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魏逆 > 第174章 尽私图

第174章 尽私图(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相传事后夏侯玄得悉了,还劝说曹爽几句来的。

声称若是曹爽有悔意他可亲自去寻丁谧,力争解开误会、让二人和好如昔。

但曹爽很决绝。

曰:“我以诚相待、以心倾交,而彼不思情谊!不亲我者,且去,留之何为!”

而丁谧得悉此话语后,便收拾行囊归去桑梓谯郡隐居了。

旋即,则是变成异常失望与忿怒。

素来将丁谧当作良友的他,连隐晦的私事都不曾有瞒,丁谧怎么能背叛他去与夏侯惠坐谈呢!

他忿怒的质问了。

而丁谧则是先行礼作歉,然后如此作答。

“夏侯稚权,我家姑子也。古来血浓于水,不可断亲。今两家大人皆故,我不想令逝者于九幽之下犹悲凄。犹如夏侯泰初者,君姑子也,亦亲昭伯而不近宗亲稚权。”

夏侯惠正打算将昨夜做好的书信拿去驿邮托军中信使代传回洛阳,但刚刚牵马走出壁坞时,正好迎面撞上了携信而来的信使。

是细君王元姬的家书与七弟夏侯和的书信同时到了。

故而,他也没有将书信转出——不出意外,夏侯和书信里的内容,便是他想问的答案了。

快步归来,先撕开夏侯和的书信封囊细细看读。

书信内容有三。

随后,便跪坐在案几前,研墨执笔作书信。

是作给他女婿的。

作为魏室两代君王放在淮南的心腹,他的数个儿子虽然不过是中人之资,但也被授官食俸足以立身了。

所以,他想给自己女婿谋个前程。

基于天子曹叡对夏侯惠的器异,让他也很看好夏侯惠的未来,且觉得夏侯惠乃是知恩图报之人。

所以,夏侯惠也陷入了好久的沉吟。

不是担忧秦朗等人的明枪暗箭,而是在斟酌着曹肇的真伪。

而在此事之后,秦朗、曹爽与夏侯献便变得愈发亲近了。

不乏私下互邀饮宴之时。

但不知为何,曹肇却是常与何晏等人交游,鲜与他们同乐。

书信内容之三则是私事。

长兄夏侯衡声称从并州贩马至京畿之事已然大致妥当,故而知会夏侯惠一声。

人老就会变得唠叨,也更耐不住别人的唠叨。

在李长史的絮絮叨叨之中,也让还在沉吟的满宠顿时觉得不厌其烦,径直挥手如同驱赶一只嗡嗡乱叫的苍蝇,“行了行了,当真聒噪!出去吧,莫扰我酒兴。”

“唯。谢将军成全。”

李长史闻言收声,从滔滔不绝到戛然而止都不带喘息的,直接躬身谢过便大步离去。

也让满宠还恨恨的鄙夷了一眼。

夏侯和书信的其二,乃是关乎于秦朗。

因为六兄夏侯惠关系,夏侯和与夏侯献、秦朗、曹肇以及曹爽等人皆不算亲近,唯点头之交以全礼仪而已。

且又以年少,天子曹叡在非署政时也鲜有招他伴驾。

因而他虽忝为散骑侍郎不少时日了,但在宫禁中也不算消息灵通。

只不过,他有一次偶尔听到侍宦嚼舌,说有一次天子招秦朗等人伴驾出游时,还以讨伐鲜卑战后处置不善为由说了秦朗几句,让夏侯献等人日后若有机会外出讨贼,当效仿司马懿对陇东叛乱的处置、好好参详夏侯惠对安置泄归泥等鲜卑族众建议云云。

且言罢了,还以已故大人名义作誓,声称不曾泄露曹爽私下诟病夏侯惠之言辞,更没有做辜负曹爽情谊之事。

但曹爽无法释怀。

他不是质疑丁谧将有害于己,而是忿怒自己识人不明、怨恨丁谧辜负了自己的满腔亲善。

然而丁谧以夏侯玄为例,却让他寻不出指摘的话语。

带着浓浓的羞恼与无从宣泄的憋屈,他一怒之下便与丁谧割席决裂了。

一者,是长兄夏侯衡告知,就在自己赶赴淮南的第二日,丁谧便与曹爽决裂了。

据市井好事者嚼舌,乃是曹爽被授予武卫将军数日后,便邀请丁谧过府饮宴,声称他将会寻时机向天子曹叡求情与推举丁谧的才学,力争为丁谧解开禁锢。

但丁谧在郑重谢过后,便以不想牵连曹爽前程为由婉言回绝了。

并且声称士者当有“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事友以诚”的恪守,很坦诚的将他与夏侯惠坐谈之事告知了曹爽。

这令曹爽是时十分震惊。

刚好他这个女婿才学不错、门第也不差。

若是现今招来,遣去给夏侯惠身侧当个僚佐小吏什么的,他日水涨船高而跻身两千石也不难。

是的,他之所以从满宠这里为夏侯惠谋求权柄,不仅是不负天子曹叡为国储才之嘱,也是为了门户作私计。

反正皆可兼得,何乐而不为呢!

城外,士家壁坞。

一番细细看罢的夏侯惠,随手将书信扔进火盆中。

他大致知道曹肇示好的缘由了。

无非是秦朗曹爽等人觉得天子对他们宠信有衰,而对自己似是愈发器重,故而心生危机感相互抱团取暖,谋求从他身上夺回圣眷而已。

说白了,就是他们朋党了。

而亲弟曹纂已然被外放督兵的曹肇,则是觉得天子对自家恩宠不衰,故而无意参与这种宗室元勋子弟的内斗,更不想被牵连。

不过,待署屋内就他一人后,他还拎着酒囊起身来到舆图处端详。

时而抿一口,时而凝眉侧目。

待片刻后便眉目舒展,且低声咒骂了句,“纵使贼将孙韶谨慎任职、守备森严那又如何?老夫若想袭破他防区戍守点,还不是易如反掌!昔日夏侯妙才对我犹敬焉,稚权竖子何以置喙老夫!今暂且罢了,待他日老夫定让你个竖子知晓,陛下因何勉我‘廉颇强食,马援据鞍’之言!”

而走出了署屋的李长史,对此自是不知的。

一番死磨硬泡终于得偿所愿的他,刚走到自己的署屋便寻来一小吏,将事情始末交代几句让其传言给夏侯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