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489章 仁天子御极之世,天下至幸!

第489章 仁天子御极之世,天下至幸!(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振武团营参将麻贵,上了一份很长很长的奏疏,说了一堆的牢骚话。

很快朱翊钧收到了潘季驯的奏疏,原来是哗变。

在这件事上,朝廷绝对不能退,退一步就是得寸进尺。

俘虏营的俘虏觉得潘季驯一个吊书袋的措大,不足为虑,在七个人的带领下,歃血为盟准备聚啸作乱,在鼓噪之初,潘季驯就收到了消息,任由他们鼓噪,以这七个人为饵,把有不臣之心、不安定的俘虏全都给钓了出来,才开始收网。

织田信长要么认输,要么打到长崎去,没有别的选择,他发行的那些金银铜钱,只会被兑换成宝钞流通,这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未来。

这就是兵部说彻底解决的原因,工兵团营还在扩大,即便是不需要大规模的营造,也可以安置在边方成为军屯卫所戍边镇守,边方的确苦,但工兵团营绝不是草芥,甚至不是牛马,而是人,是有田亩的有产良家子。

客兵安置问题,不是曾省吾突然提起,朝廷明公们都已经忘了,还有这一茬。

兖州孔府都倒了。

李妃和刘妃也都有了身孕,陛下身边伺候的只有王皇后、周妃、冉妃了。

后来胡怀德率领的南兵回到了蓟门,招募的三千客兵打完了仗要解散,结果最终闹出了索饷兵变的事。

万士和不再多言,其实他很想大声的说:就陛下对皇后的宠溺,哪个妃嫔敢欺负皇后?

凌云翼上奏朝廷,请命把一千五百客兵发往长崎总督府,朝廷回覆之后,凌云翼将一千五百客兵调到了长崎,山东的局势已经稳定,用不了这么多客兵了,而且客兵对于杀倭寇这件事,热情极高。

大明京营、水师这些主要是从官厂工匠窑民中遴选,在退役之后,在官厂的法例办做厂卫,也可以安排到各县做县尉、捕快、班头,现在又多了一个去处,工兵团营继续领着工兵,不过从打仗,改为了营造。

景泰二年十一月,景皇帝朱祁钰下旨辽东诸卫并东宁六卫子粒粮免半,次年三月,再下旨全免,并永不加征。

剩下就只有被俘虏和一起上天了。

所以能用手段对下朘剥的时候,倭国的大名们绝对不会心软,而高达三成的铸币税,大名们只会想尽一切办法的使用,并且和织田信长这个大魔王对抗。

“到时候把炸药库给点了,倭寇想杀我?!想都别想!”孙克毅眼神中闪烁着疯狂,他已经想好自己的死法了。

徐渭眉头一挑笑着说道:“那岂不是正好?他最好打过来,然后把我们都给杀了,到那时候,朝堂上再反对灭倭之人,都得闭嘴了,进攻如同水到渠成一样的合理。”

连汉宣帝刚从民间回到宫中,都能用故剑情深来立自己的心爱的人为皇后。

想到死后还要被人如此编排,罗应和突然觉得上天是个不错的死法。

戚继光带领的南兵军纪严明,他最讨厌的就是战场抢人头、抢军功贻误战机。

“三边迁绥远军屯卫所子粒粮尽数诏免,永不加征。”朱翊钧看向了曾省吾,说起了一个税收的减免政策。

凌云翼这两年收起了杀心,好杀人的名头就落在了潘季驯的头上。

之所以要这么做,实在是宝钞太多太多了。

的确都是疯子,可以不把自己的命当成命,但不能不把别人的命不当回事儿,织田信长是本地人,真的冲突起来,恐怕伤亡惨重,不如撤退以图以后。

徐渭拍着宝钞,面露狰狞,大声的说道:“好好好,到时候我们一同上路,也好同行,织田信长要是真的是个魔王,他就来。”

谁敢欺负王皇后?!你皇帝去太傅家里蹭饭都要带着的王皇后!

罗应和想了想被俘虏和一起上天,选择了后者。

曾省吾详细介绍了客兵安置办法,其实就是螺旋门。从何处来,回何处去的螺旋门。

营造有的时候也是打仗,这个过程中也要清理匪患,有的不长眼的匪患也会撞到工兵团营的手中。

第489章仁天子御极之世,天下至幸!

历史就是个圈儿,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国初那种情况。

云贵川黔这些地方收复之后,为了不去这种贫寒的地方吃苦,各种自弃不为朝廷所用,放弃仕途也不肯前往贫瘠之地的读书人可不在少数,朱元璋的解决办法就是不去就杀。

对云贵川黔改土归流的阻力,可不仅仅来自于土司自己的抵抗,还有朝廷内部矛盾。

万士和的脸色难看,大明明公的脸色都好不到哪里去,辽东那地方民风彪悍,矛盾冲突激烈,而且还非常贫瘠,没有什么油水可言,养尊处优的读书人们愿意去,才是见鬼了。

徐渭和孙克毅互相看了看,思索了片刻说道:“打的话咱们的人伤亡太大了,还是撤退到琉球,等待水师为宜,我们俩祭天就行了,你到时候跟着一起撤。”

