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97节

走进不科学 第97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虽然北宋没有手机,没有wifi,没有桃乃木香奈也没有蒂法。

但徐云当初好歹在小牛身边生活过一段时间,同时长期泡图书馆的过往经历,也令他对手机的依赖度没有那么高。

加之北宋的生活要比17世纪欢乐的多,每日听着仆役们聊聊天,时间倒也不算太难渡过。

当然了。

这也和徐云初到北宋有关。

因此随着徐云本人的笔迹落下,入籍契约当场便生效了。

也就是说,徐云光荣的成为了一位苏府的小仆。

当然了。

作为一位刚入府的萌新,徐云目前能做的就是一些粗活,并不需要去洗臭袜子内衣裤啥的。

实际上在华夏古代,小户地主没得选那自不必说,但在大户人家里能负责洗衣做饭的,其实都不是普通仆役。

历朝历代的契约文书看上去其实都差不多如此,哪怕是卖身契写的都很人性。

什么待之如家人、对之如己出等等。

实际上。

这种话就跟很多起点读者说“冲你这句话,我这本书全订了”,但几个月后作者后台看到的粉丝值依旧是0一样。

当个乐子看看就好了,做不了真。

衣食均由府中供给,小病小恙亦然。

但若是大病恶疾,药费支出就需你自己承担了,可听明白了?”

徐云又拱了拱手:

“明白了。”

随后老都管从身上取出了一份契约,递给徐云:

没身份文书和腰牌,能活五天都算是命大了。

这些天徐云一直待在南厢房,没有任何机会去偷窃财务,真要是跑路苏府高低也就亏了几顿饭罢了。

老爷都给他规划好了人生轨迹,自己没那命去享受,到谁嘴里都是一句活该。

随后谢老都管轻咳一声,说道:

“王林,你意下如何?”

那就是古代华夏识字率最高的时期应该在东周到秦朝,识字率能达到20%左右。

宋朝的识字率不说具体多少吧,但至少把认字的书生、文官群体扣除后,能看得懂五十套书籍名称的人显然不多。

苏府内识字的仆役倒是有几位,但今天是知枢密院事的寿辰,老苏的第四子苏茂带着这几位仆役上门贺寿去了。

剩下的那么一两位识字的仆役都是府中的管事,不太乐意干这种活儿——那位中侍大夫的府邸在汴京城西,离苏府往来足足十好里地呢。

因此谢老都管一琢磨,嘿,王麻子可是男伶出身,肚子里必然有些文墨,那么干脆就派他上门呗。

几分钟后,听完谢老都管一番文绉绉的解释,徐云算是明白了前因后果:

通俗点说就是最近有个北宋的干部从地区升到了京中部委,带来了不少特色书籍,老苏便和他约好了借阅几本看看。

今天就是约定借书的日子,需要有人拿着拜帖上门取书。

但是为了避免一些可能出现的扯皮,派去的仆人必须得识字,得逐一核对完书籍名目,才能把借阅文书递给人家。

而很凑巧的是……

“没错。”

在过去的几天里,他曾在闲暇时教过张三怎么写自己的名字,还给他取了个人外狂徒的江湖诨号。

张三学会后在院子里显摆过一阵,因此老都管知道自己认字倒也正常。

只见谢老都管思索片刻,说道:

“既然你会识字,那今天就先别去挑水了,抓紧时间去吃些晨食,待会儿随永柱去送趟信。”

嗯,一样的还有那头驴。

“老都管,永柱哥早啊。”

徐云熟稔的和对方打了声招呼,接着伸了个懒腰,便准备与往日一样前去打水。

然而还没等他迈开腿,便被谢老都管出声拦了下来:

“王林,你等等。”

偏远地区或者普通时期就得看情况了,封建社会可不是什么好词汇,乱坟岗里多的是冤死骨。

视线再回归原处。

且不说目前汴京对仆役的保障极佳,光出于任务角度考虑,徐云也必然要签下这份协议。

因此面对老都管的询问,他几乎没怎么犹豫,当即一拱手:

“承蒙老爷如此厚爱,小人若是推却,那岂不成不识好歹之人了?”

一个人骤然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里,探究欲往往也会让时间过得很快。

第四天一大早。

嘎吱。

徐云照常推开门,打着哈欠从屋里走出。

只见与往常一样,谢老都管正在照常在院内安排着任务。

心细手巧那是基础,同时至少得在府上工作过几年。

毕竟贴身衣物无论在哪个时代,都算是非常非常私密的物件,一般仆人是没那资格的去碰的。

另外考虑到徐云的‘出身’问题,谢老都管也很人性的没让徐云去睡大通铺,仍旧把那间小卧房给他作为了暂时的落脚点。

就这样。

签完契约后,三天时间一晃而逝。

全文阅读完毕后。

徐云不怎么犹豫,便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王林,字小纯。

第111章 遇到的第二位历史名人!

由于谢老都管拿出的这份契约上,已经签好了苏家主事者的名讳。

“此乃府籍文书,其上有仆役职责,你且自阅,有疑议尽管提出便是。”

徐云接过契约,仔细的看了起来。

实话实说。

这份契约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内容也相当公式化。

差不多就是交代了仆役的福利以及职责,明面上挑不出什么大毛病。

徐云这些天在南厢房待的也有些腻了,眼下有机会去见识一番汴京城景,自然也是乐意万分:

“能为老爷效力,岂有推辞之理?请老都管放心,王某必将此事办好!”

嗯……老都管并没有听说张三的故事。

至于徐云借机逃跑的可能性嘛……

且不说一路上有其他仆役随行,就算徐云真跑了,那又如何?

限制徐云在府内行动、给他脚上挂铃铛,主要是为了防止他惊扰到苏府的老爷小姐,毕竟那时候的徐云不是一个稳定因素。

至于出了府院那就随意了,真想跑就跑呗。

今天府中识字的仆役不多。

后世对于古代华夏各个朝代的识字率一直都颇有争议,毕竟每个人对于识字率的判定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认识自己的名字是识字,认识200个字以上也是识字。

但二者所能代表的文化程度,完全是两个概念。

不过目前比较公认的有一点:

“送信?”

谢老都管点点头,解释道:

“老爷自幼便爱读书,近日有位黄州的礼部员外郎升至中侍大夫,随其入京的除家眷细软外还有不少藏书,且都为京中罕见的读物。

老爷月前便与此人在信中约好,借阅黄州特色书籍五十册,今日派遣仆役上门着取。

借阅书册乃是君子之约,那位中侍大夫亦是正直之辈,但为免日后徒生变故,交接之时还需多多上心为好……”

徐云转过头,有些疑惑的问道:

“老都管,有啥事儿吗?”

谢老都管看了他一眼,示意周围先安静一下,问道:

“王林,你会识字,对吧?”

徐云点点头:

眼见他态度诚恳,老都管的眼中不由浮现出些许满意:

“如此甚好,倒也不枉老爷对你的一片怜悯。

你权且听好,府内仆役分成青代立伊四等,每等的职责与地位不尽相同。

例如此前与你打水的小三儿便是代仆,昨日绑缚你的那位汉子则是立仆,老夫与月莲则是伊仆。

你若入籍,需从青仆开始,每月例钱三贯,年末可分少许岁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