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44节

走进不科学 第44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但这种情况可以吸引的蟑螂终究是少数,吡虫啉真正杀虫的效果在于第二类。

也就是……

蟑螂的同类相食。

没错,蟑螂是会啃食同类尸体的。

活蟑螂喜欢吃死蟑螂的尸体和排泄物,所以平时走在路上的时候,偶尔可以见到一些被掏空了尾部或者头部的蟑螂尸体,那都是同类相食所留下的遗骸。

“小李,准备试药!”

第55章 大螂,该喝药了

考虑到实验偶发性的问题,徐云等人的首次实验足足动用了六个培养容器,一共五百多只蟑螂,密密麻麻,黑漆漆的一大片。

看着布满培养容器内壁的蟑螂,徐云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道曾经幻想过的画面:

一个看不见的深坑,内中存活着数万只蟑螂,一个人在外部失去重心坠下,然后被蟑螂淹没……

贺佳佳这次很贴心的在种族的基础上对蟑螂进行了性别分类,雌雄比例大概是1-4,女少男多。

这次徐云拿回的蟑螂,种类上一共分成四种:

杜比亚、东方蜚蠊、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

其中杜比亚的定位偏向宠物口粮,和樱桃蟑螂差不多一个性质。

一些养蜘蛛、蜈蚣、鞋子、蚂蚁的爱好者们,大多会在杜比亚或者面包虫中选择一种,进行长期喂养。

徐云接过手提箱,同时摇了摇头:

“不是呋虫胺,是吡虫啉。”

“额,吡虫啉?”

徐云轻轻朝她点了点头:

“没错,吡虫啉,不过具体的情况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过段可能会发篇论文啥的,佳佳姐你到时候可以关注一下。”

因此除了这一只倒霉蛋外,第一批食用了胶饵的蟑螂也陆续都产生了反应。

此时的1-3号容器内,可以清晰的见到多个聚集成团的蟑螂堆,窸窸窣窣,进行着一场狂欢。

而与这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4-6号容器内的景象:

四十多分钟过去,哪怕是药效最好的4号容器,内中也不过有五六只蟑螂出现了亢奋状态而已。

接着又过了一个小时。

果不其然。

十分多种后,这只大螂忽然就翻了个身,6条腿在空气中无力的舞动了起来。

更关键的是……

由于运动神经出了问题,已经深入骨髓的环化信息素中的结合蛋白,开始与嗅觉感受神经元表面的信息素受体反应,组织表达开始紊乱,大量信息素开始扩散。

在接下来的二十分钟时间里,这只雌性美洲大蠊的身边逐渐围聚起了大量的雄性蟑螂,看上去性奋异常,性致勃勃。

接着又过了几分钟,6号箱的蟑螂才正式聚集到了胶饵边上。

徐云见状看向周佩瑶,问道:

“小周,时间过了多久了?”

“正式投放26分36秒,1号箱食用了四轮、2号箱五轮,3号箱四轮,4号箱两轮,5号箱和6号箱都是一轮。”

徐云点点头,正准备勉励周佩瑶几句,一旁的任永存忽然兴奋道:

徐云首先观察的是备注2号的生物容器,规格是个45X30X20规格的长方体,内部放着一些饮用水。

从贺佳佳那儿拿回来的蟑螂非常活泼,不停的在底部和容器壁上爬拉爬去,可以清晰的看到美洲大蠊的腿毛以及微微开合的翅膀,仿佛没有容器阻隔的话就会给你来个飞龙骑脸。

装有胶饵的小碟在与容器底部触碰时发出了轻微的震动,容器内的蟑螂顿时一阵忙乱,但十几秒后,这些蟑螂便逐渐恢复了正常。

又过了十几秒。

四代吡虫啉中化学杂合的信息素开始飘散,逐渐吸引了三四头蟑螂近前,并且很快开始啃食起了胶饵。

这个配方的效果也还是不错的,淘宝上硼酸商家的下面基本上都可以看到相关评论,顺便有事没事扯扯水猴子啥的。

视线再回归实验室。

拜灭士基本上算是目前广谱灭蟑药的天花板,能超过它效果的有,但是很难做到量产。

不过普通剂量拜灭士所能杀死的蟑螂说实话看起来很多,但对于大区域的防治也就那样,杀个30平米的小间可以,但超过100平米的大屋子就得靠钞能力用量去怼了。

因此徐云的目标,显然不是只和它同级那么简单。

出示完访问码后,徐云轻车熟路的走到一间接待室。

过了几分钟,一位梳着马尾辫的白大褂女生走了进来:

“小徐?来了哇?”

