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830节

走进不科学 第830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flux取值太大,指数映射生成元却太小?

学过粒子物理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所谓flux取值,是针对主粒子……也就是∧4685超子提出的一种数值。

这个数值有些类似粒子研究中的鼓包,不过一般会降低到13TeV左右,顶多20TeV。

也就是属于一种可以直接测量出来的取值,不需要经过其他处理。

“没错,潘先生,我认为在盘古粒子周围的轨道上,可能同样存在着一颗未被发现的……”

“冥王星。”

……

第446章 平地惊雷一声响,小徐博士初登场(中)

“……轨道中的冥王星?”

“太阳系的行星发现史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在18世纪的时候,威廉·赫歇尔发现了现如今的天王星。”

“接着奥本·勒维耶等人通过轨道天王星的摄动,以牛顿定律计算出了海王星的位置,这也是经典物理在宇宙学的一大知名成就。”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界发现海王星的存在不足以修正天王星的偏差。”

“打个比方,海王星对天王星的理论影响是-2.2,但天王星的实际偏差却是-3。”

“直到冥王星被发现,这个误差才被优化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虽然依旧存在偏差,但那是极端精细、需要用到超算才能体现的数值。”

“潘先生,我想问的是……你们没有感觉flux取值和指数映射生成元之间似乎有些怪异吗?”

潘院士盯着威腾看了几秒钟,方才意有所指的开口道:

“很抱歉,威腾先生,我觉得有必要向您强调一点——或者说您应该也知道,根据各大机构反馈的复验结果,科院这次给出的数据不存在任何造假的情况。”

“况且flux取值和指数映射生成元都是第二轮得出的数值,参与的机构不下四十家……”

潘院士此时依旧保持着克制与尊重,不过语气和语义中已经带上了一些警告的意味。

“反正威腾纠结的是盘古粒子附近的情况,再怎么着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成果,就让他说下去吧。”

“如果他真的无理取闹,现场这些大佬也不会任凭他胡来。”

潘院士愣了两秒钟,很快便理解了侯星远的意思。

确实。

作为能够在上个世纪五家纷争的情况下统一弦论、并且最终成为超弦理论的‘盟主’。

这种做法显然不合适,无论是言语上的打断还是物理上的打断都不太好。

因为威腾的问题并不算是无端拆台,如果此时贸然拒绝或者让勤务人员把威腾带走,一来对威腾本人很不尊重,二来也容易落给他人口实。

尤其是眼下科院已经胜利在望,如果在威腾身上搞这么一出……

别说铃木厚人和米尔萨普了,大宝倍和肯尼迪说不定都能乐的活过来。

可如果继续让他说下去?

孤点……或者说盘古粒子的指数映射生成元由于不存在静质量定义的缘故,应该是所有数据中最精确的一项。

说难听点。

即便是所有数据都出了问题,指数映射生成元也不会出现错误。

当然了。

以上这句话的前提是……

庞加莱群是由时空平移群R13和洛伦兹群SO{1,3}做半直积得到的,记为ISO{1,3}。

这个群的李代数是10维的,存在一个特殊的基底。

分别是一个能量生成元,表示时间平移对称。

3个动量生成元,表示空间平移对称。

3个角动量生成元,表示空间旋转对称。

dy/dt=y。

这个方程的物理意义可以解读为你的速度大小,永远等于你的位置大小。

也就是位置的导数,永远等于你的位置大小。

换句话说。

任意点p到点Exp_p(v)的曲线长度,等于初始切向量v的长度。

在数据完整的情况下,合外力F可以轻松用笔计算出来。

然后大家可以拿结果来判断合外力是大还是小,是人拉的力,还是驴拉的力等等……就像用oxika值大小来分辨计算目标符合哪种暗物质模型一样。

但F这个合外力的计算难度,和质量m和加速度a的测量难度其实是不成正相关的。

m可能是用秤砣甚至手掌掂量出来的估算值,也可能是用最精密的仪器得出来的高精度数值。

其中中科院这次提供的运算数据,就属于后面这种情况。

指数映射生成元则比较不同一点。

它不像flux取值这样可以直接测量出来,而是一种取样后通过数学解析得出来的映射。

举个例子。

众所周知。

指数函数e^t的本质,描述的是一个微分方程:

听到威腾的这番话。

饶是潘院士的发布会阅历丰富,经历过的大战小战无数,此时也忍不住露出了一丝极其明显的错愕。

这tmd是什么鬼……

不过很快。

潘院士便迅速回过了神,并且飞快的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威腾的话。

“根据我刚才的计算,眼下科院给出的flux取值和指数映射生成元,似乎也存在这么一个情况——前者太大,后者太小。”

“……”

潘院士沉默了几秒钟,心中骤然冒出了一个猜测:

“威腾先生,您的意思是……”

威腾与潘院士对视了好一会儿,方才重重一点头:

只是令潘院士有些奇怪的是……

威腾在台下静静听完这番话后,既没有表示不满,也没有露出怯色,而是飞快的摆了摆手:

“抱歉,潘先生,你可能误会我的意思了。”

“我不是在指责科院的数据有问题,而是指这两个数据不应该是那两组数字——如果只有盘古粒子作为参量的话。”

随后他想了想,又举了个例子:

威腾这人的情商绝不会低到哪儿去。

别忘了。

那么接下来的情况就将完全超过科院的掌控,谁都不知道会走向何方。

而就在潘院士有些迟疑之际。

他的耳返中再次响起了侯星远的声音:

“小潘,让威腾说下去吧。”

“威腾这人我很了解,不是那种蠢到会在这种场合贸然拆台的人,所以他多半真的发现了些一些东西。”

在那条概率轨道中,没有其他东西影响到盘古粒子。

想到这里。

潘院士不由看了眼台下的威腾,脸上浮现出些许犹豫。

威腾提出的问题虽然严格意义上没有干扰到科院的发布会成果,但被他这么一打岔,此时潘院士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是打断威腾?

李代数空间上的内积,就是复数指数映射的代数收敛。

也就是理论上来说。

只要建立李代数和其对偶空间中的映射,就可表示出所有粒子。

这个概念非常简单,也非常好理解,是吧?

换而言之。

而p点沿着局部测地线行走v的长度个距离所到达的点,便是指数映射的像点。

与此同时呢。

一个紧李群上面有自然的双不变黎曼度量,由这个度量决定的指数映射跟李群群结构本身决定的指数映射一致。

而李群本身的指数映射限制在矩阵群的时候,具有跟复数指数映射一样的无穷级数形式。

同时按照温伯格的观点,粒子是庞加莱群的表示。

同时眼下随着各大机构最终成功的出炉。

这些数值也不存在科院虚构的情况——暗物质的实锤就在那儿呢。

也就是说威腾不可能像铃木厚人那样从二次发散参数方面提出质疑,认为科大造假了。

那么威腾问这两个数值是什么目的呢?

就在潘院士眉头微微皱起的时候,台下的威腾又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