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的后院通废土 > 我的后院通废土 第131节

我的后院通废土 第131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唔,我是这样想的,”闻柏舟说,“知识体系既然是个体系,就肯定不是单独的一个认知可以树立的东西。前两天打疫苗,有不少人连疫苗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就在想,是不是安排一些基础的课程给大家学?”

律恒侧头扫了一眼旁边,他们旁边桌应该是土地处理区的学生们,依然在高声谈论着种植有关的学习。

但他们到底也只是学生,对于离开了特殊处理区,面对沙化土地该如何展开种植这件事,聊得很天马行空。

“可以有一些。”律恒沉吟了半晌才说,“各个班级与学习方向的专业课程,也可以有一些。”

“有需求的话,下次回去,我们一起看一看网课吧。把有用的课程拷贝过来。”

这天晚上,停播了两周的地堡固定电视时间又预告了播放。

这一整天地堡的氛围都格外热烈,大家都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即将要开始播放的节目。

有人说还想看航拍龙夏那样的城市风光,这才是他们应该看的节目。要多看一看过去的城市是什么样子,才知道以后走上地面,应该怎么建设自己的家乡。

也有人说自然纪录片才是根本。唯有知道了这个星球本来的样子,他们才知道该如何去恢复生态。

还有一些人喊着应该上课,恢复生态不能靠嘴里说的,植物也不是种下去就能存活。他们需要大量的农林课程打基础,以后上了地面才能真正的去恢复生态。

“好。我知道了。”杨桐说,“那您看现在要不要再播点什么?”

杨旗刚要说话,一阵痒意就蔓上了喉咙。他猛地咳嗽了起来。他佝偻着身体,一手捂嘴,另一只手茫然地在床上摸索了一阵,又是一阵猛嗑,他的手用力地伸向了杨桐。

杨桐猛地抓住了他的手,另一只手不住地抚摸他的背脊,给他顺气。

好一会儿,杨旗才停了下来。他捂着嘴的手心里多了一捧血痰。

杨桐抓着帕子给他擦干净了,低声说:“老师,把事情都交给齐老师吧,别费心了。”

不如分一半给13号地堡做人情, 下一次也好交换更多的蔬菜与防护服回来。

他这半个月被药物反应折磨得精神不济, 换了贺徐林教授的药吃了几天, 倒是难得能撑起些精神处理事务。便将一些堆积的文件让杨桐拿给他慢慢地看了。

说是文件,其实也算不上。

绝大多数是地下各个部门口头反馈的意见, 由杨桐记录在本子上后, 再给他过目。

植物越来越少,酸雨让森林都变得枯槁。因此纸也是很珍贵的物资, 不能随随便便的使用。

而这颗探究的心,会促使他们做出未来的选择。

但同时,在商量书本选择的时候,闻柏舟和连生他们又很担心。怕孩子们看得太多,兴冲冲的跟着某些心怀不轨的地面人跑了。

所以商量到最后,闻柏舟毫不犹豫地又增加了好几部恶性肿瘤纪录片。

那些纪录片有些是国外拍摄的,也有些是国内的一线纪录片拍摄团队跟随着一线医护人员拍摄。

画面赤裸裸的呈现着血液、病痛还有患者与家属的情绪。

因为刚带回过一批物资,这次准备的物资到没有必备品。反而携带了许多看起来不那么必须的。

他们补充了婴幼儿的奶粉与孕产妇的蛋白粉,给地堡里的人安排了二十吨的冻肉与十吨的鸡蛋。此外还另外准备了五百箱的牛奶。牛奶都是简陋的塑料袋包装,每一箱里都有三十袋牛奶。上面只印刷了日期与成分,没有再写别的。

除了这些补充营养的部分,还另外准备了油、盐、糖这类必不可少的配料,与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药片。

除了这些,剩下的则是各种模型零件几百套,画笔、文具若干份。而这里面最主要的,则是书籍。

这是闻柏舟在泽城与青鸾交涉的时候才想起来的一些内容。

它不如自然纪录片直观,也不如航拍龙夏刺激。故事他们看懂了,可是……就这样吗?

安静了一会儿,有人起身道:“走了走了。”

“哎……感觉不如航拍龙夏好看。”

“先看看吧,有得看总比没得看好。”

“地堡里不会随便安排的,这么宝贵的东西。多看看就懂了。”

他们的老祖宗这么牛逼的吗?

“对,就是那么早。它是最早的商旅古道,也是当时人口构成最复杂的地方之一。”闻柏舟抬头看着屏幕上年轻的皇帝,“这条路,由年轻的帝王将权杖交给他年轻的臣子开始。然后这条路在战前……也是我们重要的战略通道。”

“过了两千多年!”隔壁桌的孩子震惊了,“两千多年,依然重要?”

他声音太大,附近的人都看了过来。有人冲他比了个手势,要他安静地看。

他捂住嘴,只用眼神询问闻柏舟。

听见连生的问题,他回过神正要回答,就听显示器里传来了声音:“距离汉帝国首都长安西北120公里之外的甘泉宫里……”

“啊。河西走廊。”

闻柏舟完全没想到,地堡今天居然会播这个。

在自然纪录片与航拍龙夏之后,杨旗选择了《河西走廊》,他是想……对大家传递什么呢?

这一次,连律恒都看了过来:“河西走廊?”

“医疗层。”律恒说,“看就不用了。他用了药难受得厉害。你们上去注射,他能听见。他听见你们都好好用了防护疫苗,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话音一落,运输队成员集体转身,朝着电梯厅去了。

第137章 【二合一】

他们这次回峄城依然只待五天。

就如同之前律恒计算的时间那样, 从泽城回来路途太长,他们在路上耽误太久, 几乎只能休息几天, 就又得往回走。

正说着话,食堂突然一静,安装在食堂墙壁上的几个显示器一同显示出了画面。

屏幕传出了鼓声与风声,画面上出现了身着古老服装的人与更加古老的宫殿。他们在鼓声里脚步匆匆地行走在宫殿里。

屏幕上出现了“公元前138年,西汉”的字样。

连生看向闻柏舟:“西汉,是什么?”

