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暴君驯化记 > 暴君驯化记 第63节

暴君驯化记 第63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不用管我,您还疼着呢,好好歇息。”姜琬道,“我可不是来让您分心的。”

这楚王妃生得好看不说,一开口却是很体贴人,荣妃笑起来,与安妃道:“瞧瞧,难怪二殿下如此喜欢呢,”又给她介绍,“阿琬,这是安妃,是我的好妹妹。”

也是第一次见,这安妃很是瘦削,但肤色很白,弯弯的眼睛,年轻时肯定是个美人儿,姜琬与她互相见礼。

怕打搅,姜琬坐在远一些的地方,让荣妃与安妃这对好姐妹说话,中途,她看见荣妃朝外看了好几次,心想应该是盼着萧廷秀来,然而萧廷秀一直都没有出现。

这时辰,可能是在文德殿召见臣子,也可能在批阅奏疏,但不知为何,姜琬看着荣妃的眼神,突然有一种微微的酸楚。

安妃脸色一变,忙叫道:“快请稳婆来,还有太医!”她握住荣妃的手,“姐姐你莫要怕,你这胎很是稳当,定是无事的。”

荣妃点点头:“我不怕,我也等了多日了。”

稳婆与太医很快就来了凝和宫,荣妃要生产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萧耀不在,姜琬一时没个主意,因为萧耀的主张也许会跟她不一样的,但她知道萧耀跟萧泰的关系很好,这荣妃也是个聪明人,想一想,立刻就坐辇车去了凝和宫。

此处颇是清幽,种了许多的玉兰花树,姜琬一下车,就在门口遇到萧泰。

一张张都是白净的脸,萧廷秀逐一看过去,落在个身穿杏色裙衫的姑娘脸上时,目光不由一闪,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乔莲。”她脸一红,低声回答。

皇后朝她看去,只见那乔莲生得花容月貌,一对柳叶眉,一双桃花眼,高鼻丰唇,明明有些美艳,可不知为何,竟让人生出一种熟悉之感,莫名的想起谢嫣。

这一刻,她突然后悔听了李嬷嬷的话,还是应该好好查一查的!

这人不知是谁送上来的,肯定贴合了萧廷秀的心意。

这渝州,就连萧耀都甚是陌生,算是偏僻之地,也不曾经历过打仗,沉思片刻,让卢方乔装打扮深入渝州,潜藏于此继续调查。

十月中,宫里来了三十几位姑娘,都是内监处精心挑选的,而今正等着册封,萧廷秀与皇后,还有萧廷瑞去了拢翠殿相看。

三人坐在上方,姑娘们陆续而入,仿若春日里的蝴蝶般翩翩。

想当初,自己也是这样青春的年纪,皇后看着这些少艾,不由一阵恍惚。

旁边萧廷秀与萧廷瑞道:“你来都来了,一定要看看,不要白费朕一片苦心。”

萧耀与姜琬也坐了辇车回承平宫。

“过几日就要洗三,还有满月,我们该送些什么好呢?”姜琬请教道,“我不太懂宫里的规矩。”

“就跟宫外一样,洗三添盆,放些元宝之类,满月的话,送些金银玉器,也不用打什么金锁,父皇与娘娘肯定会准备的,送一些吉利的小玩意就行。”

他居然侃侃而谈,姜琬笑道:“你送过这些东西啊?”

“表嫂生下绪儿时送过。”那是他亲表弟的儿子,肯定是花费心思的,当时就已经把这些礼节弄得很清楚了,再有,来往的武将,官员,哪一家添子不送?

那珣字就是一种玉的名称,他张口就道来,应该是早早就想好了,荣妃笑道:“多谢皇上赐名,珣儿定会好好长大的。”

跟历史上一样,这五皇子真的叫萧珣,姜琬心道,这一点倒是没有改变,但是别的事情,一桩桩都不一样了。

正说着,只听宫人禀告,说是有几位妃嫔正在外面,也来看望荣妃,什么张婉仪,丽嫔,华美人,皇后暗自冷笑,都凑在这时候来,哪里是关心荣妃,肯定是趁机想赢得萧廷秀的注意,这刚刚生下孩子,一窝蜂的来,不是打搅是什么?

