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滨江警事 > 第一十五章 交朋友

第一十五章 交朋友(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冬天没青菜,除了白菜就是萝卜,青黄不接的时候,连馒头窝窝头都没得吃,顿顿萝卜汤。”

“喝腻了?”

“早上喝汤迎朝阳,中午喝汤暖洋洋,晚上喝汤泪汪汪,真喝怕了,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喝汤。”

他很不容易,吃过的苦简直难以想象,能帮就应该帮一把。

而且在白龙港没什么朋友,所长四十二,指导员五十七,老章五十四,除了工作上的事,跟他们没什么话说。

“海丰农场在哪儿?”

“在你们江南省啊,盐海你应该知道吧,那边有个劳改农场归东海管,政府把没地方安排的知青都安排去那儿了。”

“你们东海在我们江南也有地方啊!”

“不光在你们江南有,在徽安也有飞地。”

……

“当然了,东海人吃了十几年陈米。”

“东海没新米?”

“有啊,但粮食局要储存,每年都是收新米卖陈米,计划供应,不想吃就饿肚子。东海人想吃新米和粳米,只能去黑市买。”

见韩渝一脸不可思议,黄江生又笑道:“在东海,粮食局比公安局厉害,因为人要吃饭。谁家住哪儿,几口人,一个月多少粮油计划,全在粮食局那儿。公安局想找个人不一定能找到,但粮食局肯定能找到。”

韩渝笑道:“你是编外粮食局长啊,帮着改善东海人民生活。”

黄江生把肉递给表弟,坐下道:“放心,我们不会乱说的。其实我早想到了,不然刚才在售票室门口也不会装作不认识你。”

“谢谢。”

“这有什么好谢的,有没有吃中饭,没吃一起吃。”

“我回所里吃,刚才的话不能不当回事,我们领导让我转告你们,如果泄露出去是要追究责任的。”

“这些我懂。”

“举手之劳,谈不上拜托。”

想到所里不但要给船民办证,也要给有且仅有的几个沿江沿河单位的外来人员办暂住证,韩渝说道:

“黄哥,你在陵海主要在船厂落脚,船厂属于我们沿江派出所辖区。等过几天所里不忙,你带上你的‘口袋户口’,去我们所里办个暂住证。”

“行。”

“咸鱼,我要不要办?”小姜下抬头问。

韩渝没回所里,直奔船厂。

小姜家离得远,吃住都在船厂的工棚,黄江生平时也在这儿落脚。

在凉棚下等了十几分钟,小姜和黄江生回来了,一个吃着冰砖,一个手提用草绳串着的猪肉,看着有二斤。

小姜愣了愣,迎上来问:“咸鱼,你不是公安么,刚才怎么跑白龙港去卖芦稷了!”

黄江生走过去看看绑在车上的芦稷和秤,笑道:“刚在售票室门口卖芦稷,一转眼又到这儿。公安同志,你怎么跟我在北疆种地时一样,出工一窝蜂,收工快如风。”

韩渝真有些寂寞,也需要朋友,抬头道:“黄哥,我家原来在航运公司,其实现在还属于航运公司,我回头帮你问问航运公司的朋友,都有哪些船跑东海。”

“你家是跑船的?”

“嗯,我爸和我哥他们都在江上跑船。”

运输是最头疼的……

得知韩渝竟跟航运公司有关系,黄江生欣喜地说:“那就拜托了,鸡蛋和新米不一定在这儿装船。如果江上有船去东海,我可以把鸡蛋和新米运到江边。”

聊着聊着,红烧肉做好了。

小姜把饭菜端上桌,招呼二人洗手吃饭。

两个荤菜一个汤,黄江生吃菜吃饭就是不喝汤。

韩渝觉得很奇怪:“不喝汤怎么吃得下去饭?”

黄江生吃完嘴里的肉,笑道:“北疆不种水稻,吃不着米饭,顿顿都是馒头、窝窝头,苞米碴子。

“咸鱼,不是吹牛,我不但改善了好多东海人的生活,也解决了十几个知青的就业,东海那边有十几个兄弟姐妹全靠卖我运过去的米和鸡蛋养家糊口呢。”

“你有没有成家?”

“成家了,去年结婚的。”

“你爱人在哪儿工作。”

“她在海丰农场,在农场干着也没什么意思,我正在找房子,等租到房子就让她过来。”

“小姜,你呢?”

“知道,我又不是个

韩渝没想到他的经历如此坎坷,下意识问:“再后来呢。”

再后来从各地跑回去的知青越来越多,小生意都越来越难做,我想到贩鸡蛋贩新米。其实主要是贩新米,只要有本钱,只要能把新米运过去,肯定能卖得掉。”

韩渝笑问道:“新米在东海很好卖?”

韩渝笑道:“你又不是外地人,你不要办。”

“我是来找你们的。”

“找我们做什么。”

“白龙港认识我的人不多,我刚才是在售票室门口执行任务的,不能让别人知道我是公安。”

小姜赶紧吃掉剩下的冰砖,嘴都顾不上擦,好奇地问:“执行什么任务。”

韩渝摇摇头:“保密,不能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