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202节

走进不科学 第202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说完。

他便在心中默默补了两个字:

才怪。

别说宋朝了,哪怕在后世,彗星和地震都属于极难推算的领域。

彗星还好说点。

“可是小王,老夫听说上师除了降妖之外,亦能推演古今,掌握天地之势,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徐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指了指自己:

“不瞒您说,上师所谓通天彻底的能力……”

“其实也不过是小人通过计算,确定了星孛与鲁东地动的时间,由郭上师‘预言’了一番而已。”

老苏闻言一愣,旋即脑海中闪过了徐云观测望远镜前的准备,恍然道:

所谓醋的沸点只有40度,当人手升入锅中时温度只有35度的说法,也是一种不知从何出现的谣言。

事实上。

能出现这种看似油沸、但实则低温情况的原因。

其实是因为油锅下边放了碳酸钙和硼酸等受热易生成气体的物质,形成了一种假沸现象。

因此若是真有哪个倒霉蛋穿越了,切记别在锅底加醋。

所以才会出现一束火,彻底燃烧了妖尸。

这同样是个明朝才出现的把戏,同时比起原版可能因为‘酒气’而露马脚的bug,徐云提供的是医用酒精。

医用酒精虽然味道特殊,但和酒相比还是差距极其明显的。

对方若真的询问,便可以推脱到“开光”的降妖水上,算是给bug打上了一个补丁。

只需油锅取物嘛,这就不多解释了。

其中很典型的,便是老苏同个时代的沈括。

虽然沈括此人的人品有些糟糕,当初苏轼的乌台诗案便是他告发的,但从能力上来说,沈括也无疑是一尊巨匠。

他在自己所写的《梦溪笔谈》中,便记录过不少对未来的猜想。

比如他认为,石油这东西在后世一定会有大用处,甚至还猜测与‘轮机’有关:

“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老爷,您想听一个故事吗?”

老苏沉默片刻,答道:

“说吧。”

徐云朝他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在几年之前,小人曾经做过一个梦。”

为什么呢?

怅然间,徐云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股异样的情绪。

有愤怒。

有费解。

也有耻辱。

宋徽宗和朝中官员用什么目光看的他,他便是怎样看的徐云。

如果说一开始郭京只是迫于压力,那么当几个预言发生后,他就是真把徐云当神仙来看了。

可惜老苏并不知道他被徐云给忽悠了——恰恰相反,结合徐云先前的表现,他倒是将这个说法信了个八成九成。

想到这里。

他的眼中不由浮现出了一丝浓浓的疑惑:

哪怕是21世纪,都没有哪个国家能百分百精确的预测地震。

顶多就是震中发生地震后,利用电磁波比地震波速度快的特点,让离更远的人提前做出防护措施。

并且这还只是个雏形级的技术,实践效果非常一般,宣传意义要大于实际价值。

徐云能记住这两件事,纯粹是因为他是一个穿越者:

彗星是因为它出现的时间和蔡伯俙的去世时间一致,源自童年所记。

施法者随即含一口水,喷向地面上‘已斩’却看不见的妖尸和自己燃烧的手指。

刹那之间,地面便燃起了一束火。

若是条件合适,还能看到点点鬼火升起。

实际上呢。

这是因为施法者预先在地面上放了樟脑粉、磷和硫磺。

一颗100千米、正在靠近太阳的天体,距离地球约50天文单位时,就有概率被红外线望远镜发现。

距离地球约28天文单位时,就有很大的概率被哈勃空间望远镜根据颜色检测到。

这类星际天体相对太阳的速度通常而言在40千米每秒以内,这速度和距离比起来是很慢的。

因此通过超算运算个数年,便有不小的概率准确确定到肉眼可以观测的时间。

但地震就不一样了。

“所以当初你才在做好镜片后,等了足足十数日方才开始观测?”

“老夫还以为星孛只是运气巧合罢了……”

“可是……这种天象与地动,也是人力所能算出的?”

徐云嘴角抽动了几下:

“……当然可以。”

不然那就是美乐帝看小电影还吃小药丸——乐子更大了。

总而言之。

这些在后世看起来极其简单的小把戏,在北宋……或者说古代任意一个封建王朝,都能把不少人骗的团团转。

加之宋徽宗本就是个比较好糊弄的皇帝,因此郭京在他面前能够成功,丝毫不出徐云的预料。

随后老苏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追问到:

这应该是个传播度很广的小把戏,在90年代的气功热中都相当有市场。

不过这里纠正一个错误的知识:

很多人认为油锅取物是因为在锅下边放醋,醋上边放油,由于醋沸点低,受热时向上运动,看上去便与油无异。

但这其实是错误的。

醋酸的沸点是118度,食用醋由于掺杂了水的缘故会形成化合物,还会导致共沸的情况发生,沸点绝不是所谓的40度。

当然了。

这里的轮机不是指后世的机械,而是水轮机之类的木制设备。

“梦里我的名字叫做吴凡,乃是一千多年后,一位贩卖奶水的普通人。”

“一千多年后?”

老苏一听,整个人顿时来了些兴趣:

古代虽然由于科技生产力的原因,大多数人的思维都比较局限,视野也比较狭窄。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做过与未来有关的幻想。

或许在后世,在那个换了天的时代。

每个有自己一般境遇的华夏同胞,在来到这个朝代后,都会选择与自己一样的做法吧……

也许可以说是……

一个普通华夏人的民族情节?

随后徐云看了老苏一眼,目光在他有些枯槁的左手上停留了一会儿,对老苏道:

“小王,你既然能保证文叔清照的安全,又为什么要做下这番事呢?”

第168章 也许永远不会有答案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做下这番事?”

听到老苏的这个问题,一时间,徐云竟然有些答不上来。

是啊。

地震则是因为刚好发生在中秋节,一天都不差。

加之这年徽宗即位,想忘都忘不了。

只不过按照原本的时间轨迹。

此时的向太后还没有去世,因此赵佶也只是免了鲁东的年赋,整件事情便比较平稳的给渡了过去。

这也是郭京在上位后愿意听从徐云的一个核心原因:

表演时。

施法者先将这些沾在手指上。

由于硫、磷易燃,樟脑易挥发。

所以一经接触就会燃烧,且不伤手指。

同时施法者口中所喷的不是水,而是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