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629节

走进不科学 第629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不用工程菌的话。

一个标准的mfc双室电池——铁氰化钾阴极,碳布电极,130ml双室,产生的电势能有500mv都是非常优秀的的结果了。

而一个普通的南孚7号电池则是……

1.5v。

所以这么低的电压产业化起来非常困难,顶多用来做污水处理。

这项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马克·皮特发现了一个情况:

有几种细菌的培养液能够产生电流,于是他以铂作电极,放进大肠杆菌或普通酵母菌的培养液里,第一个细菌电池就这样在他手中“出生”了。

接着到了1984年。

一种能在外太空使用的微生物电池在海对面诞生,其燃料为活细菌以及宇航员的尿液。

因此一直以来,微生物电池都被视作一种很有前景的未来能源,比如说给汽车提供动力等等。

与此同时。

相关的解释再次出现在了他面前。

【小型生物电池】:

【一种特殊的新型电池,依靠内部细菌发电,干燥环境下细菌会处于休眠状态,加入葡萄糖液后会被唤醒并且进行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电子与质子,电池的硝酸银阴极就会补捉这些电子产生电流,可用于简易小型发电】

【图示.JPG】

14个光球,如今只剩下了……

四个。

看着这四个光球,徐云一边从左往右点数,一边哼起了一首歌:

“我们阿森纳,是不可战胜的~~”

他前后这样哼了两遍,手指最终停到了从左往右的第二个光球上。

十多分钟后。

徐云将这本书收好,手指伸向了……

左边的一颗光球。

啵~

光球应声而碎。

随后徐云轻叹一声,将它拿到了手里。

【《经典物理》】

【艾维琳·艾斯库从不离身的书籍,曾经让希尔芙感受过知识的力量,别看它有些像是某个笨蛋作者因计算错误而拿来凑数的纪念品,某些情境下或许会有大用】

【备注:可添加撞角或者铁链,以理服人才是王道】

果然。

存在的恐怕都不是技术类的奖励。

只见他沉默片刻。

将手指戳向了最右侧的那个光球。

啵~~

随着一道比此前光球多一个波浪号的声音响起。

看来光环是真觉得自己是个穷逼了……

随后徐云将金属板收起,脸上逐渐变得郑重了起来。

如今在他面前,只剩下了三个光球。

不。

应该是……

那么它的难度就无疑要小很多了。

虽然发电菌种的选择、还是保存室的制备,亦或是捕捉电子的效率都是待解决的问题。

但这些并不是无迹可寻。

例如发电菌种。

目前在这方面使用的大多都是奥奈达湖杆菌或者哈夫尼希瓦氏菌,理论上只要慢慢去按照条件实验筛查就行了。

要知道。

这玩意和华盾生科目前的画风截然不同,找不到哪怕一丝一毫的重合点。

像此前的MR技术啦、凝血明胶啦,算力模组啦,都是符合华盾生科现有或者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大不了等上一年半载罢了。

还有此前的吡虫啉和微粒轨道,也可以用灵光一现来解释。

可重力梯度仪却不一样。

但在污水处理这块,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工艺却已经相当成熟,效率比微生物燃料电池高多了。

所以说句实话。

想要将微生物电池突破到可以作为常规动力的层次,难度恐怕不比MR技术小多少。

但另一方面。

如果眼界不放那么高,只是像光环显示的这样,把这项技术生产出一个小型便携电池,给手机、笔记本、剃须刀、震动棒之类的小型设备充充电……

但截至到2022年。

微生物电池依旧是个偏理论的技术,即便是实验室的最高功率也才0.66毫瓦/平方厘米。

因为它的难点实在是太多了。

例如微生物燃料电池和普通电池一样,由生物阳极与化学阴极构成。

由于这两部分目前都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导致整个电池的功率密度、电流密度,较比较成熟的燃料电池体系差距悬殊。

“……小型生物电池?”

徐云用手指轻轻敲了敲这块金属板外科,嘴中轻轻的啧了一声。

原先他以为这次最快能够投产的奖励应该是止血明胶,但如今看来似乎定义下的有些早。

微生物发电。

这是一个2022年很常见的科学概念。

啵~

光球缓缓破碎。

片刻过后。

一块大概普通平板大小、通体黑色的金属板浮现在了徐云面前。

徐云伸手一握,发现金属板的材质很轻盈。

第349章 它很孤独

“……”

这就是那本艾维琳自见面开始,便时刻抱在怀里的《经典物理》。

徐云又随意的翻动了几下书页。

书中除了印刷的文字外,还有不少艾维琳娟秀的随笔感悟,字迹看上去很舒服。

虽然比起此前的诸多奖励,这本书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但对徐云而言,这却是一个珍贵异常的宝物。

徐云的面前忽然出现了一本厚重的英文书籍。

这册书籍大概五厘米厚,长一尺,宽半尺,书名叫做……

《classical physics》

在看到这本书的瞬间,徐云便明白了它的来历。

毕竟在过去的整整一年里,他可没少和它接触过。

两个光球。

因为三个光球之中,必然有着那个东西。

与此同时。

徐云的心中毫无征兆的冒出了一股预感:

除了可以确定奖励的那个光球之外,剩下的两个光球里……

反正做这事儿的是裘生又不是他,累点也无所谓,咳咳……

外加有光环奖励提供的部分关键节点协作,这项技术徐云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完成突破。

而微生物发电恰好也符合化盾生科的研究方向,突破后甚至可以不需要冷却期就无缝上线。

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个金属板,应该是徐云迄今为止得到的最符合量产条件的设备。

这玩意儿即便你等个两年三年,也很难解释清楚它的来路。

灵光一现的说法就更别提了,即便是宋徽宗那智商都不会信。

“那该怎么办呢……”

徐云皱着眉头思索了好几分钟,依旧毫无头绪。

于是他只能暂时把这个念头抛到脑后,继续将注意力放到了面前的光球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