陛下信誉好,既然答应了,说了凯旋后再议,那就凯旋之后再说,礼部这个夹板气,还能受得住。

兖州孔府三番五次的不遵朝廷号令,反反复复终于是惹恼了朱翊钧,把凌云翼请到了山东。

潘季驯又在杀人,这都是今年的第二次了。

“陛下,太后懿旨遴选两名妃嫔入宫的事儿,都拖了一年半了,是不是可以进行了?”万士和一听戚继光班师,立刻说道。

仁天子?问问张四维,问问孔府,问问新都杨氏,哪怕是问问王崇古,都不会得到这个仁字。

凌云翼这两年在山东清丈,慑于他过去的威名,山东地面的遮奢户上赶着配合朝廷清丈,出人出粮出力,生怕惹得凌云翼不快,一个不遵朝廷之令,有悖逆之心的大帽子扣下去,那就是灭门之祸。

之所以这么高的税率,是因为各个大名的家臣们不用交税,而且佛寺也免税,令制国内一板砖下去,十个人里七个不交税,为了维持征战,只能拼命加税。

有的时候,王崇古也很无奈,他这个奸臣,他在浒墅关,倭寇来的时候,他不避不让,和俞大猷一同出海作战,当初在宣大当总督,那是战区,他不也去了吗?

像侯于赵这种缺心眼,对自己得失计较不多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没仗打也就罢了,还和别的步营领一样的赏,多少有些羞耻。

廷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万士和,都有点嫌弃,你这大宗伯,到底准备了多少套词,张口就来?也太熟练了吧。

这场扑朔迷离的兵变之后,入朝作战的南兵被镇压,大明朝廷的信誉再次滑落,大明一地鸡毛,谁对谁错,最后都是大明输的体无完肤。

山东响马甲天下,随着生产资料的再分配,山东响马越来越少,要么被剿灭,要么被招抚。

大明人数最多的客兵就是京营十万锐卒,九万水师,共计十九万人,京营和水师的退役制度已经极为完善,其次就是辽东李成梁手下的客兵,在册三千客兵,再加上李成梁的家丁,大约有五千人左右,再其次就是山东巡抚凌云翼手中的三千客兵,那是皇帝为了让凌云翼对付兖州孔府招募,现在这支客兵在山东剿响马。

孙克弘和孙克毅并不自由,他们被国仇家恨遮蔽了双眼,只能如此疯癫的活一辈子。

万士和立刻站了起来,俯首说道:“陛下,真的是天德纯粹,本就无声色畋游之好,奉身清约,今日再免边方子粒,仁天子御极之世,天下至幸!”

倭国的平民,除了承担年供之外,还有段税、栋别钱、若役等等等等,花样之多,让徐渭、孙克毅、罗应和大开眼界。

景皇帝之所以这么做,是正统十四年明英宗被俘后,辽东地面的女真虏酋李满住、董山等人,见大明如此不堪一击,开始不断扰边。

织田信长自诩天下人,是整个倭国最良心的大名了,他是一公二民,土地田亩产出,三分之一年供,剩余为平民自留,而且织田信长被佛家称之为魔王,是因为织田信长灭佛,焚像毁寺从不手软。

孙克毅颇为认同的说道:“就是,让他来,谁怂谁是海王八!”

被倭寇俘虏,万一得卖钩子,那岂不是奇耻大辱?即便是不用卖钩子,日后中原那帮读书人,一定会问罗应和为何能活下来?一定是卖了钩子!

太后下懿旨给皇帝后宫加人,陛下也答应了,可是军兵在前线卖命,陛下后方纳妃嫔这怎么听都不好听,这事拖了快一年了,京营不回来,陛下不纳妃嫔,礼部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得益于戚继光班师回朝的影响,甚至连征召前往辽东任官的事儿,都极为顺利,皇帝还没下旨降价,仍然六年升转、九年特赐恩科进士,报名的人,络绎不绝,很快就招满了。

孙克毅也不是一开始就疯的,他哥哥被徐阶弄断了腿,他们孙家一落千丈,百般周转没人帮衬,才疯的,徐阶死后,孙克毅大仇得报,就剩下了倭患的仇还没报。

戚继光要凯旋这件事,在廷议之后,消息在第一时间放了出去,京堂的风气立刻为之肃然,言官们终于不再说怪话了,虽然戚继光的刀从不对内,但谁知道出塞征战一年的京营,已经成为了奉国公的戚继光,是不是还像原来那般温文尔雅。

这不是说班师就班师,从筹备到回到京师,最少也要到九月份了,这是为了最后的剿匪收尾。

募兵制之下的客兵战力强横,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一旦用完,就要面临着解散之时,当时最好的办法,也是给安家银二十五两,让客兵自谋生路,即便如此,但凡是有人鼓噪生事,客兵聚啸哗变就是令人头疼无比的大事。

万历二十三年,第二次万历朝鲜抗倭战争中,胡怀德率领三千南兵入朝抗倭,入朝后,连盟誓用的牛羊都是买来的,而不是抢。

“不急,凯旋之后再议,后宫那么多人,乱糟糟的,都觊觎皇后之位,丫头性格温和,恐怕吃亏。”朱翊钧对纳妃嫔这件事还是略显抵触,王皇后都生了俩了,朱翊钧已经有二子二女了,还要加人。

万士和真的想请出《大诰律》来应对了。

这就是显得侯于赵这样的人,更加难能可贵了。

这个恐怖的税率由岛原藩松仓氏创下,而被大明水师总兵陈璘打穿的岛津家是八公二民,四民六公是北条家称霸关东的关键仁政。

织田信长是雄主,这一点徐渭他们也都认可,织田信长就是看清楚了宝钞的可怕危害,才铸造金银铜钱,来应对这次的危机。

朱翊钧这次诏免,说多不多,就三万石,折价不过一万五千银的免税,但说少也不少了,对于边方军卫而言,那就是救命的粮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