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838节

走进不科学 第838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此一来。

后果可想而知。

作为一个当世顶尖的聪明人,威腾很快也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

不过这些数据重要归重要,不代表它被圈出来就一定有问题,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就像核武器同样重要,但你跑去相关部门门口囔囔明天全球的核武都要爆炸试试?

众所周知。

考虑狄拉克矩阵作用一个4-旋量时,其实就是对应的泡利矩阵作用一个2-分量的左/右手旋量。

而泡利矩阵的特征值又都是{+1/2,-1/2},可以来描述‘冥王星’粒子的代数性质。

用现实的例子来举例。

徐云所画出来的两个区域就好比渔船的声呐和定位软件,是捕鱼必不可少的两项核心工具。

因此同样的道理。

徐云画出的波包公式,也可以理解成是搜寻‘冥王星’粒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

一旦这个工具出了问题,那么后果将难以想象。

想到这里。

威腾不由抬头看了眼身边的徐云。

按照“时间等于路程和速度的比值”来计算,车外人就会感觉到车内苹果从抛出到返回,用去了比苹果垂直升降多的时间。

也就是车外人看来,车内的时间在这次运动中延长了。

而这延长出来的时间增量,是由车外人看来车沿着运动方向上的长度缩短换来的。

车的直线运行速度越快,那么车外人看到的车内可用时间越长(即时间过得越慢),车的长度越缩短。

也就是越接近光速,尺缩效应越明显。(建议这里插个眼,免得今后某个情节迷路)

车内坐着一个鲜为人同学,他闲着无聊,就把一个苹果垂直上抛。

那么从苹果抛出那一刻到苹果回到抛出点那一刻,两个时刻之间苹果垂直运动了两次,也就是垂直上升和垂直下降。

两个时刻间。

苹果运动的总路程是两次垂直运动路程的总和。

但是,这是在车里发生的事。

所以徐云想要证实他的猜测无误,还需要拿出更直观的证据:

“徐博士,这两个区域的那些数据出问题了?”

徐云对此显然有所准备,飞快的圈出了屏蔽常数σ,以及单粒子组态n,l,ml,ms8这些数值。

接着深吸一口气,组织了一番语言,对威腾说道:

“威腾教授,您应该知道,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多电子波函数必须是交换反对称的一一我们现如今把这个原理扩展到了其他微粒上。”

其中定位软件,可以帮助船老大找到合适的捕鱼方位一一例如东偏西XX度等等。

声呐则可以在抵达区域后,进一步的锁定鱼群在哪儿。

如果这两个工具都和徐云说的那样有问题……

那么就会出现一个情况:

渔船被导航到了一个错误的方向,声呐探测了半天只探测到海中钓鱼佬挂底的钩子,除此以外一无所获。

没有开口说话,而是再次将注意力放到了徐云圈出的……

第二个区域里。

这块区域中的计算内容就比较复杂了,洋洋洒洒足足十好几行,看起来颇有些眼花缭乱。

它们所涉及的是特征子空间和手性算子,由4个在旋量空间C^4的基对表示,对应狄拉克矩阵。

这个特征子空间就是所谓的左/右手旋量,使得一个狄拉克旋量可以写成左/右手旋量的直和形式。

由此也可见,相对论其实并非完全排斥经典物理学的既有成果。

它只是突破了经典物理学的一些认识上的时代局限性罢了。

总而言之。

尺缩效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这道公式扩大到另一个层级的体现一一注意,是某种程度。

它在狭义相对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属于‘基底’的范畴。

而在车外原地不动的人看来,苹果在抛出和返回抛出点两个时刻间的路程是一个抛物线。

由于两点间曲线长度大于直线长度,也就是说在车外原地不动的人看来,苹果抛出和返回过程中走过的总路程,是大于苹果垂直升降的两倍垂直距离的。

同时不管车内人还是车外人,可测得的苹果抛出速度是一样的。

否则就存在能量无中生有了。

于是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