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475节

走进不科学 第475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威廉·金因为获得了科普利奖章,而被册封为勒芙蕾丝伯爵。

因此很多时候,阿达·洛芙莱斯也被称为勒芙蕾丝伯爵夫人。

阿达·洛芙莱斯比巴贝奇的年龄要小20多岁,17岁那年曾经在巴贝奇名声大火的时候听过他的讲课。

因此对于巴贝奇极其崇拜,在差分机方面也兴趣颇大。

在加入巴贝奇团队了后。

英国政府便放弃了对巴贝奇差分机的投资。

而就在与克莱门特打官司的期间,巴贝奇又萌生了分析机的想法:

为什么不建造一台不仅能计算基于常量差分的算式,还能解决任何数学问题的机器呢?

于是他写信给英国首相罗伯特·皮尔,却遭遇了无情的嘲笑:

“这部机器的唯一用途,就是花掉大笔金钱!”

所以呢。

巴贝奇不得不在设计差分机的同时,让克莱门特去制造能生产差分机零部件的工具。

通常的情况是,他先设计差分机的一个模块,然后再设计并制造工具来生产这个模块。

因此长期下来,差分机项目把英国的机器制造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但是项目本身却进展缓慢而且耗资巨大。

因为每个加法项都要依赖于前一步计算的值,因此这个方法包含内在的检测机制:

只要最后一个数字是正确的,那么表中所有之前的数据一定都是正确的。

如果换作人类计算员的话,则有可能在任何一步出错。

确定好设计方案后,巴贝奇便弄了一套车床,自己操作,还雇了几位金属铸件工。

1822年。

若非这年头同性之间还无法生育,巴贝奇估摸着都要把徐云当成法拉第和高斯爱的结晶了。

随后他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徐云,目光一对便飞快移开了视线,问道:

“这位先生,请问你这番话的意思是……”

“叫我罗峰就行,查尔斯先生。”

徐云简单做了个自我介绍,接着顿了顿,继续道:

会客室内。

只听徐云轻咳一声,对巴贝奇问道:

“查尔斯学长,你想明白计算机的意义,想真正的……活着吗?”

第287章 一年之约!

“……”

阿达去世后,巴贝奇又独立坚持了20年。

但天不遂人愿,他依旧没有制造出分析机。

最终巴贝奇在1871年10月18日于家中脑溢血而死,《泰晤士报》在讣告中还嘲笑了他的失败。

在徐云穿越来的后世。

很多人认为巴贝奇无法制造出分析机主要是是因为生产力问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巴贝奇他们为了为筹措科研经费,甚至搞起了国际象棋玩具和赛马游戏机。

阿达还曾经忍痛两次把丈夫家中祖传的珍宝送进当铺,用换来的钱维持日常开销——而这些财宝又两次被她母亲出资赎了回来。

在整个过程中,威廉·金都在默默支持着妻子。

可惜后世除非你去英国的数据网站查询信息,否则你基本上看不到任何与这位勒芙蕾丝伯爵有关的信息。

搜索勒芙蕾丝伯爵,出现的基本上都是阿达的介绍,也就是勒芙蕾丝伯爵夫人的内容。

这位从不搞任何性别对立的事情,却让所有人都对她保持尊重。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女权——靠着贡献而非撕逼争取来的权利。

视线再回归原处。

在阿达加入团队后。

他们为了把分析机的图纸变成现实,双双耗尽了自己全部财产,搞得一贫如洗。

如果这些计算能用蒸汽完成该多好啊。

这件事记载在了巴贝奇的自转中,书名叫做《Passages from the Life of a Philosopher》,亚马逊有卖,27美刀。(话说谁知道怎么搞抽奖么,想把这本书搞个抽奖送出去)

这个念头在冒出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巴贝奇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最后得出了一个叫做分差法的原理。

