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八零年代回国建厂 > 八零年代回国建厂 第12节

八零年代回国建厂 第12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在其他小孩子都是用尿素袋子叠起来顶头上的年代里,这样的雨衣对小孩子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

罗小田咧起嘴嘿嘿笑笑,她到了换牙的时候,笑起来大门牙少一个。

晚上吃饭的时候,罗小田跟着李麦芒去食堂吃饭,拉着她冰冰凉的小手,再看看她冻的都有些发紫的嘴唇。

李麦芒试探着说:“今天玩的开心吗?”

“开心。”把饭菜放桌子上,罗小田大口的喝着汤。

他们也想盖砖房,可是没钱啊,大家一年到头,能吃饱就不容易了,还没等攒点钱呢,立马就有要用钱的地方了。

李麦芒让厂里保卫室的人一起,愿意搬家的尽量搬,除了几户房子是新盖没几年的人家之外,村里其他人都搬进了厂里宿舍。

原本安安静静的宿舍楼顿时喧闹起来,尤其是白天的时候,宿舍楼的走廊上,全都是小孩跑来跑去的身影。

小孩子哪有什么烦恼,他们只知道下大雨了,住楼房了,到处都是小伙伴。

在工厂里,大门那里有门卫守着,平时不能随便进出,尤其是小孩子。

不止是客厅,透过被掀起来的门帘,可以看到卧室里也是同样的情景,土炕上也摆着瓶瓶罐罐。

李麦芒说的话让大家的视线都聚集在她的身上,罗建设自然是喜出望外,能不把孩子们分开当然更好。

而这家人的神色里有庆幸,也有羡慕,庆幸是,他们不用拒绝村长了,毕竟他们家是真的没地方住。

羡慕是建宿舍楼的时候他们也去当过工人,水泥砖墙的宿舍,肯定比他们家要遮风挡雨,用不着提心吊胆的。

自从有人家倒塌之后,大家都害怕,都开始检查自己家墙体开裂的地方,有条件的就用东西堵上,或者是用衣柜什么的撑在那里,防止突然倒塌。

这幸好是在白天塌的,如果是晚上,人肯定就出不来了。”

李麦芒皱眉听他说完,才说:“我去找村长商量一下。”

这么大的雨,李麦芒穿着雨衣还打着伞,不然根本防不住,雨下到这时候,如果长时间在雨里呆着,身体很容易失温。

李麦芒找到罗建设的时候,他正披着化肥袋子正带着人挨家挨户的安置,房子塌了的这一家夫妻在工厂干活,家里剩下一个老人和三个孩子,一家安置不下,那就分成两三家安置。

“让他们住厂里吧,厂里还有几十间空房子,带上床褥直接就能住了。”

围观的群众这才反应过来,跟罗小田玩的好的小孩赶紧拉住她往后退,而周围的小媳妇老太太七手八脚的拉住老头子。

“小孩子打架,哪有大人插手的,再说小田肯定也不是故意的,这电视机这么贵,你孙子万一把人家电视机碰坏了,把你们全家卖了都不够赔的。”

拉架的时候,大家还留意着,小心不要碰到电视机,黑白的电视机都要上千块钱,这电视机还不知道要多少钱呢。

老头子冷静下来之后,气呼呼的,却也没再想着打罗小田了,甚至还有一阵后怕。

他儿子儿媳妇都在自行车厂里干活,这要真是打下去,工作肯定要黄了。

李麦芒教罗小田学过看表,跟她说过,什么时间有什么电视,这是李麦芒用一天时间记下来的。

这时候,没有手机,她又没有朋友,除了工作,就只有看电视了,结果她守着电视一整天,能看的时间段少的可怜,也很容易记下来。

大人们说好话,用各种东西利诱罗小田,小孩们缠着罗小田,央求她再看一会儿。

有个小孩家里宠惯了,见没电视看,不依不饶的,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拉着自己的爷爷,想去开电视。

他知道,这是别人家的电视,不过没关系,他可以让爷爷给他撑腰,这样别人就不敢说他了。

放映员们带着机器,穿梭在各大村镇中,让人们能够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中,也能够在精神层面享受到快乐。

这个年代,人们为了能够看上免费的露天电影,甚至会徒步走到十几公里外放电影的村子里去看,结束之后再徒步走回来。

对精神享受的渴望,远远超过了身体上的疲惫。

不过《霍元甲》很快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没有电视了,连广告都没有,直接就是检修时间。

“哎,这怎么没了?”

