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274章 吃干抹净不干事

第274章 吃干抹净不干事(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七月时,松江水师,在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下沙场镇斩一百五十三倭寇、亡命海寇三百二十四人,追击之琉球久米岛将其老巢捣毁,陈璘上捷报请功,为了防止有人说他们杀良冒功,陈璘将十三名倭人俘虏,二十七名亡命海寇俘虏,系数押解京师。

刘七娘知道自己的情况,这凉药喝多了,不见得能生儿育女,再加上宫里的忌惮,索性直接领养一个,少走了婚姻的弯路,也不耽误旁人。

“戚帅有从龙之功,乃是辅弼的武勋,文张武戚啊。”三娘子却知道皇帝为何信任戚继光,正如圣旨中说的那样,文张武戚,陛下的左膀右臂,这也是小皇帝能够肆意妄为的最大底气。

这十三名倭人已经查补完毕,要被送解刳院,为大明医学进步奉献最后的光芒。

李乐,大明第一位吃干抹净不干事的原话之人,吃了贿赂却不肯办事,的确是恶人,这个人有全楚会馆的腰牌,是铁杆张党。

“大将军,我这个贼虏的夫人就在将军面前,将军何不征伐一番?”三娘子在中军大帐内,看到了未曾着甲的戚继光,半开玩笑,半是妩媚的说道。

这也是三娘子一直往宫里送海拉尔的原因,如果有个鞑靼妃嫔所出的孩子,到草原就藩,大明和草原就不必继续互相征伐了,今日我南下,明日你烧荒,打又打不出什么结果来,这么一直对立下去,对大明、对鞑靼,都是两害。

马自道带着二百五十人击破了盘踞在琉球久米岛的倭寇,阵亡七人,在久米设立忠勇祠,刻石载事,方才返航,这是大明第一出海作战,虽然仅仅只是琉球附近,这代表着大明已经有了部分海洋的进攻能力,那盘踞在琉球的海寇,将会再次回想起被大明这个巨人支配的恐惧。

如果朝廷不再赐贞节牌坊,怕是丧夫之后,母亲只能抛弃孩子另嫁了,这年头,女人是完全依附于男人生活的,是没有独立赡养孩子的能力。

在三娘子看来,大明军现在强,也只是因为戚继光强而已,戚继光的练兵之法强横而已。

戚继光说过很多次,骑射的骑弓力道太小,无论是在单兵突袭、斥候搜集还是大规模兵团交战,其实都没什么用处,就是在校场上炫技的存在,但是陛下偏偏不肯服输,非要练出来。

可马自强和万士和选择了责难陈善,当皇帝有乱命的时候,不肯责难陈善,直言上谏,那是佞臣。

到底是大明至高无上的皇帝,跟皇帝沾染上一点因果,就能落得个圆满的下场,刘七娘也不是甘愿放弃这楼子里锦绣生活,冯大珰安排,徐爵耳提面命,刘七娘安敢不从。

“奇女子也,要是不求欢就好了。”戚继光看着三娘子的背影摇头说道。

“这花魁的丫鬟觉得秦城为人敦厚,是个值得托付的人,但是花魁美娘回答道:这卖油郎是难得的好人,又忠厚又老实,又知情识趣,隐恶扬善,可惜是市井之辈,若是衣冠子弟,委身事之,有何不可?”

显然是刘七娘,毕竟刘七娘还活着,美娘的人生已经走完。

“有事就说事,无事就回吧,若是借道前往会宁卫,我派兵前往护送。”戚继光仍然断然拒绝,并且选择了送客。

“原来如此。”朱翊钧完全的了解了故事的全貌。

万士和想了想解释道:“花魁美娘的意思是:嫁过去,难道跟这个卖油郎卖一辈子的油,吃一辈子的苦吗?可是这衣冠子弟,哪里会看得上这青楼里的女子,不过是游戏而已。”

都是花魁,在永升毛呢厂的花魁刘七娘,和在卖油东家为妻被休的美娘,到底哪个才算得上人生得意?

