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690节

走进不科学 第690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没问题。”

说完他便转过身,走到屋外拨通了一个电话。

十分钟后。

外网。

一个名叫Gregory Margulis的账号,忽然发出了一段英文动态:

按照40年一积累,加上各种爱好者、大学选修过数学的学生、海归等等在内……

目前全国能初步看懂梅森素数推导过程的人数大概接近百万。

扣掉没注册微博的用户,22344这个数字理论上也依旧有增长的空间。

目前来看……

第一股风已经吹起来了。

随后田良伟想了想,对王清尘问道:

“小王,和头四个小时相比,现在‘友军’的具体比例提升了多少?”

王清尘噼里啪啦的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很快答道:

“田院长,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整个话题的热度是1832145,也就是一百八十多万条的评论或者单条微博。”

“其中符合数学从业者或者爱好者肖像的微博数有22344条,比四个小时之前增加了六倍。”

另一个逻辑则是筛选他们是否有发布二次微博,同时也设立了一些关键词,符合关键词的会被打上‘友军’的标签。

当然了。

这种友军不一定是真正认为徐云无辜的正义之士,他们的定义是【被网爆者无辜迁怒,从而二次发博尝试反驳的用户】。

其中可能有类似王通那种了解了徐云为人后认为他无辜的真友军,也有可能是上头和别人杠上的较真党。

总之无论如何。

网络安全中心内。

看着不断上窜的热搜,王清尘的表情同样也很激动:

“田院士,原先那个话题的‘友军’肖像数又涨了,甚至现在相关微博的首页都是一条中立内容!”

田良伟这次终于没绷住,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格雷戈里·马古利斯的这一招,自然也是科大计划中的一环,直接负责人为数学学院的张睿。

该理论包含了几何中的连续变换,例如刚体的平面运动或是球体的选择等等。

在他之后的菲尔兹奖得主中,至少有三位获奖者是以他的部分成就为基础取得的突破。

同时丘成桐老先生也曾经学习过格雷戈里·马古利斯的课程。

并且与其他几位高龄大佬不太一样的是。

如今76岁的马古利斯身体保养的很好,无论是线上线下依旧相当活跃。

安德鲁·怀尔斯。

皮埃尔·勒内·德利涅。

约翰·米尔诺。

约翰·汤普森。

以及……

一般来说。

判定一个人成就高低,最简单的就是去判断他的荣誉,尤其是一些顶尖奖项的荣誉。

众所周知。

数学界有三大奖项,分别是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和阿贝尔奖。

简写为F、W、以及A。

【重磅消息!现任顶级数学家格雷戈里·马古利斯发推,宣布已收到中科大所发有关梅森素数无穷性的验证邮件,难道我们真的要见证历史?】

此条微博一经发出。

#格雷戈里·马古利斯#这个词条便迅速登上了趋势榜。

这个热搜的空降固然有科大背后在出力,但同样也和它的内容有关。

毕竟那条发推的人可是……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

只有微博官方才能掌握微博用户的行为肖像,一般人几乎没有可能获取相关数据。

但这只是针对‘一般人’的情况。

科大校内如今有王清尘坐镇,华盾生科方面则有着小榕这个华夏前三的黑客守家,他们想要获取一些数据实在太轻松了。

比如#中科大宣布证明梅森素数的无穷性#这个词条。

【unbelievable!I received an email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A young Chinese man named Xu Yun seems to have made achievements in the infinity of Mason primes.My team has passed the preliminary verification……】

短短十分钟内。

这条动态便被顶上了海外热搜前三十。

与此同时。

国内的团团也发出了一条微博,内容赫然便是此人的截图:

但从量级上来说,这股风还不够,远远不够。

想到这里。

田良伟不由深吸一口气,看向了身边的一名中年男子,道:

“黄先生,开始下一步吧。”

黄姓中年男子点点头:

“至于二次发博的‘友军’比例嘛……提升了大概15倍左右。”

“另外如果考虑到一些科普博主的影响力,这个比例实际上还会更高一些。”

田良伟轻轻点了点头。

根据教育学部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可以得知,全国一共有129所大学成立了数学系。

一个年级按100人计算,每年毕业的数学系学生就有12000多人。

它们在行为上都起到了友军的作用,这就够了。

而王清尘等人则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增量来判断相关的趋势是增是缓。

至于分析这些数据的算力嘛……

自然是科大超算提供的了。

这也是所谓‘举科大之力’的一环,科大方面为此甚至还暂停了两个关键项目来腾出超算核时。

他和格雷戈里·马古利斯的关系很好,可以说是亦师亦友。

在收到了徐云的验证文稿后,立刻以私人身份联系了对方助理,先一步将扫描件发了过去。

比如他经常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秀自己的木工,甚至还在20年搞过水肺潜水,骚的不行。

硬要说的话。

格雷戈里·马古利斯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地位,大致和钟院士相差无几,经常被采访,也经常被扭曲事实。

有了这样一位大佬背书,国内的发布者还是团团。

相关话题上升的自然也就很快了。

发出那条动态的格雷戈里·马古利斯。

……

第380章 可以开香槟了?

作为赫赫有名的大满贯选手。

格雷戈里·马古利斯在32岁的时候,就靠着对称性理论摘得了菲尔兹奖。

有些数学家曾经得过FWA中的任意一种。

有些得过其中之二。

还有一些则获得过全部,这类人通常被称为大满贯。

目前数学在世的‘大满贯’选手,有且只有六位:

让-皮埃尔·塞尔。

格雷戈里·马古利斯!(其实最开始想选的是Tate的,可惜这位已经去世了)

对于每个数学爱好者来说。

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每个人的心中可能有着不同的人选。

可能有的觉得是高斯,有的觉得是黎曼,有的觉得是计算出赤井秀一身高五米的人……

但如果在给这个词前头加个“在世”的限定,那么答案就不多了。

在不久前。

他们便截获了微博数据库,并且为这个词条设计了两个逻辑。

一个逻辑是抓取评论人的历史发言,有提及数学、方程式相关言论的账号统一被默认为相关从业者或者爱好者。

虽然这种做法可能存在误差,但科大需要的并不是精准测量,而是为了分析一个趋势。

所以是否有一些人被误认或者漏抓,实际上都无关痛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