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376章 阳,太阳升起

第376章 阳,太阳升起(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白纸案、黄纸案和驾贴铁案,皇帝空口白牙的杀人叫白纸案,皇帝写中旨拿人是黄纸案,这两种案子,在《大明律》、《大明会典》、皇明祖训《大诰》都是不合法的,缇骑抓人必须有驾贴,是朱元璋定下的规矩。

王崇古笑了笑,摇头说道:“不过是以势压人罢了。”

“以势压人,王次辅好大的口气!”三娘子摇了摇头,王崇古作为大明顶尖的读书人,顶尖的大明白,的确看的很清楚,魏国军事上不如齐国,所以围魏救赵必然成功;齐景公实力强横,所以能让宗室、权臣、军勋跟蛐蛐一样斗来斗去;而藩王实力远不如朝廷,推恩削藩,就顺理成章了。

“围魏救赵,庞涓带走了魏国的主力,孙膑率领齐国精锐进犯魏国,其实就是魏国打不过齐国罢了,不得不低头,谁让齐国有个孙膑呢?到了马陵之战,算是翻版的围魏救韩,魏王不信邪,非要试一试,结果魏国连太子申都被俘虏了。”

“陛下,妾身不敢起身,此番入京,王次辅极尽苛责,趁火打劫,非柔远人之道。”三娘子跪着不起来,选择了告状,王崇古欺人太甚。

三娘子和王崇古开始就军备展开了谈判,三娘子越发确信,这都是出自皇帝的授意,因为军备之中,赫然出现了平夷铳这种大明之前不肯出售的军械,当然价格也很美丽,把三娘子这个人卖了都买不了一抬平夷铳。

沙阿买买提在美人入京之后,才从休假的状态变成了工作状态,开始跟礼部的官员沟通,沟通很顺利,但沙阿买买提总是找不到人,黎牙实整日忙碌,在沙阿看来,跟牲畜有何区别?

范应期和王家屏未来可期,可那也是未来,现在晋党无人,按照王崇古的安排,他准备走后,把晋党留给王国光或者马自强,王崇古给,王国光和马自强却不肯要,这个烂摊子,只能王崇古继续担着。

吴王阖闾对楚国来的伍子胥重用,打败了楚国,助吴王阖闾成就霸业,而后阖闾的儿子夫差,又不听伍子胥的谏言,攻打越国,最终弄了个国灭自刎。

去草原打仗,没有向导,那就是奔着迷路去的。

“朕当时就告诉忠顺夫人了,朕并未爽约,朕答应的事儿,就一定会办到。”

“朕当初的确答应你不援助的,但没答应过不卖。”朱翊钧十分确信的说道:“当时忠顺夫人在文华殿偏殿觐见时,朕就告诉了忠顺夫人,朕希望土蛮汗和俺答汗的冲突,越激烈越好,希望他们能够死磕到底,打出风采,打出水平。”

冯保继续说道:“蒙兀儿国王阿克巴每年给沙阿特使十万银,专门供沙阿特使自己用度,还给了十万银,专门负责疏通关系。”

“而且还挨骂!”

“当属阳谋。”

“这可不能胡说,这是伱情我愿。”王崇古连连摆手说道:“你这是诽谤!你不买就不买,我也不是非要卖给你,怎么能说是强买强卖呢?”

“王次辅,果然是不忠不孝的佞臣啊。”三娘子由衷的说道,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就大口大口的喝血,看到希望的时候,立刻改旗易帜,和光同尘,一副忠骨贤臣的样子,这不是不忠不孝是什么?

“感谢夸奖。”王崇古笑了笑,站起身来选择了离开。

“阳谋究竟是什么?阳谋就是知己知彼,能够把自己手中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光明正大、堂而皇之的让这个世道变好一些,这才是阳谋。”

五桅过洋船还带质保,这可是领先了几百年的经营经验,当然售后也很赚钱就是了。

塞得多了,李太后会发脾气的,朱翊镠年纪还小,沉迷于女色,皇帝不训诫,还纵容,李太后发脾气自然是合理的。番国朝贡美人从洪武年间就有,放在宫中主要是做宫婢执馔婢、女使、火者、浣洗婢等等。

朱程理学,把《春秋》捧的高高的,一句春秋之后无史书,大明读书人甚至连推恩令发生的年代,都不知道。

俺答汗老了,土蛮汗又不是软柿子,师出同门,便破不了招儿,朱翊钧作为大明皇帝,当然要火上浇油,添一把柴了。

其实大明的读书人,这么多年了,怎么都想不明白,建文君是怎么把江山丢掉的,晋惠帝一个智障都赢了。

正如都察院的言官们批评的一样,王崇古是个佞臣,已经犯下了僭越之罪的他,不过是托庇于圣眷之下,苟延残喘罢了。

第376章阳,太阳升起

“我是无赖?我看着你才像是无赖!”三娘子无比怀念当初的大明,那个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的大明了。

那时候的大明,只需要拉一些破烂到大明,就能换到许多的封赏,现在的大明,连口惠而不实都做不到,现在主打一个锱铢必较,一个子儿的利益都能看得到。

这个大明对于三娘子而言是极为陌生的,大明发生的变化,让三娘子格外的担忧,大明朝真的在变,而且变得越来越陌生,这也是她一趟一趟跑的原因,不清楚大明的变化,在决策的时候,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可是对于俺答汗和土蛮汗等北虏的这些贵族而言,大明的变化,他们知道,但只知道一点点。

“你说什么便是什么,但是土蛮汗买了大明的军械,俺答汗不买,确定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吗?”王崇古极为平静的喝了杯茶,让三娘子思虑明白其中的关键。

“围魏救赵、二桃杀三士和推恩令。”三娘子思索了许久,给出了这个答案,这是她了解的中原历史长河里,最典型的三个无解的阳谋,三娘子能说出这三个,其实已经比一般的大明读书人读的史书还要多了。

王崇古伸出了三根指头说道:“商鞅变法、诸葛亮辅国、于谦退瓦剌、商鞅变法,秦奋六世之余烈,终一统天下;诸葛亮辅国,奈何人力终有穷时,悠悠苍天,何薄于宰相;于谦退瓦剌强兵,天下仍是汉家天下;此三例,皆为以一人之力逆天而为!”

