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435节

走进不科学 第435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老大爷便一把抢过面包,双眼发光的对他说道:

“这位先生,您要找谁尽管开口,周围没有人比我对这儿更熟了!”

徐云的后半截话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

“……”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对老大爷问道:

不少窗户破旧歪斜,仿佛随时会砸落下来似的。

街道上散发着一股古怪的酸臭味,一些行人麻木的往来其间,为数不多的摊位上也飞舞着不少的苍蝇蚊子。

大街的远处依稀可以看到不少冒着浓烟的工厂,看起来距离工业区不是特别的远。

随后徐云让车夫待在原地,自己沿着街边逛了起来。

他先是来到一位晒着太阳的老大爷面前,弯下腰,问道:

英国国内的募工潮只持续了三年不到,便由华夏的劳工完成了工种上的取代。

不过这个时间线中一鸦尚未爆发,所以本土的平民劳工倒是逃过了一劫。

但某些阶级的诉求却丝毫没变,苦难的对象自然就成了英国境内的这些底层人民了。

随后马车缓缓从这条街道上驶过,只在空气中余留下一声复杂的叹息……

半个小时后。

1845年之前。

美洲有条叫做圣劳伦斯河的航道,它是枫叶国商人将谷物运往大西洋沿岸进行出口的主要线路。

不过随着联合运动的进行,形式逐渐开始产生了变化。

1846年的时候,海对面的国会通过了《退回关税法案》。

《法案》规定,经过伊利湖运送到纽约的谷物可以免征进口税。

车夫见说点了点头,解释道:

“这些年中北美洲不是说组建了什么责任政府嘛,似乎需要很大一批的人手去干活。”

“所以过去半年里,官方一直在招募工人。”

说着说着,车夫便是微微一叹:

“虽然给出的酬劳不错,一个月据说能有8个英镑,但过去几年能活下来的人,十个里头恐怕就三四个罢了……”

“老大爷,街上是不是住着一家从德国来的人?”

“他们应该有六到七口人,夫妻的年纪应该在三四十左右,不过有可能看上去接近五十……”

“德国人?”

老大爷思索片刻,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

“我懂了,你说的是海因里希一家吧?”

“老先生,可以和您打听个人吗?”

老大爷抬起满是皱纹的额头看了他一眼,紧了紧有些味道的衣服,没有说话。

徐云沉吟片刻,从身上拿出了一块早餐时留下的面包:

“老先生,这块……”

话音未落。

车厢微微一晃,马车停止了行进。

只听车夫道:

“先生,迪恩大街已经到了。”

徐云这才回过神,走下马车,朝周围打量了一番。

附近的建筑楼层都不算高,普遍在3-4层的样子,墙皮早已脱落,墙上凹凸不平。

枫叶国商人在这个法案的刺激下,纷纷改变原先的运输航道。

导致了西加拿大经海对面出口的谷物量,是经圣劳伦斯河出口的谷物量的15倍。

圣劳伦斯河的航运业一落干丈,蒙特利尔的商人集团遭受巨大的经济打击。

所以此时的英国开始另辟蹊径,一边在和海对面谈判,一边加快了朝中北美洲输送务工的步伐。

只是按照正常历史。

“像我家隔壁的查理老伯,他的儿子去年便报了名,结果在途中感染了瘟疫,还没咽气就被抛到了海里……”

车厢内。

徐云扶着车窗,心中微微一叹。

虽然他的历史成绩一般,但一些近代历史事件还是勉强记得住的。

车夫所说的募工,应该是指19世纪中北美洲发生的联合运动在商业方面产生的一些影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