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41节

走进不科学 第41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贺佳佳】:“安啦安啦,至少出现在画像里的不是女王,不然那就更吓人了,三百多年前就活着……”

“……”

果然如徐云想的那样,这个群吃瓜的速度一点儿都不慢,此时必然在聊着牛老爷子画像的问题。

看着一片片刷屏的聊天,他忽然想到了知识点的事儿,便试探性的打了一句:

“诸位,你们说有没有可能是哪位穿越者把鞋子带回去的啊?”

说来也怪,1112年的时候大家喜欢玩企鹅空间,那批人如今绝大多数都转向了朋友圈,单对单的聊天也大多以微信为主,但唯独在群聊方面,大家却依旧很喜欢用企鹅群。

比如徐云,除了微信上有个相亲相爱一家人外,其余所有群聊几乎都存在了企鹅上。

此时徐云打开的是一个名叫‘发际线保护协会’的企鹅群,由科大几位毕业学长建立。

这算是徐云经常出没的一个小群,群成员一共70多位。

内中一堆准大佬,什么青橙奖得主啦,28岁正高博导啥的,一个个履历拿出去跟网络小说主角似的。

随后徐云又检查了一遍空间,确定没有其他异常后,重新退回了现实。

只见他来到书桌边,拿起纸笔,写下了几组词:

组织课题、环化知识拓展、牛顿画像。

这三组词便是他自1665副本返回后所作所为的综述:

组织课题算是对自身科研地位的提升,环化则是从奖励的配方中获取的一个新知识或者说新思路,牛顿画像则是刚刚发生的变故。

3/100!

第51章 徐云的猜测

“奇怪了……”

幽闭空间内,看着面前‘3/100’的知识点,徐云有些费解的摸了摸下巴:

“这三个知识点是哪儿来的?”

“5-环氧-1-十二碳炔我倒是清楚,十六碳炔嘛……似乎国内对它的了解程度也相对有限。

180和170这两种温度环境倒是挺常见的,但是再加上个取代反应就不好说了,毕竟碳炔这玩意儿……材料学现在研究的还要多点。”

徐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碳炔,指的是是碳原子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链,这些碳原子通过双键或者交替的单键和三键连接在一起。

碳炔已被证明比钢强200多倍,是石墨烯抗拉强度的2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强韧的材料,强度超过钻石40倍。

“老裘,啥情况?”

徐云刚回到实验室,便对着手持试管的裘生问道:

“里外里才一个多小时吧?取代反应这么快就完成了?”

“没错,你先等我把这玩意儿放好。”

裘生闻言小心翼翼的放下试管,走到另一张桌上拿起一份纸质报告,递给徐云:

微博热度从第七降到第八,这基本上已经代表了牛顿画像可以达到的热度上限,而陆朝阳的这番话,则可以代表圈内的一个定论。

也就是说,整个话题的热度差不多就到这儿了。

想要验证彩蛋和知识点是否有关,要么发现第二个彩蛋,要么就是……

发掘出那双运动鞋的实物。

小牛……或者说老牛的那张画像绘制于1701年,300多年的时间过去,鞋子想要原模原样的保存下来几乎没啥可能性。

“这些物质与空气接触后会逐渐分解,就算入馆仪式上没有完全化开,展出后也必然会被人发现,毕竟四大博物馆的流量可不是盖的,无外乎爆出来的时间晚几天罢了。”

【苏玉烟】:“技术上确实说的过去,但原因咧?为啥他要这样做?”

【朝阳】:

“我个人认为这是贝莱姆·布里松对BCI事件的反讽,我特意查了一下这个人的资料,他曾经在沪住过十多年,对于本土的感情和印象应该都是偏正面的,18年还在油管上和别人因为一些黑化言论争吵过,属于比较正直的一类人,不是那种洋大人。”

“而牛顿又是西方现代物理的奠基人,在他的画像中加上了一双安踏鞋的侧面,暗喻他是穿着东方的鞋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以此讽刺大不列颠跟脚源自东方,和19世纪的历史完全吻合,这个出发点我个人感觉是站得住脚的。”

看着逐渐歪楼的群聊,徐云不由微微摇了摇头。

很明显。

牛顿画像在圈内引起的争议虽然不小,但大家对待它的态度都有些模棱两可,宁愿相信作假也不相信有穿越者存在。

而就在此时,群内忽然冒出了一位管理员大佬。

【朝阳】:“@全体成员,我差不多打听清楚牛顿画像是怎么回事了。”

随后众人又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了一会儿,吃饱喝足后由徐云统一结了账。

走出店门后,徐云正准备招呼众人回实验室,话还没出口,忽然心中一凛。

只见他犹豫了几秒钟,对五人中唯一的研二李昳说道:

“小李,你先带小唐小赵他们回实验室,我还有些手续要找田导跑跑,我没回去前你们就听老裘的指挥,有什么情况随时可以联系我,下午三点前我会赶回来。”

李昳点点头:

徐云这句话发出后,群里先是微微一静,随后冒出了几个‘傻眼’的表情包。

【贺佳佳】:“王莽:徐神,这个我熟啊!”

