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72节

走进不科学 第72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我个人建议是选择前者,因为后者一来需要的资金很大,基本上都是二三十亿起步、分成三期五期的大项目,往往都挂着省级或者国家级的牌子下来的。

尤其是医药厂区,这甚至需要医药设计院亲自参与,麻烦的很。”

徐云闻言眼中闪烁了几下,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华盾生科虽然前景可观,但短期内显然是没有这种超大型厂区的建设规划的:

“那么现有厂房呢?”

以杨泓祉与各类人物打交道的眼光来看,似乎是有些偏向后者。

管委会的一楼有个类似酒店大堂的区域,书籍、茶水、沙发一应俱全。

一番寒暄过后,杨泓祉引着徐云等人到此坐下,开门见山道:

“徐博士,贵方的来意我已经听郑秘书长介绍过了,区里目前空置的厂房数量不少,就是不知道贵公司想要哪种类型、以及面积多大的厂房?”

徐云想了想,说道:

打招呼的同时,杨泓祉也在用余光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脸色若有所思。

昨天上午十点多钟,他在办公室内忽然接到了一个来自中科大新创基金办公室的电话。

电话对头是个杨泓祉的老熟人,新创基金的秘书长郑祖。

由于科大在庐州的地位特殊,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方可以算是高新区的金主爸爸。

郑祖在电话里告诉他,新创基金刚刚与科大的物理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共同注资了一家公司,但公司的执行董事和决策股东却是一位叫徐云的年轻人,也是科大的在读博士生。

目前在146个国家级高新区排名第6,拥有上市公司94家。

高新区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行政区,但由于实际操作中行政化了,因此也履行了很多政府职责。

所以高新区算是一种没有被民政部承认的非正式的“市辖区”,在这个辖区内,管委会可以说决定了一切。

除非是牵扯到几个亿往上的大型项目,否则寻常几千万的‘小合同’,管委会都能拍板决定。

进入管委会大楼后,徐云先是在接待处报上了名字。

高新区厂房的租赁价格和乡镇厂房不同,乡镇独院厂房一千多平米一年十万块的多得很,也就是一平米一个月大概10块钱。

高新区厂房的价格则要贵很多,因为高新区内普遍都是钢结构厂房。

一般来说。

地级市高新区一平米的月租金,每个月差不多是25块钱。

国家级高新区的价格要更高点,一平米60-100左右,配置要求高的厂房一个月150-300都很常见。

所以那位史先生才能在只准备了浙省和魔都供应量的情况下,一个半星期内就将全国的货源供满。

所以按照徐云和顾群青等人讨论过的想法,一期工厂的占地面积并不需要多大。

使用面积2000平米上下也就差不多了,再大没太大必要。

它主要是为了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将公司的生产管理尽快接入正轨。

有了产品一个企业才像企业嘛,上下的心也能安稳,就像一个家庭有了房子才像家一样。

看着这栏数据,徐云心中很快浮现出了一个类似的模型。

一般来说。

11人制足球场规格是105x68米,也就是七千多平方米。

大学常见的足球场一般要小一点,连跑道大概六千平米出头吧,中学的反而会更接近正常规格。

按照表格上的信息。

要是看上合适的目标,咱们现在就可以过去现场勘查。”

……

第89章 就这儿了!

管委会一楼。

徐云接过杨泓祉手中的平板,目光也随之转移到了上面。

“公司注册申报的是大分子药物,只需要过个GMP、GBJ73-84和相关申报就行,厂房的要求主要在防腐蚀和其他一些细节,比如工业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必须达到100级,HVAC必须采用垂直层流、灭菌SIP的响应时间必须在7分钟内等等……”

顾群青能做到赛诺菲南美地区的evp,对于生物制药方面的知识简直是信手拈来。

什么样的工厂配置合规、什么样可能存在隐患,他几乎一看便知。

看着侃侃而谈的顾群青,徐云第一次体会到了鲜为人的感觉。

这就是专业人士啊.JPG。

由于华盾生科的注册流程还在进行中,几方的资金流还没注入对公账户,因此徐云这位执行董事自然也没法配车公干。

但这年头你去找人谈生意没车是肯定不行的,有些地方大门都不一定会让你进去。

所以田良伟和郑祖二人讨论了一番,决定从新创基金的名下调出一辆沃尔沃给徐云暂用。

唐怡秋的性质其实也差不多——公司的助理也还在招聘中,所以这位颜值较高的倒霉蛋学妹就被徐云抓了壮丁,临时充当起了跟班。

至于顾群青则是以顾问身份随行,他的竞业协议在昨天已经到期,便与徐云签订了一份短期性质的意向合同。

杨泓祉沉吟了数秒,随后问道:

“徐博士,冒昧问下,贵公司生产的是哪种药品?OTC还是非OTC?”