徐云闻言连忙站起身,笑着与她打了个招呼:

“佳佳姐,好久不见了。”

吡虫啉的传播便借助了这种习性,只不过吡虫啉可以作用的代数普遍不超过三代,而且死去的蟑螂是不会携带信息素的,因此吸引同类的效果有限。

目前国内最好的民用吡虫啉胶饵当属拜耳生产的拜灭士,价格昂贵但是效果惊人,一滴米粒大小的胶饵大约可以持续杀死60头蟑螂,代数在二到二点五代之间。

除此以外则是知名的藏狐小亮老师曾经分享过一个配方,也就是硼酸粉+糖+土豆泥。

硼酸粉和糖比例1比1,土豆适量为了可以捏团,各个角落放一点就绪了。

起作用的主要是硼酸粉,蟑螂吃了可以让它们缺水致死,糖是为了吸引蟑螂,土豆是为了捏成团。

噫……

徐云连忙将这个画面驱逐,将心思放回到了操作台。

吡虫啉作为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体生物毒药,它的运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从而将目标从生理角度杀灭。

至于它的传播原理则有两种。

一是通过物理糅杂的胶饵吸引蟑螂,蟑螂的化学感知范围足足有两百米,因此很多蟑螂闻着味儿就会跑过来啃毒药了。

而剩下的东方蜚蠊、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则都是国内常见的蟑螂种类。

其中德国小蠊常见于北方,美洲大蠊更多出现在南方。

传说中那种会飞着扑向你的嘴巴、连腿毛都看的一清二楚的南方蟑螂,指的便是美洲大蠊。

徐云看着生态箱中爬动着的蟑螂,脸色少见的带上了几分阴翳。

随后他看向一旁的李昳,深吸一口,说道:

“啥刊?Metallomics?”

“这不好说,争取三区吧。”

徐云没给自己立太高的flag,又与贺佳佳简单的交谈了几句,便转身告辞离开了。

离开昆虫研究所后,他带着装满了蟑螂的手提生物箱回到实验室,重新与裘生几人汇合。

接着在李昳几人的协助下,众人将上千头蟑螂分入进了二十多个培养皿里。

不过由于一些初代体的特殊情况,众多雄性蟑螂们并没有开始多人运动。

雌性美洲大蠊就在无数同类的围观中彻底失去了生命迹象,然后……

雄性蟑螂们残暴的啃食起了它的头部。

第56章 你是魔鬼吧?

雌性美洲大蠊嗝屁的时候,距离蟑螂们首次啃食胶饵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学长,你快看2号箱,这只蟑螂有反应了!”

徐云连忙凑上前,顺着任永存的指向看去。

那是一只大约四厘米长的美洲大蠊,此时这只蟑螂正贴靠在容器壁上,触须飞快的打着旋儿,翅膀张开到最大幅度,看上去非常兴奋。

接着又过了二十分钟,这只美洲大蠊连容器壁都站不住了,支撑腿一脱力,背朝下掉到了容器底部。

虽然它很快便翻了个身,但从其爬起的速度来看,运动神经明显已经出了问题。

而同一时间,4-6号容器内的蟑螂却依旧不为所动,只有个别蟑螂试探性的靠前了几步。

2号容器中,吃完胶饵的几头蟑螂先后退去,接着又有一批新成员补了上来。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了整整三轮,4号放有拜灭士的容器中,方才有蟑螂开始动了第一口。

很明显。

同样包含有信息素成分,化学合成与物理杂糅的效果却是天差地别。

一切准备就绪后,徐云拿起滴管,在三个小碟子上各挤了一粒四代吡虫啉胶饵。

另外三个小碟子则放上了拜灭士、霓虹小林制药生产的灭蟑灵、枫叶国出产的kttu杀虫药,以此充作对照。

胶饵差不多米粒大小,半透明,看上去有些像扶他林乳膏。

投放四代吡虫啉胶饵的生物容器是1-3号,后三者则是4-6号。

随后徐云等人通过容器的升降设备将小碟子放入容器底部,开启摄像头观测起了效果。

来人的名字叫做贺佳佳,是徐云同专业的一位学姐,今年27岁,在昆虫研究所内担任一位副研究员。

徐云当初能被拉近保护发际线的那个企鹅群,贺佳佳也算是他的介绍人之一。

见到徐云后,贺佳佳干脆利落的递来几个做好遮光手段的封闭手提箱,足足有两个行李箱大小:

“喏,你要的蟑螂,都在这儿了,一千八百头正好。

话说回来,我们的徐大天才怎么有闲心去搞蟑螂药了?莫非是呋虫胺有了什么新突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