面对质疑,朱翊钧选择了详细解释,这可不是失信,当初当着三娘子的面,朱翊钧就希望两位虏王最好能物理上掏心掏肺。

阳,太阳升起。

按照沙阿买买提的标准,大明皇帝的确算不上贵族,皇亲国戚也算不上,驸马爷欧阳伦,苛责小民都被朱元璋给斩首示众了。

沙阿买买提这次入京又带了七十二位美人,这七十二位美人,可是精心挑选的女子,朱翊钧没有全都打包都塞到潞王府去,而是从里面挑了三个,剩下都送内官监做宫婢去了。

三娘子气急败坏,她的谩骂对王崇古无法造成哪怕一丝一毫的伤害。

“他买了…买了四处。”冯保将沙阿买买提买的宅子在京师堪舆图上点了出来,北土城一个深宅大院,西城独门独院一处,朝阳门内大宅一处,还有西山一处有山有水有亭有阁的大别墅,总计价十七万两千五百两。

三娘子发现很难反驳王崇古的话。

王猛的金刀计,出发点就是为了排除异己,算不上光明磊落,更不是光明正大,甚至是王猛身上的污点。

“晋党一群臭鱼烂虾,也就范应期和王家屏能看,这俩儿货今年去四川和广西做巡抚了,十二年才能回朝,王次辅得撑住啊,否则晋党的香火就断绝了。”朱翊钧给了一个王崇古不得不留下的理由。

王崇古看着窗外,略显失神的说道:“鼓噪阴谋、鼓噪阳谋,不过都是在鼓吹术罢了,术终究有力有未逮之事,而大道之行,又说易行难。”

还有当下。王崇古在自己心里默默的补了一句,他在说古,未尝不是在论今。

朱翊钧惊讶的说道:“好家伙!沙阿特使是来大明消费的吗?一出手,就是十七万银!我们的阔少王谦要让贤了啊!”

三娘子迈过了皇极门,忽然想到了当初第一次觐见陛下的时候,那时候,皇宫的中轴线一片废墟,那时候尚且年幼的陛下,在地基上摆了张龙椅,接见了她。

商鞅死后被五马分尸、诸葛亮星落五丈原、于谦被斩首示众,张居正死后何等下场,他的成果又有多少能够保留,又有多少会付之东流?

可是陛下就像是朝阳冉冉升起一样,照耀着大地。

大明这条巨舶快沉了,张居正那篇雄文《论时政疏》把大明的现状,分析的明明白白,极为透彻,船快要沉的时候,大家把船上的细软收拾一下跳船,那不是理所应当的事儿吗?历朝历代,大家大族不都是这么做的吗?

万士和对自己的判断不是很确信,朱翊钧却是很清楚,那片神奇的土地,在近六百年后,作为区域性大国,军事装备,还是万国牌的,连轻武器的弹药和口径都做不到统一,当然,朱翊钧对此只有尊重和祝福,没有批判的意义,毕竟,躺平任艹,也是一种活法。

晋惠帝就是那个天生痴呆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很复杂,很大一部分都是晋惠帝他爹晋武帝留下的烂账,但晋惠帝一个痴呆儿,依旧把八王之乱给平定了,王崇古虽然没有一句话说大明,但是字字句句都在说大明。

王崇古走出会同馆驿的时候,看着熙熙攘攘的街头,忽然露出了释然的笑容,正如他跟儿子说的那样,忠于国朝、忠于陛下、忠于自己生平所学、忠于内心,力所能及的做点事情,日后青史留名,未尝不能混一个褒贬不一,而不是在奸臣传里,这就足够了。

万历七年八月初三,大明皇帝例行召开了大朝会,初三朝会、二十三蹭饭、十七前往彝伦进讲算学、二十九日考校讲筵,这是朱翊钧每个月都要做的事儿。

王崇古做成了一笔大买卖,心情尚可,他笑着说道:“忠顺夫人以为,阳谋是什么?”

费利佩二世远渡重洋,冒了极大的风险,甚至向安东尼奥低头借了他的大副做船长,还不是为了五桅过洋船?

黎牙实经过了数日的辗转反侧,最终还是答应了大明的战争借款,还不是因为战争这种事,无论是谁都输不起。

土蛮汗处于劣势,布延作为使者再次入京的时候,就是大明饱餐一顿的时候。

“你这是强买强卖。”三娘子没了脾气,看看王崇古这些个读书人,把好好的陛下教成了什么样。

三娘子错怪读书人了,读书人只会把大明皇帝教成明孝宗的模样,而不是陛下那个样子,陛下现在这个样子,也不完全是张居正教出来的,作为次辅,作为权力漩涡中心的王崇古,十分清楚,陛下和张居正是共轭师徒,互相影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