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219节

走进不科学 第219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因此两者之间很小的电压变化,都能很大幅度的影响阳极电流,这就是电子三极管的放大原理。

简单.jpg。

当然了。

真正的三极管有个难点:

需要要把半导体材料拉成“单晶”材料才能制作。

因此显然,当在灯丝和阳极之间制造一个电场时,这个电场就会加速或减速灯丝射出的电子:

宏观上,就是加反向电压时,电子都被电场“送”回了灯丝。

于是灯丝和阳极之间不存在电流,相当于断路状态。

而加正向电压时。

电子被电场加速,可以更顺利的到达阳极。

它首先将人的语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这一步在麦克风里面就能完成。

但另一方面。

麦克风一般是没有电源的。

也就是说输出的电信号的能量,其实完全由接收到的空气振动的能量转换。

而这个能量通常非常非常有限,因此麦克风输出的电信号非常微弱。

“扩音器?”

听到这个词,一旁的小赵忽然想到了什么,对徐云道:

“王公子,此物便是你先前所说,能将本王声音扩大数倍的器物?”

徐云轻轻点了点头,肯定道:

“不错。”

北宋历史上,真正能‘知开封府’的只有四个人:

太宗赵光义、秦王赵廷美、许王赵元僖、真宗赵元侃。

这几人都曾是皇位继承人,只不过赵廷美离奇身死、赵元僖则病死于任上。

因此对于官员们来说,开封府尹至多便是“权知”。

吕大防病逝后,开封府尹的空缺一直持续到了今年三月份。

……

开封府衙外。

新任的府尹谢文瓘此时正站在府衙入口处,执袖端立,面色肃然的望着皇宫的方向。

三年前。

在职十年的原任府尹吕大防因病去世。

一般来说。

哪怕是大宋这种没有宵禁的朝代,到了寅时各家也早就熄灯打烊,各回各家了。

除了极少数的醉汉与打更人,路面上基本听不到啥声响。

但今天的汴京却是是个特例。

不但不似往常一般安静,反倒是喧闹至极,空气中充满着一股凝重与肃杀。

就这样。

一个月转瞬即逝。

时间终于来到了……

小赵登基的日子。

……

至于退火炉需要的轻盈拉力嘛……

自然是驴兄供应的啦。

镍丝在经过电解生产出的氢气的烧氢处理后,又在外层裹上了碳酸钡——别问这东西哪里来,在制取氯化钠时徐云用重毒石搞出过氯化钡,碳酸钡自然也就手到擒来了。(见123章后半部分)

这样一来,便形成了一个叫‘氧化物阴极’的临时材料。

通过将它缠绕在铜丝上,便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三极管的效果。

这可不是他的臆想。

当初1665副本结算时,小牛牙根的菜叶徐云都还记忆犹新呢。

如果真是这样。

他便会错过小赵的登基大典。

而他在这个时代搞了这么多的事,若是没见到小赵即位便回归了现实,纵使有光环进行推演补偿,心中多少也会感觉缺了点什么。

而晶体管内的PN结是采用的特殊工艺是分子扩散法,手工是不可能制作出来的。

但还是那句话。

徐云这次不需要考虑量产性,只需要短时性就行了。

所以他在二极管的两极中,加入了一个简易的控制。

栅极的构成很简单,利用退火炉中玻璃的应力反馈精压起镍就行了,也就是他给老种展示匕首时说过的元素。

这就是“电子二极管”。

在电子二极管的基础上,继续在“灯丝”和“阳极”之间增加一个金属网,然后在灯丝和金属网之间加一个电压。

那么,当这个电压建立的电场削弱电子动能时,阳极就接受不到电流。

而这个电场加速电子时,就会有更多电子到达阳极。

因为灯丝和金属网距离更近,同样的电压产生的电场强度更高。

所以这时候要用到一个东西进行放大,同时也是扩音器的灵魂:

三极管。

说道三极管,首先要说到二极管,也就是电子管。

二极管内一般会有一根灯丝,灯丝受热后会发射出一些电子。

这些电子的速度有快有慢,而在远离灯丝的地方会放一块金属板作为“阳极”。

在他先前的计划中。

除了‘御空而行’之外,小赵在登基大典上还会表演另一个‘仙术’:

舌绽春雷。

而想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要用到扩音器,或者说喇叭。

扩音器这玩意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当时谢文瓘才被监国的小赵从大名府调回,以给事中权发遣开封府,并且审理了申王“强抢民女”一案。

谢文瓘是公元1021年生人,年龄只比老苏小一岁,妥妥的活化石级元老。

哲宗和后续的徽宗皇帝都选择了空置府尹一职,并没有正式任命全新的府尹。

当然了。

这里的‘正式任命’实际上也只是“权知”,而非其他官位的“知”。

因为开封府尹的位置非常特殊:

这是一个专门为可能继位的宗室、皇子设立的锻炼岗位。

早在数个时辰前。

便有大量成建制的官兵从城外涌入,把守住了城中的所有要道出口,任何人不准擅自出入。

同时,他们还对朱雀门附近的住户进行了严格搜查,收缴了大量民间自有的刀枪武器。

禁军步卒如此大张旗鼓的进行戒严,并不是因为皇宫中又发生了变故,而是因为……

今天是小赵登基的日子。

第176章 再见,大宋!

公元1101年。

元符四年七月初三。

是日寅时。

古代的寅时,便是后世的凌晨三点钟左右。

这种制作出的三极管大概能使用一个小时,连续更换的话,三五个小时还是不难的。

确定好了扩音器有效后,整个环节便只剩下了最后一件事:

等待登基大典的开始。

因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徐云肩上的压力顿时轻了不少。

每天也有时间去散散心,去看看球,去逛逛青……青菜很贵的樊楼云云。

因此他不敢去赌光环的尿性,而是选择了将老苏上机的时间往后去推。

接着徐云又想到了什么,正了正表情,对王禀问道:

“校尉大人,设备的调试可否正常?”

听到这番话,王禀这才记起了自己的任务,连忙道:

“一切顺利,我与正臣依你所言进行操作,扩音器成功将声音扩大了数倍不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