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剑来 >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梧桐更兼细雨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梧桐更兼细雨(第2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接下来这第三点呢,又分几个小的注意事项,算了,站着说话腰疼,我还是坐下聊吧,咱们边喝边聊……”

好个崔宗主,你他娘的这也叫“商量个事”?

崔东山笑道:“邻里和睦,比啥都强。”

罗巾说道:“不用聊第三件事了,我现在就可以直白无误告诉崔宗主,根本没得聊。”

崔东山说道:“做买卖嘛,别意气用事,漫天开价坐地还钱,有来有回,才有乐趣。”

到底是那位年轻隐官的授意,还是崔东山自作主张?

陶弘行与郭曼倩对视一眼,俱是神色凝重。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不小心上了一条贼船,船主就开始得寸进尺了?

霎时间气氛凝重起来,还是罗巾打破沉默,率先开口问道:“崔宗主是在说笑话吗?”

“是的!当然啊,不然我这么公然挖墙脚,像话?”

崔东山点头道:“老弟这不是看你们既不下筷子吃菜,也不喝酒,就想着逗个乐子,缓解一下尴尬气氛嘛。”

“所以这么多年以来,包袱斋有几桩买卖,是一直亏本的,老老实实从别处财路找补回来。又有几门生意,是碰也不碰的。”

“还好还好,不枉费你们祖师爷张直含辛茹苦,多年受气的媳妇,终于要熬成婆喽。只用三千颗谷雨钱,换个好口碑,划算!”

郭曼倩侧过身,拱手道:“崔宗主真不是一般的见多识广,连这些别家山头的密事和文庙那边的内幕,都能够如数家珍?”

崔东山一本正经道:“这算什么,我连你家那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君,跟皑皑洲韦赦的那点故事,早年她是如何梦游莺花洞天,怎就跟阴神出窍远游的韦赦不打不相识,又为何最终老死不相往来,遗憾未能结成道侣,都晓得嘞。怕不怕?就问你怕不怕吧。”

郭曼倩一时语噎,连他这个浚县郭氏的宗房子弟,都只是依稀听说过些小道消息,跟这个崔宗主说的,不太一样。家族内部,都是说那位自号七十二峰主人的大修士,对自家老太君属于一见倾心。但是家族当年正值风雨飘摇之际,老太君不愿留下一个烂摊子,远嫁别洲,那会儿已是飞升境的韦赦,自然更不可能入赘浚县郭氏,才导致这桩山上姻缘未能圆满……

最终高度有多高,大道有多大,各凭本事就是了。

罗巾笑道:“如果青萍剑宗都是崔宗主这样的高人,我与夫君这些年心心念念的落魄山,不去也罢。”

崔东山吃瘪不已,好嘛,竟然被一个婆姨给拿捏了,欺负我最敬重先生,所以就搬出先生来吓唬人?

好,我怕了。

毕竟如今是半个盟友。那就以诚待人,跟你们几个,打开天窗说亮话,说几句你们花钱都买不着的实在话好了。

仰止说道:“我又不蠢,一清二楚。”

青同神色复杂道:“那你还来。”

乖乖躲在那位小夫子帮你圈定的方圆千里之地,不好吗?

仰止神色淡然道:“我要只是一味躲着,你信不信,他迟早有一天会主动找上门去,我能在那边躲几年?一百年,一千年?如果假定那场问剑,一定会到来,我还不如趁着现在,还可以出门多逛一逛,吃一吃各地美食。”

青同忍不住问道:“你就不怕路上遇到那个米裕?”

妇人转过头,微笑道:“青同道友,又见面了。”

旧王座大妖仰止,小河婆甘州,如今是她的记名弟子。

飞升境修士,隐匿气息的手段,堪称炉火纯青。同境修士之间,很难凭借类似掌观山河的手段获知真相。

青同立即压下心中涟漪,坐在桌旁,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

少女腮帮鼓鼓,含糊不清道:“青同前辈,这么巧啊,放开吃,我请客!”