【陈朝元】:“徐神你来晚了,这个可能性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基本上和我在追的一本《异世界征服手册》复更的概率差不多。”

【肖鸿】:“懂了,要是真有穿越者存在,你那本书就能复更了是吧?”

【陈朝元】:“?”

除了一身本领之外,思想方面也比较‘正’,大家经常线下面面基吃个饭啥的。

当徐云打开群聊时,群内正热火朝天的聊着什么。

【祝你爬板九个点】:“@肖鸿,这可说不准啊,老外造假又不止一次了,当初拿个簸箕都能说是几万年前的呢,造个画像算啥啊。”

【肖鸿】:“(捂脸)我不是说他们不会造假,我是觉得就算要造假,好歹也来个耐克阿迪啥的吧,搞个安踏这不是给国货做广告吗……”

【牧歌】:“不会是大不列颠脱欧后准备投诚吧,笑。”

接着徐云在后面两组词的下方划了道横。

从概率和情理角度来说,后面二者的可能性倒是大点。

随后他想了想,摸着下巴分析道:

“不出意外的话,后天实验室那边就可以正式尝试合成化合物,如果是前者的原因,那么一旦技术壁垒突破,知识点应该也会对应的得到增加吧,至于后者嘛……”

徐云挠了挠头,再次掏出手机,点开了企鹅。

要知道。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徐云从少年班开始攻读学位,到现在一个生物学博士加一个凝聚态硕士在读,这才凑齐了300个知识点,不久前开启了三道门。

按照时间来计算,平均12天才会生成一个知识点。

诚然,这十年间每个阶段所学内容的质量不尽相同,可能有时候生成的快点有时候慢点。

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出现眼前这种一下冒出来三个知识点的情况。

“准确来说是一个小时二十七分钟,5-环氧-1-十六碳炔的活性似乎比我们预计的高不少。”

徐云接过报告看了几眼,点点头:

“这种曲线……看来应该是温度设置的问题,估摸着和我刚才叫小赵升温有关。

老裘,我不是化学方向的专攻,5-环氧-1-十六碳炔这东西在180度和170度的时候活性差这么多吗?”

裘生沉吟了一会儿,摇摇头:

“如果天黑之前来得及,我要挖了你的眼睛~”

就在徐云思索之迹,他的手机忽然铃声一响,从QQ群换成了来电界面。

徐云按住绿色的通话键一划,片刻后,话筒里传来了裘生的声音:

“老徐,取代反应成功了,比咱们预计的快两个小时,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上午咱们就能开始尝试合成了!”

第52章 开始合成!

“好了,我说完了,溜了溜了。”

随着陆朝阳这段话的发出,整个群逐渐陷入了沉寂。

于情,陆朝阳是整个群甚至国内相关领域的顶尖大拿,人脉还是相当可靠的。

于理,他所说的情形也比较贴近事实,无论是贝莱姆·布里松的出发点还是遮掩手段都经得起推敲,至少要比穿越者或者造假更有说服力一些。

看到这儿,徐云也不由叹了口气。

此人的头像是一轮从山上升起的旭日,看上去颇有些看破红尘的味道,但他却是‘发际线保护协会’中最顶尖的大佬之一:

华夏量子鬼才,菲涅尔奖得主,28岁便获得科大正高教授、四破光子纠缠物理世界纪录、人称小杨先生的陆朝阳。

随着陆朝阳的一声艾特,群内顿时又冒出了一堆表情包。

随后陆朝阳继续打字道:

“我找丘吉尔学院的朋友打听了一下,画像确实是真的,但原持有者贝莱姆·布里松生前可能在画像上画了那双远动鞋,再用某些特殊物质暂时掩盖了原先的痕迹——比如六元环的过渡态酯之类的东西,它们无色无味,博物馆鉴定的时候出于保护角度出发,也不可对版面进行化学分析,顶多就是鉴定鉴定年份啥的。”

“没问题,徐神你忙去呗,还有啥话要我转交的吗?”

“没了,实验的时候小心点。”

“好嘞!”

与李昳等人分开后,徐云快步赶回了自己家,锁上门,进入了那处幽闭空间。

只见此时此刻,代表1665副本的那扇门上,显示的数字赫然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