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在八零做美食[重生] > 我在八零做美食[重生] 第22节

我在八零做美食[重生] 第22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张立军他娘最宠他,只要他想要的,就算再难她都会变着法的给张立军弄来。

像王海芳这样的农村姑娘更是如此了。

那时候还是76年,高考刚刚恢复,还没改革开放,张立军的娘找媒人找到了王海芳家,给了王大婶180块钱的彩礼,王大婶便打包将王海芳嫁了过来。

次年王海芳的小弟就娶了一个媳妇儿。而王海芳嫁人后回去的次数也有限。何夏记得的只有两次,一次是何弘义结婚,一次是她结婚。

何夏忽然间有些怔忪。

何夏看着王海芳:“海芳姐,你怎么不跟王大娘王大婶说一声,她们总归是会帮你想办法的。”

何夏话才说完,忽然想起王大婶家一家。

王大婶家一家都是由王大婶做主的,而王大婶则是明面上一碗水端平,暗地里重男轻女的人。

但要说她对王海芳不好,那也不是,在王海芳还没出嫁前,别的小孩子有什么,王海芳也会有什么,她也从来不打骂王海芳。

直到王海芳长大了,十八岁了,被她许给了镇上的张家。

王海芳见着何夏也很诧异:“夏夏?”

再见故人,何夏跟王海芳都很高兴,王海芳伸手将何夏拉到了院子里。

王海芳家的院子不大,是个四四方方的小天地, 院子两边都是厢房, 院子前面是何夏他们刚刚敲的门,门边是一间二十来平米的商铺。

一行人到正房里坐下,王海芳给两人倒了水, 她的女儿张青青在里屋睡午觉。

得知两人是来租房子的,王海芳苦笑着坐在边上的凳子上:“夏夏, 你跟姐关系好, 姐也不瞒着你, 我这间房子的租金低价是三块一个月,比街面上的很多店铺要便宜很多。”

陆征能压低声音道:“那家男人死了,没有公婆叔伯,只有一个五岁大的小孩子,前几个月,那家的女人带着盖子改嫁了,还是嫁去县城,所以这边的房子就要出租了。”

何夏点点头:“那等我卖完包子,咱们一起去看看去。”

“行。”

下午两人到十字街找到那家人,恰好女主人今天在家,一开门,何夏便认出她来了。

“海芳姐。”

何弘义说完,立马又朝何树国等人赔笑脸:“妈你们别管她, 她瞎说的。”

关琼英狠狠地瞪了一眼何弘义:“什么我瞎说的,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吗?”

“夏夏离婚在家住, 花了咱们多少钱,别的不说, 就你跟着去东省哪次就花了不少。之后夏夏又折腾这个吃的,折腾那个吃的, 每天花多少钱?这不都是家里的钱吗?”

“夏夏现在是二婚, 家具都还在,都还是好的为什么又要费那个功夫再打?”这些话关琼英憋了好久了。

以前她肚子里没有怀孕,怕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以后被彭文慧用她嫁进来还没怀过孕为由将话题转开。

何树国他们一去就去三父子,两天就能做完一家人。

今天他们去做最后一家,做完了,往后这半个月家里就没活儿做了。

晚上这顿饭家里喝的是稀饭,才是泡菜跟何夏炒的青菜还有一盘土豆丝,主食吃的是青菜窝窝头。

何树国喝了一口粥,道:“我们接的木活儿都做完了,接下来就给我们夏夏打嫁妆了。我都想好了,咱们就给夏夏打一张大红新床,再打一张沙发,一个三橱柜......”

何树国兴致勃勃地将要给何夏的嫁妆,关琼英起先还心平气和的听着,等听到何树国说要给何夏打床打沙发的时候她彻底的坐不住了。

王海芳从小就跟何弘义玩得好,彭文慧也不是没想过娶王海芳回家做儿媳妇儿,但王大婶在彭文慧面前挤兑过那么几次以后,彭文慧就勒令何弘义不许跟王海芳再有来往。

慢慢的,两个孩子就淡了下来。没过多久,王海芳就嫁到镇上去了。

彭文慧叹了一口气:“海芳那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是个好孩子。可惜了。”

何夏知道彭文慧在可惜什么。她往关琼英的房间看了一眼:“我嫂子没在家啊?”