张直笑道:“真心话。”

————

有一位相貌极为俊美的青年修士,身穿一件碧绿法袍,独自走在灯火辉煌的京城内,皮囊出彩,可谓雌雄莫辨,反正都当得起“美人”一说。

故而此人走在路上,男子也看,女子也看。

正是桐叶洲镇妖楼飞升境修士,青同,反正闲来无事,他就来这边凑热闹。

张直再问:“还有吗?”

崔东山说道:“再比如同理,让扶摇洲亦是如此。”

张直沉默不语。

崔东山笑道:“怕撑到?暂时吃不下的,可以余着嘛。今年余到明年,年年好过一年。”

张直笑道:“作得准?”

这就是下逐客令了,提醒崔东山再聊下去,桐叶洲包袱斋跟青萍剑宗可能就要撕破脸皮了。

崔东山自顾自从两边吴瘦和郭曼倩,各取一根筷子,再俯身探臂,从桌对面拿来一壶罗巾手边的薏酒,陶弘行身前的一只酒碗。

白衣少年倒满了一碗酒,再将一双筷子,搁放在白碗上,微笑道:“我们今夜有鱼吃,好兆头,肯定年年有余。”

一个手持行山杖的“青年”走入馆子,笑道:“崔宗主,不妨说说看第三事,他们耐心不够,我倒是愿意听听看。”

正主终于来了。

崔东山一拂袖子,将神仙钱重新收入袖中,“罢了,鸡同鸭讲,实在是教不会你们。若是张直在场,估计他就听得懂了。”

连同那个道号松脂的男人在内,总计有七拨洛阳木客开始下山游历,在各洲选址,挑选落脚的地方。

听说是商家的那位范先生亲自登山,说服这帮洛阳木客打破祖训,出山。

其实包袱斋也好,洛阳木客也罢。

在崔东山眼中,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陶弘行摇头说道:“用不着。”

郭曼倩冷笑道:“今儿算是长见识了。”

吴瘦难得硬气一回,“崔宗主诚意不够,确实很难继续聊下去了,不过买卖不成仁义在,大家都别伤了和气。”

崔东山问道:“真不听听第三件事?”

罗巾说道:“就别伤和气了。”

郭曼倩几个,心中都有个不约而同的想法,这个人脑子-有病吧?

吴瘦大致猜出几位同僚的心思,你们才知道崔宗主需要找个郎中看病啊。

崔东山也不跟他们一般见识,说道:“我就不坐下来蹭吃蹭喝了,只说这盘四人份的烤鱼,凭空多出个下筷子的人,你们可以不介意,反正我是过意不去的。我今天来这边,就是跟你们商量个事,别紧张,芝麻大小的事情,你们是爽快人,我也是有一说一的实诚人,马上就可以谈妥敲定的,小事,都可以绕过张直,比如以后我家山头对外出售的货物,建造在桐叶洲大渎沿途的各地包袱斋,有一家算一家,都得专门腾出几个货架,帮忙卖东西,赚多少是多少,铺子那边不能抽成,都是能够让人见了就挪不开眼、两条腿走不动道的镇店之宝,大开门的尖儿货,能帮你们吸引多少的人气?!当然了,你们几个不用谢我,都是一见如故的朋友,谈钱就伤感情了。如果你们一定要给钱,无妨,伤我的感情,小弟我倒是也能勉强接受。”

这是在跟我们桐叶洲包袱斋,明目张胆收取保护费了?

“再者,包袱斋既然开门做生意,每天迎来送往,估计总能碰见一些个资质不错的修道胚子,就劳烦诸位,帮老弟说几句好话,引荐一二。其中若有年纪轻轻的天才剑修,那就更好了。”

至于那处始终无主占据的莺花洞天,是山上极负盛名的形胜之地,因为光阴长河的流逝速度异于外界,故而天材地宝的孕育和生长速度,都要远远快于别处的风水宝地。

也难怪会有大修士评价此地一句,“就这一亩三分地,随便施点肥,浇点水,长出来的全是金子银子。”

“跟着张直混,三天饿九顿,连个宗字头门派的祖师堂座椅都坐不上,能有啥意思,如今我那边,正是用人之际,很缺能人异士,我觉得你们几个,都是有真本事的,不如跟我一起精诚合作,披荆斩棘……不整这些虚头巴脑的,反正就一句话,最实在的,哥几个一起闷声发大财?”