不过来了,也是气荣妃,她也不想管。

萧廷秀却拧了拧眉,淡淡道:“让她们回去,过几日再来。”

萧廷秀也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很是欢喜:“这孩子比阿泰生下来时要重,你也比那时候更累罢?想吃什么东西,朕让膳房端来。”

男人眸色温柔,荣妃看到他,觉得刚才一切都是值得的,眼睛微红的道:“算不上累,不过没什么胃口。”

“那就晚一点吃。”萧廷秀握住她的手,又拿帕子在她额间擦了擦汗,“朕陪着你,你先歇息会儿,等想吃了,朕跟你一起吃。”

那亲密的动作和怜爱之情,叫皇后微微变了脸色,安妃却嘴角翘了翘,好像很替荣妃高兴,姜琬看在眼里,想到前世,萧统也有妻妾齐聚一堂的时候,不知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后,自己是否就如而今的皇后,当年的周央呢?萧耀是否也是左拥右抱,好像萧廷秀一样。

她不由得睨了一眼萧耀。

第68章

荣妃快要生出来的时候,皇后与萧烨两兄妹一同过来了。

最后来的是萧廷秀。

幸好一切顺利,众人都听到孩子洪亮的哭声,随之稳婆快步过来打开门,高声道:“恭喜皇上,皇后娘娘,是个皇子。”

萧廷秀一早就知道是儿子,笑着走进去看荣妃。

“我在户部看卷宗,父皇让我查库银的事情,有些疏漏的地方……听说你一早就来了?”

“是啊,你跟四弟那么好,我也想来看看荣妃,”姜琬叹口气,“生孩子不是那么容易的,光是生之前,就得疼好几个时辰呢。”

“你好像很明白的样子,”萧耀挑眉,“说得好像生过似的。”

“怎么可能,你又没有……”姜琬说着一愣,脸发红起来。

“没有什么?”萧耀凑过去侧头看着她,“你怎么不继续说下去?是想说本王没有让你怀上吗?”

明亮的剑身映出他狭长的眼眸,华光闪烁。

“跟我一样?”他挑眉。

是啊,流传千古的帝王故事,姜琬心想她说得一点没错,可被萧耀一问,突然心虚,搪塞道:“你为大燕立下如此多战功,将来肯定会记载于史,可不是会流传到后世?”

这个意思吗?萧耀将金鸿剑插回去,他倒是想得到更多,与那萧氏先祖一样,甚至是超越他,成为统一中原,创立盛世,旷古烁今的帝王。只可惜,父皇不准他再打仗,让他留在京都,也不知那余泽安如何了,万一没有一举拿下元国,让之得以喘息的话,将来那烂摊子指不定还得要他去收拾。

萧耀转身将金鸿剑放在兵器架上,暗道这也是束之高阁了,但愿萧泰能有点出息,早日将剑术练好,这把剑也有用武之地。

在前世,她可没有见过哪一位妃子如此盼望萧统的,虽然萧统也生得唇红齿白,颇是俊秀,但毕竟是个昏君,而萧廷秀怎么说也算是明君了,又风度翩翩,如芝兰玉树,叫人放了心在他身上,到底是免不得凄凉。

她见荣妃被送去了侧殿待产,一个人坐在殿外的石椅上发呆,也不知过得多久,萧耀来了,安抚过萧泰之后,坐在她身边问道:“怎么不坐在里面,不怕冷吗?”

他握住她的手,有点凉。

十月了啊。

“殿内有点闷,外面舒服。”姜琬道,“你怎么现在才来?”

“皇嫂!”萧泰惊讶,“你来看母妃吗?”

