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209节

走进不科学 第209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你仰望星空时。

眼睛注视的可能正是组成你眼睛的那个星系物质。

你思绪飞扬,脑细胞传递着神经脉冲。

每一次神经的传递,可能都是跨越星系的物质间第一次握手。

你仰望苍穹。

“飞机。”

……

第171章 《关于我在大宋政变后手搓飞机的那些事》

纵观人类漫长的文明史,先民们几乎从未停止过对苍穹的仰望。

为什么人类会向往苍穹呢?

【请面壁者在苏颂去世前,完成其想要飞入苍穹的执念,最终评分由技术难度与完成程度决定。】

【注:尽情搞事吧少年,赞美太阳!】

见此情形。

徐云不由沉默片刻,缓缓说道:

“上天吗?此事……不难。”

“苏公,您对祥瑞可有想法?”

老苏沉思片刻,脑海中蓦然浮现出了一个自己曾经想过、但又因其荒诞而深埋心底的念头。

只见他带着些许希冀,对徐云问道:

“小王,传闻神话之中,仙人皆有坐骑,如仙鹤、凤鸾等等,御之可俯瞰山河,日行万里。”

“老夫不求能见到仙禽,但风灵月影宗传承无数,可有某项玄奥技艺,能够带人上天一观?”

每每仰望天穹之时,他的心中都会有个想法:

如果人能飞到天上俯瞰地面,那该是一副多么美妙的场景啊……

壮丽山河,世间百态,皆可尽入眼底。

因此在很久很久以前。

他便尝试着过做一个木鸢,想要借助风力达到上天的效果,去试着征服天空。

然而正当地面上的弟子、仆人们欢呼雀跃时。

只听见一声震破耳膜的爆炸声。

天空中陶成道和他的装置变成了一个火球,迅速的从空中坠落……

人类第一个想利用火箭推力升空的“宇航员”就此牺牲,陶成道的弟子与仆人们将其埋在了万家山上……

但陶成道虽追寻梦的路上不幸逝世。

除此以外。

他还在座椅上安排了两只巨大的风筝。

这样既可以使他持续的飞行,也可以使他平稳的降落。

后世赫赫有名的钱老,曾经这样描述过陶成道飞天时的场景:

“当时他的仆役随从心惊胆战,但在面对周围人的担忧时,陶成道却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来的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人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尔等不必害怕,快来速速点火!”

一百三十年后,元朝灭南宋,山河沉沦于外族。

但元朝不过持续了百年不到,日月便会重开大宋天。

届时还会出现一位万户,名叫陶成道。

陶成道精通火药,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本人却一直对天空充满了好奇。

最终在公元1390年,陶成道做出了一个决定: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还有李白的《元丹丘歌》: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在这些诗词中。

作者都直接或者间接的表现出了渴望飞上苍穹的想法,更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但当徐云的身份换成了一位可以回归现实的穿越者后,他的选择便从容了许多:

他只要在时限结束前完成老苏的任务,便能返回现实,这个时限最长还有一年。

而以他具备的价值来说。

无论小赵今后会不会变,起码在剩下的一年里,他决不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因此有了这层心态后,徐云的心情便不由放松了许多。

因为你本就来自苍穹。

徐云不知道这种在理科上站得住脚的说法能不能适用于唯心领域,但有一点他很清楚:

在华夏漫长的文明史中。

确实有无数先民或通过文字,或通过实践,表达过自己对苍穹的向往。

例如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到:

徐云在穿越到宋朝之前,曾经听过一种从物质微粒出发的解释:

众所周知。

宇宙中所有的元素,都来自超新星爆发。

它产生了你能看见的物质世界的一切,包括你自己。

组成你左手的原子与组成你右手的原子,可能来自不同的星星。

老苏和小赵的眼前顿时一亮。

尤其是老苏,那颗有些老迈的心脏,不由加速跳动了起来:

“小王,此言为真?”

徐云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肯定道:

“当然千真万确,在风灵月影宗内,有个有手就行的基础技艺,叫做……”

“若得如此,殿下便可先以监国之名暂理朝政,待到即位之日登天而行,届时谁人敢再质疑殿下威望?”

老苏话音刚落。

徐云的面前便出现了一道久违的对话框:

【叮!】

【当前副本主线任务已触发,任务要求如下】:

奈何缺乏足够的知识理论,木鸢升天的想法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了。

如今随着自己躯体的老去,老苏心中已然有了预感:

他的英雄事迹却一直在激励着我国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还赢得了如今世界航天领域的认同。

国际公认他是历史上第一位使用载人火箭尝试飞天的先驱,国际天文联合会还将月球上一处环形山命名为“万户”,以此来纪念这位伟人。

如果说王禀、宗泽、张叔夜代表着华夏的气节。

那么陶成道身上体现的则是先贤们求知探索的精神。

而这些先贤的身影之中,自然也少不了老苏这尊11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仆人们见状,只好按照陶成道的要求点火。

片刻过后。

随着一声巨响。

陶成道被火箭的推力带到了天空。

接着陶成道所设计的第二阶段方案,火药被引燃,以此来继续提高装置升天的高度。

他要飞天!

按照陶成道的计划。

他会将47枚火箭绑在蛇形座椅的背后,利用火箭里固体炸药在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向外喷发。

火箭会因这些气体的反作用力下向前飞,而数枚火箭被绑在座椅上,会带动座椅和火箭同行。

这样他坐在座椅上,便会被火箭的推力推动着飞向天空。

高高俯瞰世间,快意人生。

而有些人则与李白和王羲之他们不同,他们可能没有文采,却有一颗探索的心。

比如眼下徐云身处的时间是公元1100年,一个新世纪的第一年。

按照历史轨迹。

27年后,金人灭北宋,二帝被掳走。

只见他对小赵一拱手,说道:

“简王殿下,所谓祥瑞天兆,说到底也不过是假借某些时人不知的手段罢了。”

“例如七彩仙光,汴河献碑等等,若是准备得当,布置起来倒也不难。”

“因此殿下,祥瑞的方法多种多样,还请您给出一个具体的名目,草民方才能够设计详细的方案。”

小赵微微颔首,转身看向了老苏,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