徐云闻言,转头与顾群青对视了一眼,只听顾群青道:

“都不是,我们生产的是一类生物农药,主要是杀虫用的,不是药品。”

“生物农药?大分子还是小分子?”

“杨主任,我们公司的性质算是生物制药,目前已经拿到了牌照,至于具体的选项方面……您可以给点建议吗?”

“生物化工啊……”

杨泓祉眼露思色,过了一会儿道:

“徐博士,一般来说呢,工厂可以分成现有厂房和待建厂区两个类型。

前者的意思就是已经盖好的厂房,后者说白了就是一块空地,具体怎么建需要从零开始规划。

公司的性质郑祖没有过多介绍,不过字里行间都透着准备选址的想法。

杨泓祉哪能听不懂这些话里的意思,当即拍着胸脯向对方表示,自己会全程陪同徐云进行实地勘察,该给的政策和优惠也力争最大。

于是乎,这边有了今天双方的会面。

能让郑祖亲自打电话的人,一般不是来历特殊,就是能力极强。

而徐云嘛……

接着没过几分钟,电梯口处便出现了一道人影。

来人年纪大约四十岁上下,带着一副金丝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走到徐云三人身前后很客气的伸出手:

“徐博士,久仰久仰,鄙人杨泓祉,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徐云也连忙与他一握手:

“杨主任您好,我是徐云。”

像华盾生科这种类型的生物农药公司,各类硬件需求指标都不低。

徐云估摸着哪怕有科大兜底,一平米一个月恐怕都得百元以上。(参考自2020年拜耳财报,胶澳蓉城工厂4700平米年租金677万)

而若是厂房面积超过2000平米,那么就会有部分租金可能被浪费,相当的不值当。

要知道。

厂房合同可不像现实租房子那样,能让你去商量着月付。

哪怕有科大做后盾,合同最少也要一次性签署两个季度,也就是六个月。

如果对方态度坚决一点,一年起步都有可能。

这种规格的厂房扣除掉外部通道以及一些零散区域后,盖着房子的使用面积有四千三百平米。

大概是60x70的样子。

这个面积作为华盾生科的一期厂房略微有些过大,毕竟吡虫啉的生产环节不算繁杂,这么大的厂区差不多够放七八条生产线了。

大分子药物想要扩充产能其实非常轻松,它的技术壁垒在原理而非工艺,因此完全没必要提前做好扩充产能的准备。

比如当初赫赫有名的脑白金,它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褪黑素,生产起来很简单。

只见一个类似内务的系统上此时正罗列着一排待选目标,每个目标都有一张无人机视角拍摄的鸟瞰图做为头像。

他顺手点开一张排在首页的图片,那是一间正正方方的白色工厂,详情页中照片的数量有七张。

信息栏里显示其占地面积六千平米,使用面积四千三百平米。

边上还有一张高新区地图,上面用一个红点标注着这处建筑的位置。

“六千平方米……差不多就是80X80的规格?”

可以说有这位大佬协助,厂房选址的过程中将会减少很多麻烦。

在一阵交流过后,杨泓祉在拜服于顾群青知识储备的同时,心中也逐渐有了几个符合条件的备选目标。

只见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台平板,在上面鼓捣了几下,递给徐云:

“徐博士,这二十三家工厂的硬件设备都符合顾先生的要求。

不过厂房面积大小不同,几位可以先过过目,讨论讨论。

等到第五代吡虫啉的效果在消杀直播中真正被证明,他便会与徐云正式签订入职协议。

至于徐云一行人到这里的目的嘛……

自然是为了厂房事宜了。

庐州市高新区位于庐州西部,是1991年经gwy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

华夏声谷、华夏创谷、科大讯飞、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都坐落于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