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话说1984 > 第277章 压力与态度

第277章 压力与态度(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那帮人是搞机械编程的。在大楼里还有两台高科技数控机床。

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那玩意存在。别看国家已经公布新进的数控机床,可老外们不知道具体情况。

如果需要用到数控机床做某个零件,只需提供图纸或数据就那边就给生产出样品来。

外籍硬件工程师,知道邢宝华有老旧的光刻机,能制作过时的单片机之类的芯片,其他的一概不知。

外籍软件工程师,那就更不知道实验楼具体情况,他们的工作只面对电脑屏幕,编代码。

针对性地制定方案,改进方案。

邢宝华在看过报告后,也感觉大米存活下来不容易,还不是靠着财力生存?

产品都是暴利,有钱,暂时看不出什么毛病来。

要是遇到资金紧张了,等发现这些毛病,一切都晚了,想要改正很难。

市机械厂不就是这种例子吗?

把时间腾出来,交由两家团队开始实践性的教学。

分组,分工,团队内每个老外都带十几二十名学生。每星期所有学员都轮转,不会固定地跟某个团队成员学习。

大米黄埔开课。

别小看这两千多人,将来也是遍地开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未来这第一批跟着老外学习先进体系的学员,成就了得。

这两千多人,邢宝华要是能留下十分之一,他睡觉都能乐醒。

也被电子厂翻译过来当做教材,供大家研究学习。

第一届质检管理体系和EAM资产管理体系在86年11月中旬开幕。

省、市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也来,甚至还上台讲了小上午的话。

本来邢宝华还想讲两句,还没轮到他午饭时间到了。

IBM也好,摩托也好,大会和他们这些团队没啥关系,但邢宝华在合约上提出让他们教学的要求,看在钱的份上,倒是答应了。

哲理性的东西适当地讲讲,绝大部分还是用数据来说话的。

市里有小部分人开了个小会。

会议是在商讨怎么帮着电子厂改股,看看在没有约束、在大环境下、在紧缺外汇的情况下,拿出宝贵的五千万来,搞什么企业管理技术。

管理用得着花钱吗?

把五千多万上交,多派几位有经验的老同志过去指导工作,从管理到生产,方方面面都给做到位。

就像我们用普通思维去思考一样,发现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个问题。这是一种非常低效的管理模式。而我们要学会看到一个问题,至少要问几次问什么?然后再去寻求解决方案。最后才是解决问题?

当你拥有这种解决思路,才能解决掉问题的本质,那么现在地上的油是哪里来的?”

顿时所有的学员都抬头看上方是否有传动机。

当看到头顶空空如也时,又陷入思考。哪儿来的油。

“找到问题的所在,及时处理掉,也是节约成本的一种方式。”

IBM员工继续说道:“他把螺丝拧下来检查,发现螺丝上面的垫圈老化了。那么第三正常的反应是不是把垫圈换掉,也能完美地解决漏油故障。”

见到所有学员同时点头,IBM员工讲:“不,他又在思考。”

“哈哈哈……”学员们大声笑起来。这好像是遇到思考狂魔了。按照咱们传统,就算发现地上有油,也是先擦掉。

第二次,第三次再发现,估计也就一扳手的事儿。

发现漏油了再说,谁会去思考后续的事儿?

不少学员讲油渍,有人还分析说是机油,黄油,更有开玩笑地说豆油,菜油。

好在这帮学员的英语水平还可以,都拿着小本本随时记录讲师的一些话。

“这让我想起了通用公司某汽车厂一位员工发生的事情。他也是发现在车间的地上一滴油渍。

如果按照正常思维情况下,是不是找个东西把这滴油渍给擦去。”

见到众人都在点头,甚至看到不少学员也在根据他的话要做纪录。

虽然费点劲,泼皮的事儿算是解决了。

泼皮们背后要是没有一些关系啥的,解决起来更容易。俗话说拔起萝卜带出泥,那些泥就不是邢宝华他们能管得了。

光现在电子厂就忙得颠颠的,每个人都忙。

人情世故要处理,更多的还是那些即将来学习先进经验的学生们。

大学老师,教授等等,总共两千多号人,这给电子厂后勤不少压力。

这也是在他们入职前明确说明,那一层楼可以去,那一层楼不可以去。

而且保密单位的楼层和出口都是独立的。并且24小时保卫班轮流值守。

邢宝华有时间也去车间看看现场教学的团队的情况。

那场面,兼职和一个主任医师带着一帮实习生。

其中就听到一位来自IBM的员工,指着地上油渍对着现场学员讲道:“看看这是什么?你们想到了什么?”

邢宝华当初还出主意,那是跳出来讲,看得明白。真当自己也陷进去,他也看不出来。

实验室是两支团队唯一进不去的地方。邢宝华也防着他们。

造手机电脑,这两家可都是祖宗级的。

邢宝华弄的东西,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但他的整合能力强。不管是IBM还是摩托的专家,多看几眼弄明白原理,邢宝华这边就没啥玩的了。

再说,实验室大楼还要另一股力量。用大米科研人员作掩护。

现场带学生,是最大的优点,完全超脱课本知识,用现实的例子一一去讲解,学的都很快。

两支团队在考察大米工厂后,发现管理也比较混乱,好多人身兼数职。

进货渠道,库存管理也乱得很。

他们还很纳闷,这种烂糟糟的企业能存活到现在已经是奇迹。

在资源,材料,劳力存在很大的浪费。

可真开课了,成了国人自嗨节目。

整整一上午老外们也不知道他们讲的啥。

下午还有两位领导要讲话,邢宝华找到市府办说,再耽误下去老外都烦了。也别讲了,讲了也没人听进去。

还耽误事?

市府办虽然有点不乐意,但还是按照邢宝华说的做了。

开会的人心里都有怨言,但不能明着阻挡电子厂发展。

最后商讨还是用舆论来给电子厂施加压力,他们在后面出手帮着电子厂处理事情。

邢宝华在边上听着,感觉很好,五千万啊!买了一锅毒鸡汤。

毕竟这玩意能开放思想和心智。

咱们国内还没到处是鸡汤,没有桉例,没有那种激励。

把一些紧固的思想给开放出来。

带头鼓掌。

“那位员工把周边几颗螺丝拧下来,放到一起发现漏油的那个垫圈和其他垫圈不是同一家工厂做的。于是就把这信息反馈给采购部。

同时提出建议,用这种垫圈,下次漏油会不会特别容易产生?”

学员们还是保存沉默地在思考这则故事。

IBM的员工又提问;“以此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位通用的员工他把问题处理在什么样的状态?

请记住,叫做根源状态。

接着说道:“NO,那位员工没有找东西擦掉油渍,而是蹲下看着这滴油渍在思考。”

不少学员轻声地笑出来,好像感觉这种事儿还用思考?

“那位通用员工不经意间发现在油渍上方传动机构有颗螺丝部位漏油。OK,是不是按照普通的逻辑思维,找个扳手把螺丝拧紧,是不是不漏油了?”

见到很多学员都在点头,那位IBM员工带着笑容继续讲道:“他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检查所有螺丝后确定只有这颗螺丝在漏油时,他又陷入思考,为什么这颗螺丝会漏油?”

听课的学员都没出声,同时他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所有来学习的教授学生要安排住宿,分发被褥个人用品等

食堂IC卡,按照普通工人每月25块5的标准打到卡中。

这些包括被褥生活用品每个人统一收五十元,以学校为单位收取。

实验室门禁卡没给发放,车间和其他地方的识别卡,到给了。

IBM和摩托管理体系团队,拿出一些方案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