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497章 陛下剑指之处,大明军兵锋所向

第497章 陛下剑指之处,大明军兵锋所向(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陈大善人就是这赌坊的庄家。

人不患寡患不均,一旦其他地方看到河南清丈缓慢一点事没有,其他地方也会有样学样。

这是巴西红木染的,当然坊间传闻,是午门斩首人头滚滚用血染成的。

“陛下威武!”戚继光再次大声奏对道:“请陛下收回印绶,天子佩刀。”

一个将军不能打仗,就和一个厨子再也不能颠勺了一样的无趣,他不喜欢刀刃向内,不喜欢朝中的无意义的内耗,他喜欢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那是知道没有封侯的可能,聊以自慰罢了,表达的意思是:哪怕不能封侯,他也愿意一直为守护大明疆土安危而奋斗,一息尚存,此志不移。

“升平一号蒸汽机,七点五匹蒸汽机,更小、更强、更稳定、故障率更低的蒸汽机,现在皇家格物院那边,已经有了十六匹蒸汽机了,是升平二号,而且个头大概只有半间房那么大了,如果牺牲一些动力,可以上轨了。”

“钦此。”

“汪道昆回京后呈送了游龙号的模型,这是前些日子送来的飞云号,游龙飞云,是快速帆船,如果顺利的话,环球航行,能缩短到六个月到九个月的时间,真正的海贸利器!时间,就是金钱!”

按照礼法而言,此时还穿着麒麟服的戚继光该走旁边的小路上月台入殿。

河南地面官员,不是凌云翼,没有圣眷,更没有客兵。

“臣大抵是真的老了,看到这些东西,由衷的觉得古怪。”戚继光终究是摇了摇头,对这些东西已经不想再探究其原理,既然存在,那就是合理的。

真的细细盘点一下,戚继光征伐这段时间,言官们不算闹得凶了,只有攻讦王崇古闹得厉害了点,后来也消停了,也没有人伏阙,更没有人封驳皇帝的圣旨,士林里,除了完全自由派的主张,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拳脚相加之外,并没有逾矩之说。

张居正左右看了看说道:“臣倒是以为凌部堂的想法很好,把这一百四十户乡贤缙绅,押解入京徐行提问。”

大明的丹书铁券完全是仿照大唐的丹书铁券制作而成,但唯独多了一项谋逆不赦,完全免死的契约,有了不免死的条款,就变的灵活了起来,比如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一公、十三侯、二伯,一共十五个武勋府,哪个不是铁券在手?

这一日,西山煤局放了一天的假,虽然季风的改变,夏天的煤烟不会吹向京师,但王崇古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停了西山煤局的采煤炼焦等事,而是安排了全面检修,防止出现重大生产事故。

老爷临幸不临幸,不会有任何的改变,随时都有可能发卖,必须小心伺候,否则就是‘拉出去给小厮配了。’[注1]

小厮肯定乐意,因为这小厮是绝无可能讨到婆娘的,哪怕是知道老爷要了,也欢天喜地。

“陛下圣明!”也不知道哪个朝臣带头喊了一声,群臣皆是俯首齐声说道:“陛下圣明!”

戚继光眨了眨眼,听闻陛下如此说,俯首说道:“陛下说没有,那就是没有。”

这一百四十个乡贤缙绅,已经在押送入京的路上,凌云翼的意思是:先不杀再看看。

“这边工学橱窗多了工兵团营,想来戚帅已经见到过了,工兵团营修完了五龙驰道后,前往了绥远,而凌部堂请了工兵团营和官厂团造法,要治一下河南的乡贤缙绅,三个煤铁官厂已经在河南树立起来了,朕打算过几日营造十王城将藩王迁回京师,而后外封。”

奴仆们争相揭发,再经过循环拷问彼此印证后,一共一百四十户,查出了四十万亩田来!全都诡寄在各个王府、将军府的名下,但是这些田亩可是一粒米都不会给王府上贡。

隐匿田亩可是违抗皇帝明旨,抗旨不遵,是真正的谋叛大罪,连丹书铁券都保不住的罪名。

“凌部堂有了第一批的底子,有田、有人,就可以开始推行工兵团营法了。”朱翊钧颇为感慨的说道,凌云翼做事就是雷厉风行,这一百四十家,奴仆大约有近三千人,佃户近三万丁口,再加上客兵那一千五百人,组建三个工兵团营绰绰有余。

“戚帅免礼。”朱翊钧笑容满面的说道:“欢迎戚帅回家。”

戚继光龙行虎步的走过了外金水桥,跨过了午门,又走过了内金水桥,来到了皇极门前。

不是河南官员不想清丈,是没办法,大大小小的亲王府、郡王府、将军府,田都在这些宗亲名下,地方有司根本没法动手,也没人去震慑,凌云翼这个搞法,河南地面官员,实在是没那个条件。

所以,对于皇帝、张居正、朝廷而言,河南土地问题,必须解决,而且是彻底解决,才能震慑观望、冥顽不灵之徒。

连煤烟都写满了忠诚了属于是。

戚继光迈出了皇极殿,将征虏大将军印和佩刀捧在头顶,五拜三叩首的大声喊道:“臣戚继光,不辱君命,带京营锐卒,讨伐板升归来,北虏宾服!”

公爵免死三次,自己可以免死两次,儿孙可以免死一次。

第497章陛下剑指之处,大明军兵锋所向

朱翊钧是一直等到发完了赏银,并且让缇骑进行了大规模的走访确定赏银到位后,才准备召见征虏大将军,万一闹出京营索赏的乐子,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朱翊钧以为会闹出点幺蛾子事来,毕竟大明发赏,就跟大明土建一样,可是个贪墨的好机会。

哪有厨子不偷吃?