“嗯,我有点担心,她情况怎么样?”姜琬道,“我一直想来看她,又怕打搅了休息,听太医说,这最后一个月很是紧要的。”

第一时间就来了,萧泰很感动,笑道:“母妃身体好,一直都安安稳稳的。”

两人说着往里走去。

荣妃因为身孕,人很丰满,但看得出来五官很温婉柔和,见到姜琬忙道:“你是阿琬罢,多谢你来看我,”一边就吩咐宫人,“快点倒茶。”

她没有料错,最后萧廷瑞没有看上谁,反倒是那乔莲一来就被萧廷秀封为了婉仪,而且当晚,萧廷秀就召她侍寝了,一连临幸三日。

此事禁宫皆知,荣妃听宫人禀告,微微笑了笑道:“这乔婉仪不知是何等的美人儿了,还甚懂礼仪,一来就拜会我,可惜我有身孕也不曾得见,只能等以后了。”

安妃总陪着她,闻言笑道:“姐姐就是宽厚,难怪宫里的妃嫔都喜欢您。”

“我可能也就这一个优点了。”荣妃抚了抚肚子,“这宫里美人儿燕环肥瘦,什么样儿的没有?我是争不过,我也只巴望阿泰能安好,还有里面这个。”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说起这孩子,她的肚子突然就开始疼了。

说得好像是给萧廷瑞挑选的一样,明明他自己也忍不住了,皇后不由腹诽,但也是轻声软语:“七叔,你是该找个照顾你了,这样皇上也能放心,舍得让你回去定王府,不然你怕是要一直住在宫里了。”

这话倒是说得合心意,萧廷秀笑起来:“就是,你自己看着办!”

萧廷瑞无奈,只好看一看。

“都把脸抬起来,不要扭扭捏捏的。”皇后吩咐。

那些姑娘便抬头了。

姜琬道:“那我去库房看看……”

这宫里虽然妃子不少,但真正叫他喜欢的没几个,有些第一面尚可,第二面就无甚意思了,所以这些年也没有往宫里添人,只不过时日久了,又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但这一刻,因为这儿子,他倒是只想陪在荣妃身边。

见状,众人纷纷告退。

临走时,皇后又往里面看了一眼,见萧廷秀不知说了什么,荣妃眉眼含笑,十分欢喜的模样,她心头就发堵。

萧泰都十七了,荣妃居然还能生出孩子来,也是运气好,不过她的好运此时肯定也到头了,而今宫里又入了一批妃子,个个都是殊色,不说别的,那乔莲被这样临幸,也许很快就会生下孩子来。想到同她一样难受的还有荣妃,安妃那一些人,她似乎也不是那么的寂寞。

那目光有点奇怪,萧耀略微挑了下眉。

姜琬又扭过头去。

皇后此时问起萧廷秀:“皇上,您可曾想好名儿呀?”

荣妃也期待得看着萧廷秀。

“就叫阿珣罢,璞玉待磨,朕望他一日比一日好。”

皇后自然不会真心的欢喜,这宫里多一个皇子,自己的儿子就多一个劲敌,不过这五皇子到底是太小了,等到他长大,太子肯定早已经立下。

“妹妹。”皇后走到床边,看着荣妃,“辛苦你了,刚才皇上一直都很担心呢,总算是平平安安。”侧头瞄一眼那小小的孩子,“真可爱,胖乎乎的。”

七斤重的孩子,被奶娘摇着哄了,闭起眼睛在睡觉。

众人都围上来相看。

小孩子脸蛋红红的,虽说不轻,但还是小的很,一团柔软,想到刚才说起生孩子,萧耀嘴角就翘了起来,不知姜琬哪日真的怀上了,生下来,他们的孩子又是什么样子。

姜琬脸更红了。

“今晚,本王会尽力的。”他耳语。

作者有话要说:

萧耀:约好了哦,今晚生孩子。

姜琬:..&gto&lt...

在太医的精心医治下,莫继宗悠悠醒转,然而女儿惨死的消息一直萦绕耳边,让他痛心。

明明皇上都已经放过她了,她也离开京都了,到底是谁,这般执着非得要置她于死地呢?

他躺在床上,老泪纵横。

这桩案子自然一直都没有查出凶手,哪怕大理寺与刑部使出全力,也没有个头绪,最后不了了之,倒是卢方带来了一个消息,禀告萧耀,说那些马匪并不是从京都出去的。

有人目击马队,是从渝州方向而来,与京都背道而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