彭文慧嗯了一声:“去隔壁跟巧慧做针线了。”

彭文慧也不是没说过陆征能让他不要干,但陆征能每次都笑着说闲着也是闲着,次数多了,彭文慧就不管陆征能了。

“妈,海芳姐的男人死了你知道不?”何夏跟彭文慧八卦。

在何夏没有离婚之前,彭文慧也是混迹在村里大老娘们中的一员,她们那消息灵通得谁家晚上吃了啥她们都知道。

“知道啊,她男人死了得有半年了吧,怎么了?”

何夏将王海芳的事儿告诉了彭文慧,隐去了王海芳独自上县城居住的事情。

陆征能能在这个年代凭借一己之力攒下一千多块钱的巨款,且大多数都是在黑市里面换来的。

胆量、人脉缺一不可。

别的不说,光秦山镇上就有陆征能的好几个哥们儿。其中一个的爹还在政府工作呢。

陆征能这么一说,王海芳就放心了。

两家敲定了房租费用,何夏便问起王海芳的去处。

打扫完卫生,摆上包子,陆征能跟何夏坐在一起说话。

两人也在商量着婚礼的事儿。

陆征能是头一次结婚,肯定是要在村里办酒席的。但陆征能有些不确定要不要再在村里盖房子。

陆征能家现在的房子还是二十年前他爹娘盖的,前些年下雨还会漏雨,后来虽然修好了,但还是有些破旧。

在这样的房子里将何夏娶进门,陆征能总感觉对不起何夏。

王海芳苦笑一声:“夏夏,我就跟你说实话,这事儿如果我找我娘,我娘会比张家叔叔做得更加过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王大婶做的事情比外人知道的更加过分。就在张立军死后没多久,王大婶就来过一次镇上,她的目的很明确,让王海芳找个人改嫁,镇上的房子拿给王海芳的弟弟住,王海芳生的孩子也给她弟弟养。

王海芳怎么可能会同意,母女俩大吵了一架,王大婶怒气冲冲地回了村,打哪以后再也没来过这里了。

王海芳看着何夏:“夏夏,这房子你要是租,那我就租给你,三块钱一个月,但是青青她叔爷肯定会来找你们麻烦。要是你们顶不住,那就不租了。”

何夏跟陆征能对视一眼,陆征能道:“海芳姐,这你不用担心,我陆征能别的本事没有,但人脉还是有一些的。”

村里谁不夸王海芳她娘对孩子好?可熟知张家内里的,谁又看得起王海芳她娘?

张家老头死得早,王海芳她男人张立军是跟着张老太长大的。母子俩相依为命,据传,张立军二十岁了还跟他娘一起睡。

而这传闻传出去后张立军他娘还找人专门吵过架。而张立军的身子是真的不好,二十多岁的人了,身子病歪歪的,走几步路就要喘气,一看就命不久矣?

60年代后实行计划生育,跟以前比,谁家的孩子都少,特别是镇上的,谁也不愿意跟张立军这样的人结婚,就怕嫁过来要守寡。

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张立军就看上了来镇上玩耍的王海芳了。

王海芳捏着手:“便宜也有便宜的不好。我婆婆在一年前走了,我男人也没了,现在我们家就剩下我和我青青。但我男人家还有个叔叔,也住在镇上,只是房子的位置没有我们这里的好,从我婆婆走后,他们一家就时不时的来串串门,话里话外的让我们把房子跟他们家换。”

“我男人身体不好,硬是逞着没同意。等我男人也走了,他们就天天过来,以青青不是男孩的借口来要求我们把房子给他们,前天更是离谱得要把他们家的男孩儿过继到我男人名下。”