别以为你戚继光打了大胜仗回朝,就可以耀武扬威了,京城的事儿,还是京官说了算!

但这次京营发赏极其丝滑,直接拉到校场把一箱箱的银币打开,然后在文武宦三方监管下,只用了一天就发完了,没有一个人克扣,毕竟这是,刚刚打完仗回老家的京营。

戚继光看邸报,也看杂报,更有陛下的书信,贱儒们在京营锐卒离开后,那可是没少折腾,若是说的有理也就罢了,陛下多温和一个人,居然闹到流放边方的地步,可见其狷狂!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入寇京畿后,战争的阴霾彻底远离大明腹心之地的一天,是值得如此庆贺的。

实在是这传闻中的凌云翼过于凶残了,其实凌云翼没有那么传闻嗜杀成性,可三人成虎,越传越离谱。

这个金牌是世代传承,牌阔二寸,长一尺,上鈒(镶嵌)双龙,下鈒二伏虎,寓意降龙伏虎。

“宣旨吧。”朱翊钧再次挥手说道。

赵鹃被捞出来后,就报道了县衙,凌云翼初到河南,就碰到了这么一桩命案,这立刻引起了凌云翼的注意,这陈大善人下场可想而知,直接就被抓了,凌云翼去河南就是解决问题的,自然从陈大善人开始下手。

凌云翼不打不骂不刑罚,就一个字,饿,饿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那就是想吃饭,不交代自家田产就饿死算了。

这个笑容是发自肺腑的高兴,笑容里没有一点杂质,阳光灿烂,前面那些册封、圣旨,都是精心准备,是作为天子,给征虏大将军征战归来的交待,而后面这一句欢迎回家,就是朱翊钧作为个人的情绪。

“臣叩谢皇恩。”戚继光终于更换了所有公爵所要用的印绶冠带等物,才叩谢皇恩。

再更换牙信牌,戚继光的奉国公信牌,是象牙制作,写官员的品级和部分履历,是身份的证明,这是戚继光的官身,如果哪一天褫夺官身,就是这个牙信牌被收回,吏部消官身档,从此以后和仕途无缘了。

所有被抓的乡贤缙绅,全都扣了一个罪名,不遵明旨隐匿田产,将所有人下狱,开始饿。

……

只是,戚继光认为,陛下搞得这场面,实在是有点大了…

劈柴烧火端茶倒水伺候人,晚上还要暖被窝,冬天破冰取水,干的慢了轻则几个巴掌,重则几鞭子,脱了衣裙罚跪,哪天老爷起了兴致,临幸一下,这决计不会有名分,因为卖身契就是贱籍,贱人哪来的名分?

戚继光中气十足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着。

“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自庚戌虏变,虏王起倾国之兵,盛气而来,自此国无一日之宁,民无一日之安,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而今戚帅领强兵,踏平胡虏贼巢,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出力报效国家,岂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

唯独剩下了陈鹃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直接投了河,一死百了。

那戚继光立刻就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浑身都是劲儿,敌人在哪?!在哪儿!感觉自己能一个能打十个!

“凌部堂上了本奏疏,还是河南陕州地界的事儿。”朱翊钧从手中摸出了一本奏疏,这本奏疏是凌云翼到任河南后上的奏疏,既不是请命,也不是汇报灾荒,而是说到了陕州一个苦命的女子,姓赵名鹃。

平波自然是戚继光平倭,安边自然是大宁卫到河套的完全收复,这是朱载堉专门为戚继光谱的曲,曲调中充满了肃杀之气,连乐伎动作都没有柔美,而是英姿飒爽。

而后再赐扈驾金牌,宽二寸长三寸,牌正面写‘奉国公扈驾’,背面写‘凡守卫官军悬带此牌’,牌头两面有一个仁字,独龙蟠云花点缀,这是仁字金牌,为扈驾金牌,凭此牌,才能入通和宫面圣。

“皇明祖训有定,功臣爵位非有社稷军功者不封,今遣将军锡之敕命于野,帅燃薪达旦,破国于四方,征战于四野;擒贼酋于陛前,军功著于四方;贼人至今闻之尚自胆寒怯惧。”

朱翊钧伸手,平静的说道:“戚帅辛苦,大明军辛苦!戚帅威武,大明军威武!”

这下子,隐匿田产的罪名坐实了。

要是杀鸡儆猴了,还不肯配合清丈还田呢?那就工兵团营法,一体白没。

皇极门内,就是皇极殿的广场,拾级而上,站在了皇极门看向皇极殿。

凌云翼现在的温和,是他在等,等十王城建好,在等宗藩迁回京师,否则闹起来,大明宗亲们就成了博弈的关键,那是给清丈还田加难度,他同样在等工兵团营逐渐壮大。

即便是岁数大了,不能亲履兵峰冲杀,只要戚继光还在,那就是定海神针,士气的保证,重开西域要等到驰道修道嘉峪关,而灭倭,可能就是这两年的事儿了。

天子佩刀这东西不能轻授,一事一授,差事办完了一定要收回来的。

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还。

真的闹出索赏的乱子来,那就有热闹可以看了!

朱翊钧是不怕京营的,因为京营锐卒人人认得皇帝,这整天在校场策马奔腾的皇帝陛下,可是一百七十多年未见的稀罕事儿。

万历十年六月初四,大明皇帝朱翊钧再开皇极殿,举行了大朝会,迎征虏大将军凯旋。

“宣征虏大将军觐见!”两個一组的小黄门,将天语纶音传下,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云龙大石雕御路,这条路是御路踏跺,也叫云龙石阶,寓意龙升。

朱翊钧眉头一皱,总觉得戚继光身上的这股暮气,有些重了,更像是心气儿散了,他摇头说道:“戚帅可以一点都不老,凌部堂若是在河南撑不住,那还得戚帅辛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