分差法可以轻松的构造函数T的表格,通过级联的加法生成一系列数,就可以得到一列所需的计算结果,显然很适合用机器来实现。

在这种基础上。

她推广了巴贝奇的分析机,并为其编程,被视为世界上第一位计算机程序员。

虽然巴贝奇未完成分析机的制造,但阿达的努力使其广为人知。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女性。

早期的编程语言Ada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另外每年十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二也被定为Ada Lovelace Day,以致敬女性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所做的贡献。

所以从那以后,巴贝奇只能靠着自己四处‘化缘’求助。

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倒霉蛋双人组的另一个成员:

阿达·洛芙莱斯。

阿达·洛芙莱斯是诗人拜伦的女儿,一位数学天才,20岁那年嫁给了自己的数学老师威廉·金。

1835年初。

这部分资金经过的全是克莱门特的手——他通过资金装备了价值数千英镑的机械工具,这部分工具正是由巴贝奇设计、政府投资建造的。

但是根据法律,这些东西却是克莱门特的财产。

于是在1834年,克莱门特终于跳反了:

他拒绝再为巴贝奇工作,截留了图纸和零部件,并且反诉起了巴贝奇和英国政府,最终成功胜诉。

自那以后。

一台可以工作的模型机问世了——它经由一个手柄,转动齿轮执行运算。

虽然这只是巴贝奇设想机器的一部分,但无疑这台模型机已证实了他的想法的可行性。

这台机器很快引起了英国财政部的关注,最终在1824年,英国财政部决定资助巴贝奇1500英镑,让他开始动手制造全尺寸差分机。

巴贝奇的差分机需要的设备精度很高,所以他聘请了一流的机械工程师克莱门特协助——这也是导致巴贝奇下场凄凉的万恶之源。

因为差分机对零部件的要求很高,当时的制造工艺远达不到巴贝奇的要求。

“我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有兴趣做个交易吗?”

巴贝奇与阿达对视一眼,表情逐渐凝重了起来:

法拉第办公室内。

听到徐云这句‘你想明白计算机的意义,想真正的……活着吗?’之后。

巴贝奇、阿达、勒芙蕾丝伯爵三人的脸上,几乎同时冒出了一丝疑惑:

这逼谁啊?

此人不但能和高斯法拉第并坐,还敢在这二位大佬之前开口。

比如他同时代的瑞典人佩尔·乔治·舒茨在借鉴巴贝奇的设计之后,在1843年便建成了一台支持5位数、3次差分的差分机。

随后他又分别在1853和1859年建成了两台支持15位数、4次差分的机器,先后由美国纽约天文台和英国政府购买使用。

巴贝奇的失败很大部分要归结于克莱门特的跳反,在那之后由于资金来源匮乏,他的大部分精力其实都放在了拉投资上。

一次次的碰壁既容易影响效率,又容易将人带入极端,这种事情在后世也屡见不鲜。

不过眼下,这对受尽了苦难的双人组,却迎来了一个变数。

可惜的是。

这种毫无保留的支持,并没有带来美好的回报。

恰恰相反。

由于长期贫困交夹,加之无休无止脑力劳动,阿达的健康状况在1850年后便开始急剧恶化。

最终在1852年因子宫颈癌失血过多魂归黄泉,香消魄散,死时年仅36岁。

毕竟威廉·金只是是名誉伯爵,并非传统贵族,和埃利斯那种世袭伯爵完全无法比较。

先前曾经提及过。

在1850年,一英镑大约等同于后世900块钱滴购买力。

1.8万英镑就是1600多万,哪怕是新晋伯爵家庭也负担不了。

于是乎。

巴贝奇将自己设想的机器命名为了差分机:

它由蒸汽机推动,通过常量差分计算数表,并把结果记录到金属表盘上。

通过直接从这些表盘打印表格,差分机避免了制表工人可能引起的各种错误。

巴贝奇设想。

一位操作员只需给差分机输入不同的差分值,机器就可以反复累加并打印出结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