当然,现在他们厂里只有几个借调过来的老师傅们和李麦芒住在这里。

平时老师傅们起早贪黑的,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食堂,只有睡觉的时候才回来,其他工人没时间也不会特地过来这边。

所以李麦芒宿舍里有台电视机的事情很少有人知道,直到今天,罗小田邀请小伙伴一起来看《霍元甲》。

在黑白电视尚且算是奢侈品的楼县,彩色电视更是见都没见过,只有少数人听说过,李麦芒家里的这台就是彩色电视。

《霍元甲》开始之后,宿舍里里外外的人都安安静静的看电视,如果谁发出声音,是会被大家谴责的。

罗小田嘟嘟嘴,今天她因为不想回去打扰姐姐,《霍元甲》都没看呢。

她也不是没想过自己回来看,可是她说回家的话,总会有小伙伴说回家有什么好玩的,大家一起玩多有意思,她又不能说回家看电视。

一起玩的时候是很开心啦,可是回到家一想到错过了今天的《霍元甲》还是会伤心。

第15章 打人了

(修)

下了一天的雨,热气早就没了,晚上冷风一吹,甚至有丝丝凉意。

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听到外面依旧不停的雨声,李麦芒只能庆幸这是夏天,还能穿着凉鞋,要不然这来来回回的功夫,鞋都得湿透了。

工人们都住在厂里,倒是不耽误干活,只是运输的卡车却没办法进来了,从他们这里到县城的路都是土路,平时还好,一下雨,大卡车根本没办法走这样的路。

开上去就是坑,还会打滑,这一路上还有上下坡,很容易出事故。

“厂长,咱们食堂的菜不太够了,本来今天应该就有送菜车过来的,现在肯定没办法来。”

“你怎么不带他们来家里看电视?在外面玩不冷吗?”

“不冷呀。”怎么可能不冷,只不过小孩子们都忙着玩,根本顾不上冷热,同理,夏天他们也会说不热。

“你看你嘴唇都紫了,明天要是还下雨,你们一起在家看电视吧。”

罗小田吃着饭,默默的把嘴里的饭菜咽下去才说:“可是人太多了,那样的话会吵到你的。”

李麦芒愣住,她没想到是这个原因,随后笑着说:“不会呀,姐姐也有工作,要去办公室忙的,你们在家里看电视也没关系。”

大人们也就格外放心孩子,坐在走廊织毛衣的织毛衣,纳鞋底的纳鞋底……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会喊孩子们回家吃饭。

他们都是自带口粮的,工厂粮食没办法再供应上百人吃喝。

罗小田今天也格外的高兴,穿着小雨衣,跟小伙伴们在雨里玩,一下午的时间,李麦芒就看到过她一次,还是跑回来给她送蜗牛的。

八十年代,山清水秀,工业污染还没有那么严重,尤其是他们这里,一下雨,蜗牛蚯蚓什么的就都跑出来了,小孩子抓这个,一抓一个准,眼神也都特别好。

“小田,你穿的这个雨衣好漂亮啊。”罗小田穿的雨衣是李麦芒从外地带回来的彩色雨衣。

没条件的只能时刻关注着,一旦发现有倒塌的迹象,就立刻带着家人跑出去。

没办法,这样的大雨天气,呆在家里好歹还能挡雨,如果出去淋雨,死的更快。

看到这样的场景,李麦芒沉默片刻之后说:“要不看看村里还有谁家房屋条件不好,漏雨开裂的,暂时都让他们住厂里宿舍去,这太危险了,厂里还有几十间空房子,应该够用。”

罗村总共也就几十户人家,这个时候大家挤挤还是可以的。

“这……那就麻烦李厂长了。”罗建设没办法拒绝,几乎每隔几年,他们这就要因为大雨房屋倒塌出现人员伤亡。

“啥?”雨太大,罗建设没听清李麦芒说的什么,边跟她说话,边带着孩子进了面前的这家。

进房间里之后,雨声变小,李麦芒又重新说:“我说,让他们去工厂的宿舍里住,有地方。”

