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505节

走进不科学 第505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后世的X光底片一般都是PET胶片,上头涂着一层乳剂层,又厚又硬。

在与X光接触后。

乳剂层内的卤化银晶体发生化学反应,并与邻近也受到光线照射的卤化银晶体相互聚结起来,沉积在胶片上,从而留下影像。

乳剂层接受到的光量愈多,就有更多的晶体聚结在一起。

光量愈少,晶体的变化和聚结也愈少。

“古斯塔夫,你去隔壁实验室取几张相机底片过来,速度快点。”

基尔霍夫点点头,恭敬说道:

“明白。”

说完他便朝屋外走去。

过了几分钟。

这玩意能和人体内的铁离子结合,铁离子被氰根结合之后就不正常工作了。

进而呼吸酶被抑制,造成组织、细胞内窒息。

而中枢神经细胞对于又缺氧非常敏感,因此死者通常会死于呼吸中枢的麻痹。

这就是剧毒氰化物致死的毒理。

在通俗概念中。

“氰化物闻起来像苦杏仁味”这个描述没有错,但其实氰化物的味道并不那么明显。

大部分普通人因为没有氰化物相应气味受体的缘故,几乎是闻不到氰化物的味道的。

甚至于在生活中,很多人也压根就不知道苦杏仁到底是个啥味……

腰果味?

核桃味?

“宾果。”

氰化铂酸钡。

这便是上章所提及过、同时也是伦琴能够发现X射线的最大功臣。

这是一种专用于涂料和底片曝光的物质,在19世纪尤其常见。

当然了。

没有光落到的乳剂上,自然也就没有晶体的变化和聚结。

由此,便可以得到不同的影像。

不过这年头还没有X光底片,相机底片显示出来的还是正片,使用的是路易·达盖尔发明的银版摄影法。

它的定型剂是食用盐,感光速度非常的慢,平均需要十几分钟才会有结果。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基尔霍夫去而复返。

只见他快步来到法拉第身边,将手中的一个牛皮袋递到了法拉第面前:

“法拉第先生,底片我带回来了。”

“有劳你了,古斯塔夫。”

法拉第接过牛皮袋,从中取出了一张巴掌大小的相机底片。

所谓的毒性氰化物,其实主要是指三种物质。

也就是氰化钠、氰化钾、氢氰酸哥仨。

像氰化铂酸钡就很难解离出氰基离子,因此它的毒性相对不大。

所以这玩意倒确实是个没啥明显危害的物质,不太像铅盘之类的毒物,被长期使用而不自知。

随后高斯又看了眼法拉第,法拉第立刻意会了他的想法,转身对基尔霍夫说道:

还是巴旦木味?

都不是。

苦杏仁的真正味道实际上有些类似游泳池里带回来的毛巾,也就是带着少许含氯消毒液的味道,真喝起来还带着一丝涩味。

同时呢。

氰化物之所以会有害,真正原因是它所含有的氰基离子。

很多同学看到开头的那个‘氰’字,多半就会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一种剧毒物质。

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氰化物的英文名叫做cyanides,像网文里的巴立明一样,经常在各种侦探剧中跑龙套——尤其是某个死神小学生漫画里。

基本上见到喝了饮料的死者,再一闻他口中的‘苦杏仁味’,就能确定此人死于氰化物。

不过上辈子服用过氰化物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