王海芳说得轻飘飘的,但何夏却能明白这个中心酸,上辈子曾大顺跟刘香桃死了以后,曾文越的二婶也总是时不时的就到家里来阴阳怪气几句。

那老两口没死之前他们一家也常来,话里话外总说秀珍不是曾家血脉,养着没用还是个女孩,也提出要将家里的一个孙子过给何夏养。

上辈子曾大顺每次都很坚定的拒绝了,她那时候还挺感动的。然而现在想想,那都是个屁。

第27章

王海芳, 万安村王家的人, 年纪跟何弘义一般大, 王家在万安村算是个少姓人家,全部姓氏的人加起来也不过是三家人。

小时候, 何弘义跟王海芳的关系实在是好,曾经有一度, 何夏还以为王海芳会成为她大嫂。

后来王海芳在他父母的要求下嫁到了镇上,隔了两年多, 何弘义也娶了关琼英。

何夏结婚的时候王海芳还去参加过她的婚礼,听人说她镇上的那个丈夫病死了, 她又去到了县城, 打那往后,何夏就再也没见过她了。

何树国还没说完,关琼英便气冲冲地道:“爸,小妹都是二婚了,她之前结婚时扛回来的那些家具不是还能用吗?她屋里不是也有一张沙发?我觉得就不必打新的了吧?”

第28章 两更合一

关琼英的一句话, 让原本其乐融融的饭桌瞬间就变得落针可闻。

何夏放下端在碗里的碗, 直勾勾的看着关琼英。

何弘义则在一把把关琼英摁在凳子上:“你瞎说什么, 这么多饭还顶不住你的嘴巴吗?”

“那巧慧就是个大嘴巴,最喜欢挑拨离间,也不知道你嫂子跟她有什么好说的,见天的凑到一处。”

何夏听她不在家,嗯了一声,什么也没说。

陆征能洗好了东西就走了,没留在何夏家吃饭,都那么熟了,何夏也懒得送他了,陆征能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晚上何树国父子三人回来了,他们是到隔壁村去给人家做木工了,主家包吃包材料,何树国他们就只是负责做,每样家具按照大小收钱。

像三橱柜这样的大柜子收手工费两块,像沙发这样的收十块,要是加垫子,价钱就更高一些。其他的小件儿的价格也不低。

彭文慧听了也是唏嘘不已:“你王大婶这个人啊,就不是个好人。从小到大你别看她好像一碗水端平,你海芳姐跟她弟在家的待遇都差不多,但私底下你王大婶还不知道怎么补贴你海芳姐她弟呢。”

“别的不说,就大生产那会儿,你王大婶带着王海平去山上干活儿,每天干一会儿,你王大婶就会找个地方给他烧鸡蛋吃。你海芳姐就没吃过她烧的鸡蛋。”

何夏还是第一次听彭文慧说这件事,惊讶得啊了一声:“村里人都说王大婶好,对海芳姐也好。”

彭文慧道:“这看人啊,也得看人两面,跟村里那些动不动就打孩子的人家相比,你王大婶确实不打小孩儿,但她会软刀子戳肉啊。”

“那时候你哥跟你海芳姐走得近,你海芳姐也快十八了,她明里暗里可没少挤兑我和你爸呢,话里话外的都是你哥配不上她家海芳。”彭文慧说起这个也是有些气。

王海芳道:“我没嫁人,镇上传的那些话都是我放出去的。我在县城租了个房子,准备自己做一点头花发夹什么的卖,我之前已经在县里做过好几天了,生意挺好的。”

王海芳的手从小就巧,有段时间她迷上了编头发,何夏就是她的试验品之一。

何夏知道她有自己的营生,自然也十分高兴。问了王海芳县城的地址,再把这往后一年的房租都给了王海芳,何夏他们就走了。

王海芳把他们送出门口,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王海芳狠狠地舒了一口气。

何夏回了家,彭文慧在走廊下摘豆角,何夏搬了个凳子坐到何夏的对面帮她干活儿,陆征能十分不见外的把何夏摆摊用的东西洗洗涮涮。

何夏倒是不在意这些,她对陆征能道:“我觉得房子实在是没有必要去盖,你看,咱们结婚后奶奶跟我到镇上来做生意,你还要跟小姑父去跑车。”

何夏的话说得有道理,陆征能一想确实也是。

何夏又跟她道:“要是你是在没事儿干啊,你就先把房子租好。最好带院子的,独门独户的,至少也要有两间房,要是能更大一点就更好了。”

房子的事儿陆征能一直在寻摸,现在已经有点眉目了:“我打听到十字街那里就有一家要出租,带一个小小的门店,后面有两间房子出租。就是价格高了点,一个月要六块钱的房租。”

十字街啊,那已经是镇上地段最好的地方了:“有没有问那家为什么出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