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 第142章 王对王:刘备急赴樊城,曹操引兵鲁

第142章 王对王:刘备急赴樊城,曹操引兵鲁(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桓阶仔细看了曹真的捷报,当即断言道:“魏王,孟达既然要投世子,就应该在上庸改旗易帜。”

“如今先助曹真破南乡城,后又折道去宛城,形迹可疑!”

“潘濬本就心思不纯,如今再加个形迹可疑的孟达,我以为这其中必有阴谋。”

“可遣人去宛城,让世子提防孟达!”

曹操微微琢磨,随后摇头:“丕儿若连这点小事都得我遣人相告,那他也不配再当世子了。”

“为大将时能统骑兵、能统步兵、能统水兵,能败子孝、能擒文则,足见其用兵之能。”

“昔日我待云长颇厚,然而云长听闻刘备行踪,却挂印封金,千里护嫂去追刘备。”

“这般忠义,谁不敬佩?”

“自古举贤不避亲仇,云长骁勇善战又忠义无双,刘备又岂会不重用云长?”

“孟达算个什么东西,也配与云长相提并论!”

“孟达?”曹操揉了揉眉心,脑中没有半点儿印象:“这又是何人?”

司马懿道:“孟达本是司隶扶风郡人,乃是昔日凉州刺史孟他的儿子。”“后来随孟他入蜀地,效力刘焉刘璋父子。刘备入川时,孟达背刘璋而投刘备。”

“数月前,孟达走秭归入房陵,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房陵、上庸和西城三郡。”

曹操脑中终于有了些印象:“孟达有迎刘备入川的功劳,又为刘备夺取上庸三郡,又怎会打开城门迎真儿入城?”

司马懿道:“护军将军在战报上提及过,孟达被世子新聘任的文学潘濬策反,欲引兵去宛城助世子,潘濬的儿子潘翥也在军中。”

曹操披上裘衣,坐在床头,看向曹爽的眼神颇为欣赏。

曹爽少年披甲,亦是威风凛凛:“禀魏王,家父已破南乡城,特命我来送捷报。”

曹操大笑。

一旁侍立的司马懿则是上前接过捷报,递向曹操。

曹操没有去看捷报的内容,而是顺手又将捷报推给司马懿:“仲达,你仔细瞧瞧,可有古怪之处。”

曹操眉头更紧了:“真儿的任务,是打破刘封对丹水的封锁,莫要贪图战功孤军前往樊城。为何要违我令?”

曹爽不敢隐瞒:“父亲说,南乡城虽然得到了,但靠的却是孟达当内应。”

“刘备的假子刘封又趁乱跑了;若是不斩刘封给魏王冲喜,就不足以称功。”

曹操语有担忧:“那刘封是刘备的假子,云长又岂会见死不救。你速去樊城,让真儿不可再跟云长厮杀。”

待曹爽离去。

“据汉水而设防,刘备进可攻,退可守,就有了真正跟魏王角逐的资格了。”

“潘濬又曾提议,让世子游说孙权去打江陵城,此举亦是在坏刘备全据汉水的战略目的。”

“故而我以为,孟达和潘濬种种行为,刘备定然是不知情。”

“二人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想引魏王、刘备和孙权三方厮斗,从中渔利!”

曹操闻言而笑:“潘濬和孟达,是将我当董卓了。他们这是想学王允和吕布啊。”

洛阳。

曹操在行宫中养病,人报曹真遣长子曹爽到来。

“阿默来了。”曹操闻言而笑。

曹爽与曹叡年龄相仿,阿默是曹爽的小名。

这小名还是曹操取的。

“我所虑的,是孟达去宛城,是否有刘备的授意。”

司马懿沉吟道:“魏王,我认为刘备不会这么愚蠢。”

“刘封丢了南乡城,孟达又引兵去了宛城,关羽也被挡在了樊城,上庸三郡就等于不设防。”

“即便刘备的目的是奇袭许都,以孟达这支孤军又如何能守住许都?”

“刘备在得了汉中后,就急急的去抢上庸三郡,又令关羽出兵襄樊,战略目的很清晰,那就是要全据汉水!”

这人到了临暮之迹,总是会念旧。

尤其是对求而不得的,就会更加的念想,也容不得有宵小恶意碰瓷。

若是认同孟达的说辞,就等于在说曹操老眼昏花,对个无能之辈念想了二十余年。

司马懿不敢多言,久侍曹操的司马懿,自然知道曹操对关羽有多在意,遂提议道:“孟达是潘濬策反的,不如召桓尚书商议。”

曹操点头,遂令人召来桓阶。

“途径南乡郡的时候,孟达听闻护军将军久攻南乡城不下,为向世子邀功,就助护军将军诳了刘封。”

“事后护军将军问及为何要背弃刘备时,孟达又自称是刘备任人唯亲,偏信关羽张飞,不识真正良才;而世子英才,又千里相招,故而愿投世子。”

曹操不由冷笑:“这孟达,是对云长不满啊。无知小辈,岂懂这世间何为忠义良将。”

“云长有万夫不当之勇,为斗将时能万军中刺死颜良,足见其武勇。”

“云长有大将之风,能亲善士卒,极得士卒爱戴。”

高兴归高兴,曹操并未因此而疏忽大意。

司马懿小心翼翼的摊开捷报,逐字逐句的往下看。

当看到是孟达开了城门才让曹真破了南乡城后,司马懿的眉头下意识的紧锁。

觉察到司马懿表情变化的曹操,也是瞬间眯眼蹙眉:“仲达,这捷报有何古怪?”

司马懿将捷报小心翼翼的合拢:“魏王,护军将军能破南乡城,皆因刘备麾下的上庸守将孟达半夜打开了城门。”

曹操又唤来曹休,令曹休统兵五千去抢上庸三郡。

琢磨了一阵后,曹操总感觉这心中没底,遂跟司马懿和桓阶商议:“若孟达和潘濬有异心,必会与许都和邺城的那群宵小儒生联手生乱。”

“丕儿若是离开宛城,樊城众将无人约束;各自为战反会被云长觅得战机。”

“我欲亲往樊城!”

“不仅云长被小觑了,连我也被小觑了,竖子猖狂!呵——”

“阿默,你即刻返回。让真儿引兵去抢上庸三郡,这是天要助我失而复得上庸三郡,岂能不取?”

曹爽面有难色:“父亲不在南乡城。”

曹操蹙眉:“不在南乡城?真儿去了何处?”

曹爽连忙道:“父亲去了樊城。”

曹爽小时候不爱说话,见了曹操也木讷笨拙,于是曹操就给曹爽取了小名“阿默”。

曹真听了后,感到很羞耻,当日就将八岁的曹爽丢入了虎豹骑。

几年的军中历练,曹爽的性格也变得不再木讷笨拙,再加上虎豹骑中的历练让曹爽比常人更骁勇,隐隐有曹家孙辈千里驹的势头。

曹操对曹真的这个长子亦是颇为喜欢,常对左右言“吾孙阿默,有大将之资”。

“阿默来见我,可有带来好消息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