说完,李麦芒看向这家,本来她是想说,宿舍再怎么简陋,好歹能遮风挡雨,也有的是地方,不用这么分开。

只是这么一看,李麦芒说不上来话了,这房子其实并不小,有三四个宿舍这么大,只是分成客厅和两个卧室。

这时候客厅站的都是人,主人家站的位置比较巧妙,不需要挡雨,而她和罗建设站的地方旁边就放着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都是用来接雨水的。

他恶狠狠的瞪了罗小田一眼,然后拉着哭闹不止的孙子离开了,嘴里嘟嘟囔囔的,大家也听不清说的什么,不过能猜到不是什么好话。

罗小田这会儿脸色惨白,格外忐忑,她打人了,姐姐会不会生气,可是,这是姐姐和她的电视机,她都说了不能看了,他还想自己打开。

他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村里都沾亲带故的,他爷爷年纪大,大家也都不想跟这么个老头计较,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也就忍让了。

而这会儿,老头子自己也想看,正好孙子拉着他,他就想着,就算是家里大人回来了,他说是孩子开的,孩子不懂事,装模作样的拍孩子一巴掌就行了。

就这样,小孩觉得自己有大人撑腰,大人觉得有小孩做挡箭牌,这小孩拉着爷爷的手勇往直前,眼看着就要打开电视了。

“啪”的一声脆响,所有人愣住了,只有那个小孩爆发出更加尖锐的哭声,小小的脸蛋上很快浮现出小小的巴掌印。

“你这孩子怎么打人!”说着,老头子就准备伸手去打罗小田。

“没啦没啦,要等到晚上才会有节目。”罗小田利落的关掉电视,然后跟其他人大眼瞪小眼。

其他人想让她再把电视打开,大家看看,罗小田坚持已经没电视了。

这真不是她撒谎,这时候的电视节目确实很少,白天有节目都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因为大部分人白天都要上班,再加上电视机本来就少,看电视的更少。

不像后来,家家户户有电视,电视台数量众多,几乎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播放各种节目。

这时候的节目主要集中在晚上,六点之后,十点之前。

毕竟,电视机的声音就这么大,你也说话,我也说话,哪怕是小声说话,那稍微靠后面一点的人也很难听清电视机的声音。

就像大家去看露天电影一样,大家默默的遵守着潜规则,最前面的人坐在地上,中间的人可以坐在凳子上,而最后面的则需要站着。

刚开始只是小孩子们在看,很快,来找他们的家长也加入进来,所有人如痴如醉的看着电视机。

在缺少娱乐的年代里,电影电视剧这样对观看者文化水平要求极低的娱乐方式,对人的吸引力是极大的。

只是它的门槛也相对高一些,不管是看电视,还是看电影,都需要投入金钱,普通人,尤其是农村地区,人们接触的唯一途径就是国家不定期进行的免费露天电影。

第二天依旧是雨天,村子附近原本干涸的山谷此时已经满是泥水。

泥沙裹挟着枯枝断木还有各种垃圾倾泻而下,发出巨大的轰隆声。

罗建设每天都要在村里巡视一遍,尤其是要重点关注山谷,一旦有扩大或者是山体滑坡的倾向要及时提醒大家。

自行车厂的宿舍区这时候鸦雀无声,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李麦芒房间外面。

宿舍楼最后面的两栋是两室一厅的布局,主要是为了留住拖家带口过来的高精尖人才。

“找村里买点吧,最近菜少做点,多做饭。”她能怎么办,只能这么办。

只是问题还是出现了,在大雨的第三天,外出去村里买菜的大师傅带回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罗村有户人家房子塌了,他们村里大多是土墙,遇上连续多日的大雨,很容易房倒屋塌。

“人没事吧?”

“人没事,房子快塌的时候,他们赶紧跑出来了,就是现在没地方住,家家户户房子都紧紧巴巴的,下雨房子漏雨,能住的地方就更少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