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明1805 > 第601章 大公二十年的档案册

第601章 大公二十年的档案册(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大公十一年。

工部下属半导体司所属的“半导体厂”完成了三百纳米工艺攻关。

大明陆军开始建设南北两京互联网直连测试光纤工程。

大明海军开始尝试在海岛之间部署海底光缆用于互联网通讯。

新产业集团下属“大明幻想模拟公司”注册,朱迪钚调任公司开发部副经理。

民营厂商可以设计各种特殊个性化的芯片,让皇室和官营的光刻厂去代工生产,然后到市场上卖。

不过更多的还是直接用新产业集团的芯片生产具体产品。

和前世的那些在市场上销售的最终的显卡、网卡品牌厂商,才是他们有机会也有能力获得的的地位。

有了基本的传统半导体和计算机产业的基础,再拿出现有的以军用无线电通讯技术。

就可以开始开发相对廉价的民用移动通讯设备了。

但是可以获得这一代对方生产的所有产品一定比例的技术授权费。

具体的硬盘、显卡、声卡、主板、显示器等,这些面向最终客户的非核心最终产品,四大产业集团可以自己根据情况选择做不做。

如果民间厂商有积累了相应的能力,可以把这个这些产品的活儿接过去。

整个产业最终的产业布局,也会与朱靖垣前世颇为类似。

高级微处理器和显卡芯片的设计,是这个产业内最复杂的上游产业,本来就不是一般厂商能够做到的。

皇庄以前是搞土地、农业、矿产的,现在也要被拉着搞半导体。

四大集团都要至少建设一座光刻机厂,负责研发和升级新一代光刻机和配套工具。

至少建设两座光刻厂,一座与光刻机厂配合,负责攻关最尖端前沿制程。

一座用最成熟的工艺制程,生产大批量的常规芯片,供应市场上的常规芯片需求。

两座光刻厂都对所有客户开放代工。

大明本土核心区主要府衙开始配置办公计算机和互联网。

陆军开始在大明本土核心城市搭建移动通讯基站。

新产业集团生产的量产型个人计算机开始在主要核心城市公开销售。

所以这些无人的荒野也有基本的通讯需求。

如果按照传统移动通讯网覆盖这些无人区,不但最终的建设成本和效果不可控,也不可能产生收益。

假月-卫星通讯才是这种环境下的最佳选择。

大明现在就已经有假月通讯相关技术,天上也已经放了几组专门的通讯卫星。

不过目前是纯军用的,卫星数量和贷款不够,没办法对民间开放。

闪存颗粒最大容量突破五亿字,也就是1GB容量。

大明南北两京互联网直连测试工程完成。

大明陆军开始在本土核心地区主要城市之间部署主干光纤。

移动通讯网络技术标准整理,测试性质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也被生产出来。

移动通讯网络建设被交给人最多的陆军承担。

还让大明银行直接开始搞担保支付工具。

大明互联网中心则新设立了一个部门,开始建设索引管理网页和搜索引擎。

大公十二年。

半导体厂完成了两百纳米工艺攻关。

第四代六十四位处理器设计完成,每秒计算次数突破了十亿次。

第601章大公二十年的档案册

大公十年。

朱靖垣验收和接收了这台超级计算机,认为大明的半导体和计算机产业的基础已经打好了。

所以接下来就要对民间逐步开放半导体相关产业了。

但在这之前,还有一项同样重要的工作要做。

“幻模公司”开始开发第一个大型“幻想”游戏,朱迪钚简单的考虑之后理所当然选择了三国题材。

皇室财团下属“物资供应公司”,大明财团下属“大明供应集团”开始设计网站。

这两个公司,是负责大明基本物资供应保障的,按照后世的说法是供应链公司,同时也做零售。

在对新开发的殖民地,新建设的城市和居民点,往往都是他们最先过去开展业务。

朱靖垣让他们在互联网假设起来的同时,就把网络购物的网站做好。

换个通俗说法就是“手机”

在半导体工艺还在几百纳米的时代,现在谈智能手机还为时过早。

不过传统功能手机的研发已经可以开始了。

所以朱靖垣在安排部署半导体产业的同时,责成工部半导体司启动民用移动通讯设备项目。

开始同时研发手机并制定移动网络标准。

这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是天然具有垄断潜力的门类。

也就是说,自己如果不主动掌控,最后会有别人来控制整个产业,自己这个发起人可能都要受制于人。

光刻机厂和光刻厂也是类似的,成本太高难度也太大,民间小商人根本无力参与。

有能力参与的都有机会参与最终的行业垄断地位竞争。

所以官方背景的四大产业集团直接下场掌控,而不是放任民间厂商慢慢养蛊。

四大产业集团都要有完整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能够独立设计和生产微处理器、显卡芯片、内存和闪存芯片等关键芯片。

还要有能力设计和生产网卡、声卡等典型的配套芯片,以及作为显示设备核心的液晶面板。

四大产业集团的产品和构架可以不同,但是必须互相兼容其他厂家的产品。

工艺制程方面攻关最早成功的集团,需要无条件其他三个集团开放自己的技术和经验。

所以在手机和移动通讯网络规划定下来之后,也要同步开始做民用假月通讯工程的规划了。

这个项目被理所当然的交给了同样负责航天探索的空军。

朱靖垣另外叮嘱四大产业集团,未来生产的主流手机都要有假月通讯功能。

大公十三年。

四大集团半导体工艺制程同步提升到两百纳米。

手机和配套的网络设备的生产与升级,理所当然的交给了四大产业集团负责。

不过移动通讯网络是基于地面基站的,相对而言更加适合在有足够的人口的地方部署和使用。

而大明在正常的居民区之外,内陆还有异常庞大无人荒野。

偶尔会有人会主动进无人区探险、打猎,甚至会有人尝试避世隐居。

还有大明官方的勘探、考古、研究、巡逻人员,也偶尔会在无人区活动。

增加了二级缓存,放宽了功耗限制,加长了处理流水线。

运行频率大幅度超过前一代的极限,直接从每秒两亿次起跳(200MHz)

四大产业集团基础建设完成,光刻机厂和光刻厂先后投产,工艺节点暂时达到三百纳米。

四大产业集团的液晶面板厂投产,开始生产最基本的小尺寸产品并提升规模。

单颗内存颗粒的容量提升到三千两百万字,相当于64MB。

参考当初的航空工业协会、汽车和机械工业协会,成立一个半导体和计算机工业协会。

朱靖垣让朝廷四大产业集团全都加入协会,共享基础专利和授权。

共同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

同时直接下达命令,四大产业集团全部参与行业建设。

皇室财团、大明财团、皇庄集团、新产业集团四家全都要建设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