗,搞得整个朝堂气氛微妙。

宋隐搞了个报刊还在热乎劲,又立马搞出科举改革。

这些手段根本是想彻底击垮儒家,连喘息机会都不留!

朱标觉得朝廷这样针对儒家的政策,此举非常不近人情。

只是他不敢在朝堂上,甚至在朱元璋面前提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