吴瘦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敢情这是过江龙碰上地头蛇了?

“有些买卖,是注定不能挣大钱的。比如粮食。”

“知道你们包袱斋,都那么有钱了,张直还那么会做人,为何至今连个宗字头都捞不着吗?你们就不觉得奇怪?”

“错就错在前人歪德,你们这些后人跟着遭殃。记得你们早年包袱斋的二把手,赚钱太凶了,本事太高,什么钱都敢挣,结果在文庙那边就被记录在册了。此人早已被张直谱牒除名,所以你们可能都未必听说过他的名字。可怜张直,不管事后如何补救此事,不管他亲自去功德林那边,如何找门路托关系,都不成,结果就是三位正副文庙教主,一个都没见着面。这种事情,家丑不可外扬嘛,张直是肯定不好意思开口的,所以你们都不太清楚吧?”

“这就叫心肠不硬,挣不着钱。心肠太狠,守不住钱。真是苦了你们这些生意人哩,经手钱财如流水,哗啦啦来哗啦啦走。”

“只有最后一次文庙之行,张直总算没白走,在功德林门口那边,从经生熹平那边,听见了一句劝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仰止笑道:“毕竟暂时只是一个仙人而已,砍得死谁呢。”

青同无奈道:“你倒是看得开。”

青同摇摇头,笑着婉拒道:“我就算了,吃不惯这么油腻的。”

“老板,再来十串烤鱿鱼哈!”

少女一边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份街边美食的靠谱,一边继续劝说道:“好吃得一塌糊涂呢,青同前辈,你先尝尝看,这就叫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

青同欲言又止。

因为并不清楚仰止跟陈平安到底是如何约定的,青同担心画蛇添足,落个两边不讨好,还是不多说什么了。

这一路上,没走几步路,远远近近,就被青同发现了好几股气息深重的练气士。

“呵,水浅王八多。”

起先云岩国秦氏皇帝和满朝文武官员,都不由得担心作为首善之地的京师,一下子涌入这么多的练气士,会不会出现那种极容易变成里外不是人的冲突,不曾想是他们多虑了,至今为止,竟然尚未出现一起外乡修士欺凌本地百姓的官司,云岩礼部和刑部官员,原本一颗心都快吊到嗓子眼,就怕今夜在这天子脚下闹出点幺蛾子,明儿朝会就被皇帝陛下责罚丢了官,这会儿感觉终于可以把心放回肚子了。

青同突然停下脚步,一脸匪夷所思。怎么是她?来这里做什么?就不怕被砍吗?

只见道路前方的一个路边烧烤摊子,有个姿色平平的妇人,荆钗布裙的寒酸装束,带着个精怪出身的少女,妇人吃得矜持,少女吃得满嘴流油,两只手分别攥着一大把烤串,脸庞洋溢着幸福。

崔东山问道:“就不问我是谁?”

张直果然问道:“你是谁?”

崔东山掏出一把扇子,“我是先生的得意学生崔东山啊。”

张直笑道:“陈先生挑学生的眼光,崔宗主选先生的眼光,看来都很好啊。”

崔东山满脸狐疑状,“不是说反话?”

崔东山微笑道:“未来桐叶洲中部,大渎沿岸,几十座仙家渡口几十座包袱斋,你们吃得饱么?”

张直坐在桌对面,笑问道:“怎么讲?”

崔东山说道:“不如让这桐叶洲,一洲渡口皆有包袱斋?”

张直问道:“注意事项呢?”

崔东山说道:“比如让一洲山河,各国京城亦有包袱斋。”

这个“他人”是两人。

一是商家祖师爷,范先生。

二是皑皑洲通商天下的财神爷刘聚宝。

上次文庙议事,礼圣终于开口,等于打开了一层禁制。

使得诸子百家的祖师爷们,从今往后,各自修道登高,就再无瓶颈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