朱翊钧和冯保耳语了几声,冯保小心回答着。

“陛下可是允了的,你难道要违抗圣意不成?”三娘子看戚继光雷打不动的样子,终究是有些急了。

马自强嘴笨,心里明白,话却说不明白,总是引人误解。

朱翊钧眉头一皱,用鼻子发出了一声:“嗯?”

廷议通过了这个捷报请功,游击将军马自道等二百四十三员军兵授予三等功赏牌,一应恩赏抚恤,年前如数交给军兵。

戚继光从隆庆二年一直到万历五年,整整十年,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就是为了今日出塞作战,从喜峰口到大宁卫不过一百八十里路,戚继光走了十年。

大明这架机器在稳定的运行着,年前派往大宁卫的最后一些粮草已经顺利抵达大宁卫,而征调的民夫已经返回京师,大军劳师远征,户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力量,保证了大明军的后勤,而部分的民夫被雇佣,在大宁卫和北古口之间的热河,开始铸城,密云卫三千军兵,前往护卫左右。

这个赵员外居然把人赤身扔到街上,多少符合朱翊钧对势要豪右的刻板印象了,居然下如此的狠手,居然只是因为没伺候好,估计这美娘伺候的时候,一直唠叨赎身之事,终究是惹恼了赵员外。

“花魁喝的晕头转向,一夜吐了几次,这卖油郎秦城就在一旁端茶倒水的伺候着,第二天就满是遗憾的离开了,走之后谁都没对人说,唯恐他人知道花魁醉酒,有玷其芳名。”

三娘子二十多岁,也是草原上的海拉尔,明珠一个,长期骑马,这身段自然不会差,腰力惊人,若是到了床笫之间,定要戚帅束手就擒,拱手而降,战场上打不过你,床上还打不过你?

第274章吃干抹净不干事

李太后、陈太后、张居正、朝中大臣,对皇帝的大婚非常重视,而且还希望可以皇帝陛下的侧妃,能多漂亮就多漂亮,最好把皇帝完全迷住。

朱元璋在马皇后走后,就已经丧失了部分的人性,在太子朱标走后,直接就成为了一块冰冷的石头,一直到临终前,朱元璋已经开始不相信任何人了,是不相信任何人,连李善长这种跟了他一辈子的大臣,已经赋闲在家,政治死亡的人物,也在朱元璋的清算名单之上。

而朱棣在徐皇后走后,性格大变,乖张孤僻,一意孤行,夏原吉这个跟朱棣配合了半辈子的户部尚书,仅仅因为劝谏朱棣注意龙体,不要御驾亲征,就被罢免。

明宪宗在万贵妃死后,忧思成疾,不久后便天崩,龙驭上宾,成化的所有成果随着孝宗的登基,开始变成了一片虚无。

万士和才不跟皇帝争这个权,唯有跟皇帝争一争贞节牌坊的事儿,才像个明公直臣的模样。

也不一定是都御史,比如凌云翼还挂着兵部尚书的职位,所以叫凌部堂,胡宗宪之前也挂兵部尚书,殷正茂同理。

秦母让其休妻,也不一定是因为无子,大抵是觉得员外家让这么个烟花世界出身当主母跌份儿,可是美娘的确无法提供继承人,便立于下风,最终自缢。

“因为婚姻关系的维系是由继承物和继承人为基石,所以守节的贞节牌坊,就有必要了。”马自强开口说道。

“陛下,婚姻,其实是一纸契约,男人提供可继承物,而女性提供可靠的继承人,这样一份契约。”万士和开始起头,论述婚姻的本质。

刘七娘还在学堂里教孩子启蒙读书,她识字会算数,这在织娘之中,是个大优势。

三娘子到了青龙堡的时候,终于又一次见到了大明的征虏大将军戚继光,而这个虏酋夫人三娘子在青龙堡拜谒了戚继光。

现在的局面是:皇帝几乎赌上了身家性命和老朱家的江山,给了戚继光征战的机会,给了他信任。

她笑容满面的说道:“将军又是怎么知道我是故作放浪,不是真心实意?我若是有了大将军的孩子,假托俺答汗之子,整个草原不敢胡说,但是这大明金国,不就是将军的血脉了吗?”

