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131节

走进不科学 第131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米歇尔去世后,装置几经易手,方才送到卡文迪许手中。

接着卡文迪许将装置进行了几番精细的改造,才开始了进行长达25年的测量。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

他用扭秤测量的也不是什么引力常数。

他其实是打算为当时热门的天文学研究去测定地球的密度和质量,同时验证引力存在罢了。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卡文迪许还发现空气中约有1/120的气体几乎不发生反应,这也就是稀有惰性气体。

而惰性气体是啥时候真正被发现的呢?

答案是卡文迪许嗝屁一百多年后:

1895,拉姆塞用钇铀矿发现了氩气,并证实了卡文迪许当年的天才推测。

他坚持认为这就是一种新的物质。

于是他便用现在最常用的排水集气法,收集到了一些氢气。

经过干燥和纯化处理后,他成功测定了氢气的密度。

当然了。

这个实验最重要的并不是测定氢气密度,而是发现两种气体混合竟生成了水。

电容器的电容会随其介质不同而改变,与插入平板中的物质有关。

他也据此提出了介电常数的概念。

并且因为做了太多的电学实验,他还提出每个带电梯的周围都有“电气”,这与电场理论是很接近的。

够牛叉了不?

这还没完呢:

后来法国人库伦通过实验验证了他的发现,从此关于电荷间的受力规律被称作库伦定律。

而与库伦的扭秤实验相比,卡文迪许的同心球实验不但更早,而且还要更精确。

虽然说后世的测量精度已经到了10的-16次方量级,但用的也依然是卡文迪许的实验原理。

如果他把这个成果发表的话,我们今天见到的库伦定律可能就要换名字了。

另外。

这个实验的操作方式并不复杂:

首先在静止状态下用光线照射小镜子,光便会被反射到一个很远的地方。

这时立马标记光被反射后出现光斑的位置。

随后物体之间有引力,因此只要在扭秤边上的两个铁球A、B附近,再放置两个质量一样的铁球C和D。

那么A就会和C之间产生引力F1,B和D之间便会产生引力F2。

而除了以上诸多贡献之外。

卡文迪许最出名的便剩下了扭秤实验。

不过说来比较有意思。

反倒是卡文迪许最著名的这个扭秤实验,偏偏被世人误解了。

他用的扭秤实际上是米歇尔设计的,也就是先前提过的米歇尔神父,卡文迪许并不是真正的发明人。

这在当时可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因为化学界普遍地认为,水是组成万物的元素之一:

当时的“四元素说”,包括水、土、气、火,认为水已经没法再分解了。

卡文迪许甚至因此被剥夺了部分爵位,年收入顿时骤减到了相当于现在的五六千万。

嗯,五六千万。

真是个悲伤的故事——卡文迪许出生在一个大家族,由于站队选对了的缘故,基本上和财阀无异,所以卡文迪许才能做那么多的实验。

在一次偶尔的实验中,卡文迪许意外发现了一个情况:

一些金属与酸反应,会产生一种“可燃空气”。

这种“可燃空气”,就是氢气。

只是当时对于这种反应生成的气体还没有普遍的认识,罗伯特·波义耳统一称所有的生成气体为“人工空气”。

但卡文迪许却不认同。

卡文迪许还第一个提出了电势的概念,指出了电势与电流的正比关系。

由于当时没有测定电流的仪器,卡文迪许就把自己的身体当做了实验仪器。

根据身体的麻木感觉来估计电流的强弱,发现了导体两端的电势(差)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这也就是我们物理课本电学章节中的欧姆定律。

同时卡文迪许与法拉第共同主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