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759节

走进不科学 第759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因此摆在众人面前的,只剩下了两个方案:

用Peccei-Quinn度规模型复验。

或者允许误差存在,通过多轮实测曲线进行拟合分析。

然后……

众人的意见便产生了很严重的分歧。

是让暗物质粒子的次级粒子与探测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间接获得暗物质粒子的信息。

就好比妈妈是暗物质粒子,孩子是暗物质粒子衰变产生的次级粒子。

由顶针第一定律可知,孩子是妈妈省的。

接着呢。

科学家们用相机给孩子们拍照,通过孩子们的长相倒推出妈妈的长相。

五个候选方案被摆到了众人面前:

Peccei-Quinn度规。

上9千克的Ge靶材。

检测暗物质对原子钟的影响。

进一步捕捉暗物质的次级粒子。

Peccei-Quinn度规同样也有一些技术上的难点,具体是否可行还要进行更详细的讨论。

这些院士眼下要做的,还是先粗略筛选出一些相对可行的方案,然后再进行逐一甄别。

因此很快。

众多院士又继续开始了新一轮的头脑风暴:

“除了Peccei-Quinn度规,我觉得让带电粒子划过TPC也是个不错的想法嘛……”

也就是幻想在前,理论在后。

究竟是科学引导了科幻,还是科幻启发了科学?

好了。

话题回归原处。

正如上头所说的那些度规一般。

在这27位院士中。

除了王老、张老和侯星远没有表态外,支持两种方案的院士各占一半。

“各位,我还是坚持Peccei-Quinn度规。”

周绍平先是拿起桌上的茶水抿了一口,又环视了周围一圈,方才继续说道:

“1/100000000000000000000这个命中概率实在是太低太低了,我不认为通过多次测量,就能拟合出一条正常的曲线。”

这种做法在常规研究中不失为一种思路,难度也相对低点,而且还非常有意思。

但在眼下这个场合,显然不太合适。

接着很快。

二、三两个方案也被排除了。

这两种方案同样很难降低放射性背景的影响,起不到多少实际的作用。

以及……

允许误差存在,通过多论实测曲线进行拟合分析。

接着很快。

次级粒子的方案首先被排除了。

次级粒子属于间接探测的范畴,它的原理很简单:

“要不和神冈那样用重水中的氘去探测中微子?小季这里的重水应该有不少。”

“电离加声子如何?”

“我们之前搞高达的那个CQ机制我认为可行……”

……

一个多小时后。

Peccei-Quinn度规,也是强PC问题的一个特定解。

这是Peccei以及Quinn在70年代提出来的Peccei-Quinn机制,Helen Quinn也是最有希望拿到高能物理诺贝尔奖的女物理学家。

它在某个能级下可以构建出一个暗物质的检验框架,并且超对称伴子也符合4685Λ超子的特性。

同时它能够调整射散角,通过最靠谱的光程差来排除误差。

当然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