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179节

走进不科学 第179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徐云缓缓转过身,看向了不远处的大宋京都。

看着灯火通明的汴京城,他的嘴角逐渐扬起了一个弧度:

今夜小赵等人出京观星,想必某个艺术家也在关注着这里吧。

也就是说。

他应该会亲眼看到那颗划过天空的彗星……

并且根据墓志记载。

蔡伯俙去世前一晚有彗星划过,后被与蔡伯俙的死因结合在了一起。

等后来上了科大,徐云还曾经专程查过这颗彗星的信息,确定了它的来历。

两重印象相加固,想忘都忘不掉。

不过在意归在意。

在一堆皱着眉头、面色凝重甚至隐约有些惶恐的人群之中。

徐云面对彗星,却微微松了口气。

好家伙。

终于等到你了。

没错。

只见在天际一角处,正有一道长尾徐徐向南飞去。

没错。

星孛,指的便是彗星。

这是华夏古代对彗星的常用称呼,此外还有蓬星、长星等。

首次出自《春秋》中鲁文公十四年的记录:

除了这小子,一般仆役还真不一定敢敲自己的门。

“王哥儿。”

眼见徐云一脸没睡开的模样,张三飞快朝他扬了扬手中的两张票卷:

“你不是一直想看蹴球吗?今日便有一场大赛,我好容易才抢到两张票哩。

昨儿你不在,今早我就赶忙来找你了,你要去不?”

“咚咚咚——”

第二天一大早,徐云便被门外的敲门声给吵醒了:

“王哥儿,王哥儿,晨起啦!”

徐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了个长长的懒腰,迷迷糊糊道:

“谁啊?等我一会儿……”

顶多就是怀疑月亮上会不会真有人在啃麻辣兔头啥的。

过去这段老苏对星空所展露的好奇,有很大部分要归结到徐云为他重新推开了一扇门的缘故。

因此不出意外的话……

老苏心中的‘执念’,多半另有他因。

那它到底会是什么呢?

众人终于结束了是夜的观测。

随后老苏将谢老都管和驴留在了原地,负责收尾望远镜的下山事宜。

自己则带着老李王厚等人先行下了山——他打算花一整晚的时间,将今晚观测到的内容尽数用文字记录下来。

徐云作为门客,自然也在下山的这批人中,不过比起老苏等人的兴奋,他的心中隐约有些不解:

自己明明搞出了望远镜,为什么光环还是没有提示任务完成呢?

这种华夏古代从未见过的画面,着实令众人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哪怕是老李、王厚以及张叔夜等人,都忍不住凑上前看看了几次星辰。

当然了。

长见识的同时,也不乏观念破碎的情况。

尤其是小李。

太阳只是一颗极为普通的恒星罢了。

在整个宇宙中足足有3000万亿亿个恒星,谁能保证地球之外就没有其他生命甚至文明呢?(doi.org/10.1038%2Fnature0957,《nature》的数据)

总而言之。

今日的这番观测,给在场众人带来的心理与观念冲击,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因此氛围一度有些沉闷……

而就在老苏准备缓和一番气氛之际。

“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可别让我失望啊……”

“黑麦二锅头。”

第156章 穿宋必看的运动项目

在彗星消失之后。

现场众人又继续观测起了天穹。

109P/Swift-Tuttle作为一颗不是特别有名的彗星,很难通过望远镜观测到彗核与彗发结构。

加之其速度较快,没多少时间调整望远镜基座,因此徐云也便放弃了观测它的想法。

他就这样随众人站在山腰高台,远远的看着彗星远去。

一刻钟后。

彗星消失在了南方。

这颗彗星,便是徐云此番的核心目标之一!

它编号叫做109P/Swift-Tuttle,平均130年回归一次,不算特别有名的彗星。

徐云之所以记得它不是通过推导日期,而是靠着记忆:

他是闽省人胡清人,老家有个名人叫做蔡伯俙,也是老家少有的历史人物之一。

徐云小时候没少去蔡伯俙的石碑前玩闹,因此他记得很清楚,蔡伯俙的去世时间是在公元1100年的八月四号。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不过星孛的名字看起来好像挺文雅,但在华夏古代,彗星的寓意并不太美好。

民间大多称之为扫把星和灾星,认为它会带来灾祸。

哪怕是老苏这种相对理智的人,见到彗星时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不过他没注意到的是。

“蹴球?”

听到这个词,徐云顿时睡意一消,整个人都来了精神:

自从他搬到门客专住的东厢房后,基本上每天都是睡到自然醒,这还是头一遭有人喊他起床呢。

接着他穿好衣服,打着哈欠开了门。

只见此时的门外,赫然站着自己的一个熟人:

张三,三哥儿。

想来也是。

徐云缓缓摇了摇头。

这事儿只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找机会尝试去向老苏求证了。

随后一行人就这样在火把的引导下下了山,搭乘马车回到了汴京——宋朝是没有宵禁的,加之老苏他们出门前也和巡城司提前报备了相关信息,因此回城倒是没遇到太多困难。

一夜无话。

……

难道说……

老苏所谓的遗愿,并非是亲眼观测星空?

不过想想倒也是。

按照正常轨迹,老苏在自己没有出现的情况下,显然是不会想到或者理解‘星球’这种概念的。

也就是说他对星辰的想法肯定是有,但多半没有执着到亲眼去看清星辰体貌的地步。

也不知今夜过后。

这位后世有名的易安居士,还会不会写出‘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的《渔家傲》。

或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一剪梅》?

接着又过了一个时辰。

在临近亥时末尾……也就是接近晚上十一点左右时。

一旁的小李忽然轻咦一声,指着北斗方向,讶异的道:

“快看那儿,有星孛!”

听到小李的这番话。

在场众人顿时转头,齐齐朝北方看去。

果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