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148节

走进不科学 第148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他确实不觉得老苏的做法有何不妥。

毕竟他以前也是个做过左班殿直的人物,在调任代州后也参加过几次州府组织的工程设计。

因此他很清楚。

在一些实操项目面前,一个人的能力是相当有限的,官方也不会只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顶多就是在地位方面分出主次,实际上还是要以最终计算的结果为主。

“不错,正是此人。”

老苏点了点头,肯定了他的话。

同时脸上扬起一丝歉意,解释道:

“透镜之事事关重大,因此老夫厚颜多请了几位数算大师前来帮忙,还请桐屿先生勿要见怪。”

老贾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说道:

贾宪闻言点了点头,走到桌边,正准备开始演算。

不过就在此时。

屋外忽然响起了谢老都管的声音:

“老爷,杨怀先生、近渠先生等人已经到院外了。”

第141章 11世纪全球最强数算天团!

若是无法解开此题,老夫便将家财划分半数与你,以做酬资。”

徐云闻言一愣,额头上顿时冒出了一股冷汗。

妈耶。

这位大佬居然未免也太耿直了吧,合着古代人一言不合都直接送养老金的?

因此他连忙说道:

毕竟在华夏古代,人名还好说,但店名里能带天字的商铺却并不多。

更别提在汴京这种天子脚下了,这类店铺后头最少都是个普通的皇亲国戚。

看着一脸讶异的老贾,韩公廉依旧是一副乐呵呵的模样:

“桐屿先生,您有所不知,元祐七年晚辈博鞠中了七百贯钱,买了几亩地,秋收屯了些粮。

开年又逢青唐收复,粮价暴涨,一下就阔绰了不少……”

老贾闻言走上前,微微打量了一番此人,有些感慨的道:

“文义,你我有二十年没见了吧?”

胖子……也就是韩公廉乐呵呵的朝他一拱手:

“已有二十三年了,先生多年不见,风采依旧。”

老贾与他简单回了个礼,随后有些好奇的问道:

刘益。

这就是当初在选人时提到过的、在史书上略微留下过名字的数学家之一。

不过史书上对刘益的记载不多,只提到他是一位北宋末年的人物。

大约在元丰三年也就是1080年,完成了一部《论古根源》著作,提出了二次方程式的一类求根法。

从其后来能被杨辉编入《田亩比类乘除捷法》来看,能力应该是要比寻常数学家更强一点的。

“东平先生有礼了。”

老苏见状,便接着介绍道:

“这位是熊涣之……”

“这位是宋恪……”

“这位是林淮南……”

屋外走进了六位高矮、胖瘦以及年龄都不尽相同的男子。

“桐屿先生,来来来,老夫且为你介绍一番。”

待六人入屋后,老苏指着几人道:

“这位是安世松,字应童,现为吏部著作佐郎,人称东平先生。”

安世松是个五十上下的小老头,个子比老贾还要瘦点,蓄着一缕山羊胡。

“桐屿先生,此乃小人先辈所传的某种偏折解法,奈何其中几种未知符号以及推导思路却无从得知。

同时此类解法又是制备某物件的必须数据,故而只能请先生前来,希望能助小人一臂之力。”

贾宪沉默片刻,再次看了眼桌面上的透镜,说道:

“王林,《少广》章的第三解乃是老夫夙愿,原本老夫以为死前都无望有人可解,但今日你却给了老夫一个天大的惊喜。

古人云。

虽然他还不清楚老苏……或者说徐云这次究竟要利用透镜原理搞一番怎样的大事。

但光从徐云先前写出的那些式子就不难判断,这无疑是一个需要大量工具人……咳咳,算力的工程。

因此他不但对韩公廉等人的到来不反感,甚至还相当相当欢迎。

过了一会儿。

在谢老都管的带领下。

“子容兄,小事矣,何来怪罪之说?

恰好我与文义也有好些年不见了,正好在你府上与他一聚,看看这小子变成了啥样。

还能省几贯钱蹭你顿饭,岂不美哉?”

老贾这番话说的相当坦然,不带丝毫虚伪。

看得出来。

“哦?杨怀先生?”

屋子里。

听到谢老都管报出的这个名号。

原本正在研墨的老贾忽然放下了墨块,抬起头,对老苏问道:

“子容兄,杨怀先生……此人莫不是那位在元祐浑天仪象中筹算机轮刻度的韩公廉,韩文义?”

“桐屿先生言重了,先生愿意帮忙,小人便已感激不尽,筹资之事还请勿要再言。”

贾宪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而是转身朝老苏拱了拱手:

“子容兄,可否借用一番纸笔?”

老苏笑着朝自己的老友回了个礼:

“桐屿先生但用无妨。”

老贾and徐云:

“……”

“文义,当初见你时,你好似连饭都吃不饱吧,朝休后还得去做小工才能糊口。

怎么这些年没见,你倒是发福了不少?

还有这衣服……我瞅瞅……啧啧,天新轩的?”

天新轩。

光听这名字,就知道这家店的来头绝不一般。

毕竟杨辉是13世纪中生人,和北宋只差了一百多年。

相当于现代去考证鸦片战争时期的人物,理论上是不会出太多错漏的。

在介绍完刘益后。

老苏指向了最右一位看上去相当高大的胖子:

“桐屿先生,此人老夫就不必介绍了吧。”

而在来到第五位年轻人面前时,老苏着重多提了几句:

“这位是刘益,字乐颐,号近渠先生。

他乃是稽古学宫最年轻的一位数算教习,学究天人,未来可期矣。”

听到刘益这个名字。

老贾没做啥反应,一旁的徐云倒是不由多打量了此人几眼。

不过最吸引人注意力的并不是他的胡子,而是他大夏天的还穿着一身黑色马褂。

待老苏介绍完毕,此人很是恭敬的与老贾一行礼:

“晚辈安世松,见过桐屿先生。”

老贾虽然看上去脾气不太好,但面对同行时还是比较客气的。

毕竟这年头的数学家和后世的正版读者一样稀少,只见他同样回了个礼:

朝闻道,夕死可矣。

解惑之情甚重,老夫断不能忘,先前称你为断章狗,也不过是一时气话罢了。

如今哪怕是为还你此情,透镜公式之事,老夫也绝不会推脱分毫。

不过王林。

透镜此物老夫从未涉猎,难以保证定能有所答获,只能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