“真的,给我个孩子吧,为了草原人,也为了大明和北虏之间的矛盾。”三娘子又绕了回来,大明和北虏打了三百年了,这也打不出结果,不如和解,为了政治牺牲个人荣辱而已。

婚姻和性、爱情的关系都不大,和继承人和继承物关系最大。

“万太宰以为呢?”朱翊钧询问道。

皇叔朱载堉比他合适干这个活儿,戚继光是大将,和塞外的三娘子有染,那会让陛下忌惮,戚继光不会给任何贱儒机会,去离间他和皇帝的关系,这个关系弥足珍贵。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戚某并无此意,忠顺夫人若是真有此意,和其他汉人有个子嗣,也是一样的。”戚继光看着三娘子的模样,十分温和的拒绝了,他这个人不打仗的时候,脾气真的很好。

“真心的?”戚继光不动声色的问道。

在出征前,皇帝把最后一根枷锁,京营的总督军务实质上撤销了,只有一个名义上的谭纶,坐镇京堂的总督军务。

根据冯保的介绍,刘七娘现在颇有家底,最近已经开始教学徒了,甚至去养济院领了一个孩子,因为官厂有学堂上,刘七娘的领养资格还排在前面,再加上通天大人物罩着的背景,刘七娘领养了个不是畸性的男孩。

而入京觐见的三娘子从京师出发到蓟州,再到大宁卫,这一路行来,官道驿路的重新平整,让三娘子啧啧称奇,而后想起这官道驿路,是元朝遗留的重要遗产,就只能摇头,这条路,最早是忽必烈修的,胡元别的不行,但是这修官道驿路从来不含糊。

上一次她见到戚继光就是倾心不已,这算是老调重弹了,她年纪轻轻,花容月貌。

俺答汗的这两支万人队,还没有要介入战场的意思,但是距离战场已经很近了。

“那就按两位明公所言,仍赐贞节牌坊就是。”朱翊钧最终认可了两位大臣的责难陈善,做出了决定,说的有道理,当然要听。

三娘子一拉衣领,媚眼如丝的说道:“要不,戚帅亲自摸摸,看是不是真心?”

而三娘子看到了大明的实力,确切的说,看到了戚继光的实力。

万士和和马自强用最近的热点大事,佐证了自己的观点,各大杂报对这件事竞相报道,讨论极多。

三娘子旧事重提,是基于现实考虑,先假托俺答汗的孩子,等到坐稳了王位,再认祖归宗,俺答汗岁数那么大了,不可能再有孩子了,到时候草原是他戚帅后人的封国,大明和草原的矛盾将会迎来最终的和解结局。

这几位都是大明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皇帝,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影响到大明的兴衰,甚至是整个寰宇之下,皇明笼罩势力范围内的各国局势。

大婚的遴选,样貌要好、身段尚佳为宜,就是这个道理,尽可能的避免皇帝成为一块冰冷的石头。

而现在小皇帝的状态,无限接近于朱标死后的朱元璋,冷酷无情到了极点,对任何人都持有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而这种态度随着刺王杀驾、大火焚宫、西山袭驾等等案件的推进,变得越来越严重了。

大抵现在陛下还肯相信张居正,还肯相信世界仅存的美好,这还是让所有人都比较庆幸的事儿。

马自强和万士和对于贞节牌坊的坚持,是十分忐忑的,他们不清楚这些话说出去之后,陛下会不会心里拧上一个疙瘩,对马自强和万士和心生怨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