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757节

走进不科学 第757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随着季向东的操作。

隔壁B1实验厅地下那个如同倒扣着碗的半圆球探测器里,开始通过管道灌起了水基液体闪烁体。

这是在为后续的纯氙做准备。

上辈子是暗物质的同学应该知道。

暗物质虽然不存在标准的弱相互作用,但有个特殊情况不包括在内。

虽然能进入这些大佬门下的无一不是天才,但他们显然做不到这点。

潘院士收了个好学生啊……

当然了。

这种感慨几乎是转瞬即逝,持续的时间很短。

毕竟能够到场的这些院士,人生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天才,天才在他们眼中可谓是过江之鲫。

所以从一开始。

他们便以为徐云只是个潘院士带来的后辈,主要是为了提携他在众多大佬面前混个眼熟啥的。

结果没想到……

徐云在整件事情中,有着令人意外的贡献?

微粒轨道这玩意儿早先解释过,虽然挂着‘轨道’的名头,但它实际上是一个概率模型。

赵政国回忆了两秒钟,也跟着点起了头:

“哦对,是有那么场雨,把我小电驴的坐垫都打湿了,还是和保卫处借了条毛巾才顺利回的家。”

周围顿时响起了一阵善意的笑声。

随后潘院士顿了顿,又拍了拍身边徐云的肩膀,把他往前一推:

“接着便是我这个学生计算出了概率轨道,试验后我们发现了4685Λ超子的伴生粒子,给它取了个孤点粒子的名字。”

也就是他们只知道这么个事儿,但具体的发现过程却并不了解。

也就王老这样的顶级功勋,才会在抵达蓉城之前掌握到整个事情的全部细节。

“整件事情最早呢,可以追溯到去年的十月份。”

由于现场有众多大佬在场,潘院士便当仁不让的做起了讲解员,指着身边的赵政国道:

“当时赵院士做了一次Λ超子的衰变参数实验,极化度达到了27%,世界首破,代号叫做4685。”

那就是氙原子。

氙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大家比较熟知的运用应该是常见于半导体领域。

但实际上。

氙气液化后的液氙,其实是一种会和暗物质发生弱相互作用的极端物质。

液氙的密度非常高,每升大约三公斤,比铝还要密集。

此时的徐云顶多就是让他们眼前一亮,然后就仅此而已了。

与曹原等人比起来,徐云仍旧有所差距——至少明面上如此。

因此很快。

众人还是把注意力放到了验证环节的准备上。

咕噜噜——

这种概率模型光靠瞎猜是猜不到的,必须要有很强的计算能力和观察能力。

比如当初丁肇中先生之所以能发现胶子,就是因为对喷柱上底夸克的色味进行了还原计算。

当时他的计算持续了八个小时,最终才锁定了那颗当时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

因此这条微粒轨道,不是任何人都能搞定的——何况徐云还如此年轻。

有几位还在带项目的院士,不由自主的便想到了自己课题组的学生。

“再后来便是基态化处理,以及……”

潘院士洋洋洒洒的将整个事情介绍完,不少院士看向徐云的目光顿时有些不一样了。

这些老院士年纪普遍都不小,六七十岁起步,八九十岁都有好几位。

他们与互联网的交集基本上就是查询或者发表论文期刊,顶多就是远程会议。

因此无论是吡虫啉还是此前的价格战抹黑事件,知道的人并不多。

赵政国闻言点了点头,补充道:

“嗯,那是我第二次带队做的衰变实验,一开始我也没指望出啥好成果,结果没想到居然搞出了个首破,惭愧惭愧……”

听闻此言。

一位来自华夏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老院士思索片刻,微微颔首:

“这事儿我有印象,小赵当天就把通讯稿传到了我这儿,如果没记错的话,那天还下了一场很舒服的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