闻柏舟呆愣地看着屏幕,怎么会播一个历史纪录片?

闻柏舟拿着筷子坐在食堂里,听着左右不同的说法,心里慢慢记了下来。地堡里的大家如此勤奋好学,下次他就给大家带一大堆网课回来。

独学习,不如众学习。独高三,不如众高三。

都给我学!

他自得其乐地想了想,但也知道地堡需要的教材可能和他想的不太一样。想到这里,他干脆用手肘碰了碰身边的律恒:“恒哥,地堡除了教具之外,还有没有缺乏的教材之类的?”

“教材?”坐在对面的连生抬眼看了过来,“我们汽修部好像不太需要教材,主要零件和实操练习。”

“你们齐老师还没做好准备,他心里慌。”杨旗笑了笑,“不过也好,你就把舟舟拿回来的片单拿给他看,让他选一部来给大家放吧。”

说完,见杨桐眉头紧皱,他又笑着道:“不要担心,你看,现在咳的血不是比以前少了?不管是泽城的药,还是舟舟长辈开的药方,都是对症的。你们安心。”

杨桐垂眸不语,只扶着他,要他躺下。

杨旗哭笑不得地听话躺下,嘴里却还在说:“别告诉小恒,也别让舟舟知道。他们要去泽城了,别让他们担心。”

杨桐抿着嘴唇,低声应了。

杨旗戴着老花镜, 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的看得很慢。偶尔才会提笔,用打着吊瓶的那只手简单写几个字。大多数时候还是口述,让杨桐记录。

看到最后, 他停顿了很久。才开口问:“最近这段时间里, 地堡都播过些什么了?”

他精神不济,休息室里也没安装显示器。已经很少跟着地堡的播出时间, 出去有显示器的地方看东西了。

“之前的几部自然纪录片已经轮番放过三次。大家都很喜欢。”杨桐低声说,“航拍龙夏刚播完。这一两周您精神不好,就没播什么。”

杨旗低低咳嗽了几声:“下次不要这样。下次要是撞上了我不好,你们就把播过的纪录片再随机放个几集。”

疾病给人带来的最直观的折磨,总能轻易打消一些冲动的情绪。

物资在上一次回2025,闻柏舟就与严峰商量好了。这次准备起来,倒也不怎么难。唯一有些耽误时间的反而是书本的选择。

杨老爷子想建设孩子们的精神,可只靠纪录片是不够的。

孩子们要知晓自己的来处,要明白自己的去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依靠着纪录片,就能让他们想明白的一件事。

在寻找来处去路的时候,他们需要有知识的帮助,也要有富饶的精神力量去支撑。

所以除了必备的教材之外,闻柏舟还让严峰帮忙准备了非常多的课外阅读书。从经典儿童绘本,到经典流行文学,用得上的几乎一个本不缺。

他总觉得,对于地堡里已经不知道蓝天为何物,世界又为何物的孩子们,首先得知道世界的广漠,才会生出探究的心。

他们说这话,三三两两的起身离开了食堂。

闻柏舟他们也随着大部队离开了。

这是他们唯一能看的一集,明天就是第五天,他们准备回2025为了再去泽城做准备。

这次回2025,几人商量过后,决定直接开一辆运输车走。

回到2025等待开门的五天里,就在家里尽量调集物资。等到五天一过,就直接将物资装上运输车开回峄城01号地堡,随后再出发。

闻柏舟缓缓点了点头:“对。即便时至今日,它依然很重要。”

从年轻的帝王顺着这条路,将目光投向远方开始。两千多年过去,它依然矗立在那里,发挥着对外经略的作用。

大家都安静了下来,专心致志地看着显示器。

不断地有人走进来,随便找个地方站定了,就与大家一起仰头看。

半个小时眨眼既逝,许多人都坐在原地,有些不太明白这播放的是什么。

“嗯。”闻柏舟点了点头,“西汉是我们以前的一个朝代,汉帝国就是它。它……是我们族群名字的由来。我们是汉族,银河叫星汉。都是它的汉。”

连生迟疑道:“这么说……岂不是银河帝国?”

闻柏舟被他问得一愣,随即才笑说:“你要这么理解倒也不是错。那是我们历史中最强大的朝代之一。河西走廊,是西汉首次打通的一个龙夏对外的国际通道。”

隔壁桌听见这话,都忍不住凑了过来:“那么早?在公元前?”

他们知道,一个寒冬季过去,今年是公元2100年。公元前的国际通道,岂不是2100年前的事?

这次赶回来虽然只是为了给杨旗送药,但接下来的几天也不可能只是闲在地堡里等着。

闻柏舟抓紧时间去学校统计了一些必须的教学用品,又去旁听了土地处理区的会议,根据李教授的建议, 调整了一下明年地堡内蔬菜的种植比。甚至还去物资储存库调取了一下备用物资清单, 计算了各项必需品的存量。

比如防护服、外伤药物、常用药物以及新生儿及孕产妇所需营养物资。

这些东西都是消耗品, 虽然地堡恢复了几条生产线, 但依然不能完全供给。营养液与植物工厂入库的几天后, 杨旗就让运输队带了五十架植物工厂与两百斤的营养液去13号地堡。

目前地堡内的面积已经不太适合用来扩充植物工厂, 但地堡外的土地又是特殊种植区。也没什么地方能再安排下一百架植物工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