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93节

走进不科学 第93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腹痛不适,吃不了猪……彘肉。”

“腹痛?”

张三闻言一愣,旋即想到了什么:

“那就是肠胃对吧……确实,你这般人的肠道是容易出问题。”

徐云:“?????”

这年头猪肉由于没有阉割的原因,吃起来有一股骚味。

加上生长环境一般比较恶劣,所以被视为贱肉。

不过猪肉再贱,市场仍旧是不缺的。

比如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中,被鲁提辖三拳打死的镇关西,便是一位标准的猪肉屠户。

然而猪肉能吃是一回事,好不好吃则是另一回事——苏颂虽然也姓苏,但他府上的伙夫显然没有苏轼这位大佬的烹饪技艺。

他又细细嚼了几口,嗯,猪肉。

宋朝是个无肉不欢的年代,但这个时期,中上层食用的主流肉类是羊肉。

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时每天要宰280只,神宗时御厨一年消耗“羊肉43万4463斤4两”。

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巅峰时期的汴京城算上外部的十个厢人口接近百万,最高每天要消耗3000多只羊。(网上热度最高的说法是一天两万多只,但我没找到出处,两万多只个人感觉不太合理)

至于这些羊肉的来源倒很简单:

林大娘很快打好餐食,目光在徐云的身上停留了一会儿。

几秒钟后,眼露恍然,摇了摇头,给徐云的篮子里又添了一个包子。

徐云:“……”

随后他认命似的叹了口气,在张三的引导下,选了个靠的位置坐了下来。

刚一入座。

但眼下这个朝代却有些特殊,它的死亡是非常具有争议性和突然性的。

可以说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史,无论古今中外,如北宋这般骚的系列操作千古唯一,连拜占庭都比被北宋好点——人家君士坦丁十一世好歹还是以身殉国呢。

虽然宋朝被人诟病的除了皇帝外还有党争,蔡京、白时中、李邦彦、张邦昌都能算是奸臣。

但这些人的奸远远没到亡国的境地,至少北宋的民心是在的。

否则后来的岳飞义军不可能组建的起来,富平之战也不可能拉起来号40万、实际上22万的大军。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为啥突然就暴毙了呢?

再过二十七年,金人大军就将踏破这座繁荣的京城,带来一桩耻辱性的惨剧。

山河破碎,国祚沉沦。

宋徽宗、宋钦宗被掳走。

皇后不堪侮辱选择了自尽,曾经的贵妃沦为娼妓,北宋彻底灭亡。

一般来说。

本土寻常小饭馆里25块钱一盘的农家小炒肉,入锅前的分量大概是3两左右,国际推荐的标准成人肉量则是200克,也就是4两。

至于《本土居民膳食指南2016》这玩意就别说了,推荐的本土成人年肉类摄入量是40-75克,争议从开始到现在就没停过。

总而言之。

相较于后世成人的摄入量,大宋保底25克的肉量已经算是相当多了。

后世那位罗老师若是见此情形,也不知会不会继续张三的法外狂徒之路。

眼见张三态度坚定,徐云也只好不再推脱。

取过那半块蒸饼,将它往米粥里浸了浸,随后一边吃一边问道:

“三哥儿,汴京每座大宅院的下人晨食,都如咱们府这般吗?”

“那怎可能?”

听到张三的这番话,徐云扫肉的左手微微一顿。

回过神后,立刻将竹篮推到了张三面前:

“嗨,你要吃了就拿去吃呗,换啥换呢。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多填补点油水才能长个儿嘛。”

“那可不行。”

你虽然没有工钱,但却只能算是青仆,照例只能取两样主食和一碟小菜,明白了吗?”

徐云瞥了眼几样主食,发现主食的个头都不小,两个炊饼足够填满自己的胃口了:

“明白。”

张三点点头,很熟练的拿起一个小竹篮,点起了菜:

“林大娘,给俺来一个炊饼、一个蒸饼和一碗水饭,酱菜也来一份……还有那个鱼兜子……”

接着不等他说话,张三不由舔了舔舌头,眼睛放光道:

“王麻子,你若是不吃彘肉,俺拿半个炊饼与你相换可好?”

……

第107章 驴:我承受了不该有的负担

“什么?你要这肉?”

肉包里的肉馅腥臊无比,肥肉成结,徐云闭着眼睛都有些难以下咽。

因此无奈之下,他只能暗道一声抱歉,拿着筷子将包子里的肉给扫了出来。

对面的张三见状,不由诧异道:

“王麻子,你怎不吃彘肉?”

徐云微微摇了摇头:

自从《檀渊之盟》签订后,宋朝每年消耗的羊肉数量达到了一个相当恐怖的数量。

不过由于价格的原因,平民阶层想要吃羊肉就有些困难了。

像张三这种仆役,逢年过节割点羊肉倒不算难,但想每天都吃到羊肉做的食物嘛……

真以为苏颂是网络上的圣母降世啊?

因此这个年代仆役能餐餐吃到的肉,一般都是猪肉。

张三便跟饿死鬼投胎似的,拿起炊饼便是狠狠的咬了一口,嘴巴塞的鼓鼓的:

“真香!”

徐云先前挑了小半个时辰的水,肚子多少也有些空了,因此便也拿起了包子咬了一口。

咦?

居然还是肉馅的?

也正因如此,才会有金人后来的自吹自擂:

“自古皆灭疲惫之朝,独本朝灭强盛之宋”

眼下自己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是否有机会做点什么呢?

实话实说。

若是换做明末、汉末、唐末时期,别说一年多了,你给徐云十年光阴,恐怕都无法改变什么结局。

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以上几个例子在末年已经到了一个无可救药的地步了。

一个人……准确点说是无权无势的一个人,基本上没有任何可能能够翻盘。

至于提供这种保底肉类的根源嘛……

显然不是主人家心善,而是因为基础经济实力雄厚。

徐云上辈子在写一本《吴凡失踪手册》的时候,曾经恰好查过一些信息:

比如宋朝的亩产是225斤,比唐朝足足多了30%,加上商税和海贸,使得宋朝的经济水平达到了一个相当发达的程度。

但徐云很纳闷的是……

张三美滋滋的夹起一块肥肉,就着酱菜塞进了嘴里,同时嘟嘟囔囔道:

“咱们老爷那是出了名的心善,给下人的吃食自是最好的。

不过话说回来,其他大宅虽然不如咱们府上这般优厚,但却也不会相差太多。

最少……最少一日三餐,合计起来半两肥彘还是有的。”

徐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张三接过竹篮,很是认真的摇了摇头:

“拿白面换肉本就是我赚了,怎可凭空再让你亏些吃食?

虽然你不领工钱,但也是要随我等做些活计的,若是吃不饱肚子,哪有力气干活?”

说着他飞快的把自己手中的蒸饼掰成了两半,将其中一块明显偏大的蒸饼递给了徐云。

看着这个外表大大咧咧、但实际上却有着自己价值观的小工,徐云微微叹了口气。

负责打菜的林大娘是位五十多岁的婆子,个子不高,脸有点黑,腰间裹着一张围裙。

她按照张三的要求逐一打了一篮子食物,随后目光看向徐云:

“恁是新来的吧?要点啥?”

徐云跟着拿起了一个篮子,说道:

“一个蒸饼和一碗米粥吧,再来一叠鸡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