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433节

走进不科学 第433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种事情如果真的能发生,他当场就去把小麦宿舍里的那把斧头吃掉!

客房里。

面对老汤的询问,徐云悠然拿起一颗豌豆,塞进嘴里,一边咀嚼一边说道:

“汤姆逊先生,招新计划我倒是有些想法,我有把握在社团成立后的一个……不,两个星期内吧,招募到20个以上的社员。”

老汤一开始还没注意到徐云所说的数字,便按照自己原本的想法给他打起了预防针:

于是无奈之下。

丁尼生只能亲自出马,追到了伦敦一家蛋糕店店主的女儿,从此才让使徒社有了新的甜点来源……

那个妹子的名字叫做蒂娜·塞尔伍德,二十年后成为了丁尼生的小姨子。

嗯,小姨子——1850年的时候,丁尼生和蒂娜·塞尔伍德的亲姐姐艾米莉·塞尔伍德了结婚,伴娘就是蒂娜·塞尔伍德。

还好丁尼生没生活在柯南世界,否则这事儿起底得死上一个人,遇到大集死两个也说不定……

再离谱一点,就亲自女装PY啥的……

例如当年的使徒社。

没错。

使徒社一开始也遇到了招募上的困难:

建社初期,丁尼生等人看上了一位叫做吉亚内利·科内的古典文学专业新生,可对方对于入社有一些抵触。

这还是专修人数,算上选修的学生还会更多。

看着颇有些信心的徐云,老汤沉吟片刻,问道:

“徐云,社团如果顺利成立的话,你打算怎么招新?”

“是直接去那片空地上拉人,还是印发传单?或者是私下募集社员?”

后世搞过推销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其实想想也正常。

毕竟科学和文学,本就是后世的两大领域。

徜徉在文学海洋中的人很多,但喜欢搞实验的人也不少不是?

更别说1850年还处于近代科学的启蒙阶段,许多实验其实不需要太过精密的设备就能进行。

这种未知现象在观念上还是很具有冲击力的。

“嗯,这个目标还是有些高了,当初我成立的内衣社一个月才招到了三个……额,等等?”

说着说着,老汤忽然反应了过来。

只见他直愣愣的和徐云大眼瞪起了小眼,片刻后声音都拔高了不少:

“恁说啥哩?两个星期20个社员?”

看着一脸‘你tmd知道剑桥大学才多少人吗’表情的老汤,徐云再次点了点头:

总而言之。

有当时堪称青年偶像的丁尼生坐镇的使徒社一开始发展的都如此艰难,就更别说徐云计划成立的新社团了。

两月内能招到十个人,半年内能初见成效帮上自己一些忙,这就是老汤所能预想到的极限了。

至于再快?

绝不可能!

于是丁尼生他们私下里凑了一些钱,以茶话会的形式邀请了对方前来做客。

就这样软磨硬泡了一个多月,吉亚内利·科内才最终屈服在了使徒社的甜点下……

顺便再说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儿。

丁尼生后来不是自费出了一本《抒情诗集》嘛——也就是促使哈勒姆撰写了《论现代诗歌的特征和丁尼生的抒情诗》的那本,出版后就成为了一个穷光蛋。

加上哈勒姆和另一位F.D.莫里斯也是个穷逼,所以使徒社一度没钱去购买甜点了。

潜在客户是一回事,把他变成真实的消费人群,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目前剑桥大学只能算是存在可供科学社团发展的土壤,但想让这些土壤长出果子,显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定的事情。

在老汤看来。

徐云的拉人方式应该就那几样:

晚上去空地那边尝试说服重复搞实验的学生,或者就是广撒网式的发布传单。

除此以外,后世有一则数据也能证明这点:

在原本历史中。

1850年剑桥大学选择自然科学的新生人数是107人,占新生比16.5%。

1852年就上升到了176人,占比为23%。

1855年更是达到了297这个数字,占比更是达到了35%。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