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762节

走进不科学 第762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看着热热闹闹的现场,徐云的鼻子忽然有些发酸。

作为全国乃至全球都顶级的地下基地,锦屏实验室拥有着很多很多先进的设备。

在一些数据分析方面,它甚至超过了常见的‘国家队’之流。

但当某个环节缺乏模板可套,需要完全自主适配的时候……

这些设备就有些无力了。

“小陈,给我泡壶西洋参!”

“小郭,我假牙呢?”

“小季,这个实验室没啥设备,能抽烟不?”

“谁给我支笔?媒介子这玩意儿就是得用笔算才合适,出了大漠后几十年没用笔算了,可惜老郑走得早……”

除了周绍平外。

周绍平此时也发现了坐在自己身边的徐云,笑着指了指自己现在戴着的眼镜:

“不是不是,我现在这副是没有度数的装饰镜,想坏也坏不了的。”

徐云顿时一愣:

“那您找马助理去拿老花镜是……”

周绍平看了他一眼,用下巴朝主控台努了努:

前前后后消耗了不少精力的徐云,也才此时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昨晚由于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陆姓教授打呼噜的缘故,他在招待所里其实就没怎么睡好。

于是他和潘院士说了一声,便回到了台下的座位上小憩了起来。

结果刚没眯一会儿,他的耳边便传来了一阵交谈声。

徐云下意识睁开眼,发现此时周绍平正站在他身边两三个身位,与助理说着话:

考虑到一些鲜为人同学只看得懂每个汉字,这里用一个更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一下:

此前提及过。

所谓双电子捕获,就是为了让电子冲入原子核撞击质子,让它发生β+衰变。

这两颗电子进入原子核的顺序不是【先后】,而是【同时】。

这对于微观能带来说是一种非常低概率的事儿,没有一定特定的环境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因为这个过程涉及到了很多设备的线下调试,只有对设备最熟悉的人才能完成。

孤点粒子的生成嘛……

则当之无愧的落到了潘院士和赵政国身上。

毕竟他俩对孤点粒子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过去一段时间他俩睡觉的时候都能梦到这玩意儿。

唔,上面这句话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

根据徐云此前提出的思路。

整个实验方案一共有以下几个模块需要完成:

1.一个短时效的破缺场。

2.液氙、水基液以及电子束。

3.两组光电效应管以及对应的光程差散射角度Θ。

徐云用力的一点头:

“您放心吧,我肯定跟得上您!”

周绍平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想到徐云此前的表现,他最后还是迟疑着同意了:

“行,那你就来试试吧,跟我来。”

徐云点点头,跟着他走到了试验台边。

徐云的心头总是有些不是滋味。

还是不够强啊……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是如此……

过了一会儿。

徐云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快步走到了周绍平身边,道:

当然了。

作为一个精尖的研究方案,单纯在理论上合格是不够的。

想要让它能够顺利跑起来,还需要计算出各种关键的数值。

这也不是一个容易的活儿。

这种没有现成模板的数据很难用超算之类的协助,完全都需要重新设定。

这种情景下唯一有用的,便是丰富的科研经验。

而纵观整个华夏。

谁能有这些老院士的经验丰富呢?

这是一个很残酷但又无法否定的现实。

但看着这一位位八十岁、九十岁的老人包着纸尿裤上阵……

最靠近徐云的院士是性格很暴躁的章公定,此时他正乐呵呵的朝几个同行做着抱拳的手势:

“诸位老哥等我片刻,我去换个纸尿裤就回来,人老了,除了脑袋还勉强能转,有些部位管不住咯……”

很快。

包括潘院士在内,所有能动的院士们,都分配到了对应的适配任务。

“……”

“你提出的方案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制定成具体的操作步骤,却还需要很复杂的适配与规划。”

“这种适配电脑啊超算啊都设计不出来,其他的研究员经验又不足,所以我们几个老骨头就和小季商量了一下,由我们出面来协助制定具体的方案。”

“毕竟方案设计,华夏没几个人比我们有经验了。”

周绍平话音刚落。

周围也陆续传来了各位老院士的声音:

“小马,你去趟行李室,把我的老花镜拿过来,抓紧点时间!”

待助理离开后。

徐云拍了拍脸颊,有些好奇的对周绍平问道:

“周院士,您眼镜坏了?”

“哦,是小徐啊。”

所以电子的角度啊、速度啊、拉格朗日量啊、4势构造之类的都要设定严密才行。

同时由于孤点粒子是真正的‘孤例’,此前无迹可寻。

至于其他几个项目则被细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别由五到八位院士带队进行适配。

周绍平负责的是破缺场的预设定,也是个非常复杂的活儿。

这个破缺场要把费米子的场和电磁场耦合一起,设计出一个以参与粒子质量为本征值的矩阵。

同时呢。

还要列出参与粒子波函数组成的列向量。

4.J/psi粒子修正模组。

5.孤点粒子生成环节。

6.闪液重量、同位素,附加电场的大小设定等等……

其中2和6相对比较简单,面前属于‘材料’的范畴。

所以这两个环节,便被交给了季向东负责。

与此同时。

他的掌心之内。

一张卡片悄然化作了虚影……

……

第412章 建国后高能物理最重要的成果……诞生!(下)

“周院士,我来给您打个下手吧。”

“打下手?”

周绍平顿时一愣,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犹豫:

“小徐博士,我要做的可不是单纯的计算,否则用计算机就能解决了。”

“像高横动量、规范场基底的跨度,都需要很复杂的适配,最少都是两三个模块一起联动,你能行吗?”

各种材料……例如水基液总数、J/psi粒子的入射角度等等,都只能通过以往的经验来进行初步设计。

至于量是多是少还是刚好合适……

唯一的验证方式就是实操,然后根据最后的结果进行调试。

不过总而言之。

最难的切入点已经全部搞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