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明1805 > 第四零四章 松江航空工业园

第四零四章 松江航空工业园(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下,从苏州割了嘉定和宝山两个县给松江同样也不合理。

那样就会让松江逐步取代苏州,成为江淮省最强势的府。

大明的工业化是自发的,对外的依赖性只有殖民地的资源,而基本不存技术性进口。

所以大明也不需要专门培养一个对外的经济中心。

朱靖垣的思路就是“均衡一下”……

在这个世界的松江人看来,松江的区划只是有些缺陷,没有黄浦江入海口。

拿到黄浦江入海口东岸的土地就完美了,就有机会真正超过苏州了。

朱靖垣来松江投资,让他们看到了通过朱靖垣,最终达成这个目标的希望。

朱靖垣本人心中的感觉,是世祖皇帝就算不是故意针对松江,最起码是不够重视的。

就算是不把松江搞成大明的金融中心,最起码把松江和苏州的边界调整一下吧。

苏州失去了崇明等沙洲,但始终拥有嘉定、宝山,加上本来就庞大的体格,就像压在松江头的一个大口袋。

松江没有黄浦江下游和入海口沿岸的土地,天然的地理条件就始终弱于苏州。

松江的内河船要顺着黄浦江入海,就要通过完全由苏州管理的地界。

不过这时候的松江人,不是上辈子的上海人,没有家乡是全国经济中心的经历。

松江府也始终没有拥有过嘉定、宝山那些地,松江和苏州的边界已经持续四百多年了。

当然,不是成为后世那种直辖市的更进一步,而是让松江的地理条件真正补完。

这个世界的大明的松江府,相比朱靖垣上辈子的上海市,各方面实力和影响力都弱了一截。

在土地上看,首先没有获得包括崇明岛在内的长江口沙洲。

这些沙洲原本属于苏州,后来被世祖皇帝划给了南通,没有像上辈子那样划给给松江。

包括崇明在内的长江口沙洲,无论是对大明的苏州府而言,还是对后世的上海市而言,其实它们本身都并不重要。

本来就没必要去专门集中力量发展某个地方成为领头羊。

所以朱靖垣的投资,在东南各府都有分布。

松江的就是航空工业园,这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高新时髦的产业了。

大明航空有航空相关的所有产业经营权。

现在也基本上完全覆盖了所有产业。

所以,这两个厂商的保密级别反而不是最高的。

甚至还会主动引导厂商们往某个方向发展。

所以这两个厂商其实还是行业内的风向标,特别是朱靖垣这个飞机发明人的大明航空。

大明航空的工业园建在松江的话,松江本地投资商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所以松江的商人同样欢迎大明航空进驻。

朱靖垣的确准备顺应松江人的想法,把松江和苏州的边界调整到新的黄浦江主河道。

完善松江的地理条件,再加一点点投资增益,让它能跟苏州并驾齐驱。

然后也不用专门去增强省会应天。

作为大明的南京,江淮省的省会,只要有这个身份在,就足够与周围江南各府抗衡了。

江淮省虽然很大,但确实发展颇为均衡的地方,是可以持续的全面发展的。

松江和苏州现在的边界,是几百年前的吴淞江旧道,在“黄浦夺淞”之后就逐步废弃了。

所以现在看上去,才有黄浦江北岸有松江的地,黄浦江东南岸又有苏州的地。

直接用黄浦江这个新的天然边界显然合理很多。

与此同时,苏州虽然失去了崇明等沙洲,但是各种意义上的体量都还是太大。

曾经的南直隶,现在的江淮省,如果不是应天地位特殊,占着政策上的优势,否则早就是苏州来当领头羊了。

所以松江人和官员也不会对这种现状产生什么怨念,更多的是一种希冀,“要是朝廷把黄浦江入海口能划给松江就好了”。

不要整个宝山县辖区,单纯的就用黄浦江北岸的土地,交换入海口东岸“高桥镇”等地区的土地,以黄浦江为界也能接受。

根本不敢想要嘉定,它甚至想要在境内修运河,给黄浦江开挖新河道。

实际上,松江府现在地理条件已经非常好了,始终是长江入海口最外侧的一个府。

否则也不可能以现在这么小的体量,在工商业发展速度上始终紧咬着苏州府和应天府。

但是南通把这些土地开发利用起来了之后,就反过来影响苏州和松江的地理优势了。

因为海船进了长江口,就全都归南通管了,而不是苏州或者松江,这就对苏州和松江形成了直接的区域竞争压力。

然后是嘉定和宝山这两个县,以及黄浦江入海口的东侧,后世浦东的高桥镇这块地。

这些土地原本也都属于苏州,现在也仍然属于苏州,没有和后世那样划给松江。

现在的松江府的行政区划,和四百年前的大明初期基本一样,整体上比较“扁”,近似于一个放平的平行四边形。

从发动机设计到飞机制造,从民用飞机的销售到航空客运、货运的直接经营都做。

松江的航空工业园,除了没有发动机研发之外,其他所有的生产环节也全都覆盖了。

想要进入这个产业当配套厂商的投资者和工厂,肯定会跟在周围投资建厂。

上海县肯定会成为大明南方地区的航空工业中心。

最后是松江的各级衙门的官员们,对朱靖垣也都还怀有几分特殊的希冀。

全程专人配合办手续、选土地、招工人。

不只是因为朱靖垣这个老板的身份高贵,否则就算是各级官吏不得不卖力配合办事,也不至于出现全体官吏欢欣鼓舞的状态。

也不只是因为朱靖垣的投资很大,朱靖垣这种人的产业,投资大,肯定事儿也多。

最重要的是,朱靖垣这个特殊的皇子注意到了松江,让松江官人看到了一个希望,让松江府更进一步的希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