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秦淮之火 > 第41章 保护不是束之高阁

第41章 保护不是束之高阁(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现做?”

沈丁环顾一圈,屋子里除了朱莹莹都做过花灯,“我那两个朋友家里都是做花灯的,他们也会带一些灯彩来,我们做一点基本摊位就够了。”

“你朋友也是做花灯的家里?”

“是的。”

“你这是忘年交啊。”

天窗打开了也都没什么好装的了。沈勇反过来问沈丁摊位想要多大,准备带什么花灯去,他快速在一口客厅里转了一圈,问毛丽云这里的花灯拿一些走行不行,他怕毛丽云说不行,还说是收钱的也不是免费送人,过年卖还是现在卖都是卖。

毛丽云是不太舍得,如果单纯想要赚钱她早就跟着沈勇离开花灯了,她和母亲一样,将每个花灯都赋予了祝福,觉得花灯代表过年。

“生肖灯肯定不能拿,那是过年卖的。”毛丽云犹豫着。

“基础款也行,荷花灯、兔子灯、菠萝灯、飞机灯那些。”

“行,但那些过年时候要的人也多的。”毛丽云刚才还很淡定,这会儿看着花灯一个都不舍得。

沈勇开始警惕,“你有什么事?”

“最近国展中心有个文创集市,我要去参加,用秦淮灯彩。”

沈丁将陈双龙和陆奇林在群里说的内容解释了一遍,毛丽云和沈辰星第一个支持,朱莹莹看女儿高兴她也说支持,沈勇听到活动时眼睛一亮,但还是在原地佯装思考了一阵。

“我能帮什么?”

“帮我们联系个位置。”

沈丁甚至还在过往的行人里听过离谱的交谈。

“这花灯竟然要六十块钱。”

“是啊,都是义乌小商品批发的,原价也就十几块。”

沈丁当时想去跟他们解释,这是秦淮灯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看一次少一次,买一次少一盏。现在夫子庙灯会也确实有批量生产的花灯,印刷的表面,塑料的骨架,和泰晤士河边的假灯彩差不多。

但在英国可以说是假灯彩,在秦淮河畔哪有真假。鱼目混珠,劣币驱逐良币,都因为做灯彩的人越来越老,也越来越少。

“讲多少次了,大门也要锁。”

沈丁一惊,舅舅来了。母亲一个人和外婆住,外婆有什么事母亲都会第一时间跟舅舅说,住院这么大的事情当然也说了。

说归说,也没想到舅舅这么快就来了。

毛丽云也是一惊,脚步声越来越近,藏是来不及藏了,大家都在客厅,毛丽云房门也没有关,正半开着通风,这会儿一只脚正迈进来。

沈丁快步走到门口,她脑海里迅速闪过是一年前两人扭打的场面,不好看,不体面,还很血腥。

沈丁在群里回复了肯定的信息后,全身的血液在加速流淌,它们像是感受到了沈丁的快乐,在血管里奔跑舞蹈。

父亲还在那里不停地解释,说非遗馆是顺手帮忙,说他平时做生意很忙根本管不了花灯,说一切都是凑巧。

他越解释越是在表示,他根本没有放下灯彩。

“那你帮的谁的忙?这么巧?”沈丁顺着父亲的话问道。

沈勇刚才还在侃侃而谈,听了这么具体的问话陷入沉默。哪里有什么朋友,这种文化事业若不是他主动,谁会想到一个做家装的生意人会有这份心。

“不是,他们都跟我差不多大。”

沈勇的眼神飘向远处,“现在的年轻人不一般啊。”

沈丁的这个建议毛丽云是同意的,沈勇也同意。沈丁跟陆奇林和陈双龙商议后决定三个人带三十个花灯去,沈丁负责八个。

“你们哪能做好,做不好到时候丢秦淮灯彩的脸。”毛丽云同意重新做,但不同意沈丁和沈勇做。

正说着门口传来说话声和狗叫声,一个男人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人家给钱的,还不定有人买,到时候还是给你带回来。”

“不一样,灯要亮的时候好看,要过年才有意义,本来就是过年的玩意,再说妈要是好了,到时候一看她做的花灯不见了,肯定要骂我的。”

国展中心里白炽灯通明,会掩盖花灯照破黑暗的暖意。毛丽云对灯彩有自己的理解,她想展示像传播,但又舍不得,她和母亲做出来的花灯不够多。

沈丁当然知道母亲怎么想。

“或者,我们先做一些?”沈丁提议道。

“我就是个生意人,我又不是万能的,我问问看。”

朱莹莹是看不下去了,沈勇太能装了。

“你问什么问,你国展不认识人?我们家具去展览过多少次?别装了。”

毛丽云像是早就知道似的拍拍沈丁,“行,你爸答应了。”

沈勇在前妻和现任老婆的一言一语里都把面具给撕掉好几层,“我问问看啊,问到了跟你说。”

沈勇用钱去投这样一个免费开放都不一定有多少人去的展馆,是他的弥补。

只是他不好意思承认,他就想着做一个完全的恶人。别人相信他是恶人,他自己也相信,才不会让自己回头。

“我朋友多呢,你又不能都认识。”沈勇仍是嘴硬。

沈丁也没有继续问,毛丽云和朱莹莹也没多少反应,一旁的沈辰星扬着小脸说,“爸爸真棒。”

趁着沈勇坐立不安之际沈丁又问,“那你朋友都这么帮了,女儿你也能帮吧。”

完了完了。

完了完了,舅舅和父亲马上就要面对面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南京博物院里每日人流庞大,但大多数人把它当作景点,因为它不收门票,因为它适合拍照。想着不虚此行的人,租一个讲解器走一路听一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真正为了历史和文化从头到尾品味感受的人或许只有一小部分。

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展馆里都存在。

所有非遗体验馆在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免费。博物馆里隐藏着一个城市的底蕴,加上它免费,很多人都会去一睹奇妙。可非遗就不一样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像器物,只要修复保存得当,就能永世流传。非物质文化要想保存,必须靠世代相传。所以非遗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老一辈传承人正在衰老,而年轻人的花花世界里需要金钱,又各有理想,他们活力四射,却也各有各的浮躁。

这样的局面造成很多非遗不得不束之高阁,很多非遗也渐渐不为人所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