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501章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第501章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不就是个小买卖吗?”

至此,索伦彻底明白了,为何大明皇帝说抢不如种,对于大明而言,的确如此,拥有庞大人口和规模化生产的大明,的确是抢不如种。

能满足费利佩二世胃口的供货商只有大明,费利佩二世别无选择。

后世总是戏称葡萄牙和西班牙和大明的贸易是朝贡贸易,这自然是戏谑,但正在朱翊钧手中,一步步的变成现实。

即便是粗纺毛呢也不容易穿坏,张居正那件蟒纹鹤氅精纺毛呢做的,都几年了,还是崭新如初,四爪金龙仍然栩栩如生,戚继光有一件万历三年御赐大氅,跟着戚继光南征北战,仍能使用。

“大明皇帝为什么要提议毛呢换棉布呢?这么做对大明有好处吗?”索伦直接了当的询问起了黎牙实,利玛窦指望不上了,现在利玛窦每天都神神叨叨的,快出家当道士了。

之所以要培养市场,是马六甲海峡一旦变得通畅起来,蒙兀儿国的棉花会大量涌入大明,棉布的产量会快速增长,培养市场也要趁早。

这是個长期的买卖,但凡是这生意做个五年十年的,这点生意根本不够看。

朱翊钧也就见了一次,实在是没什么印象了。

朱翊钧这么提议,当然是为了帮助费利佩二世省钱了!

朱翊钧的脑海里快速的闪过了几个人影,都是泰西派来的使者,检索之后,摇头问道:“辛迪是谁?”

“圣女辛迪啊,她过得很好。”朱翊钧非常确信的回答道。

大明毛料和棉料的产量会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增长,因为大明刚刚收复了河套,同样,大明打通了马六甲海峡,来自蒙兀儿国廉价的棉花也会不断涌入大明。

索伦知道费利佩二世的谋划失败了,费利佩打算盘的声音,英明的大明皇帝在北京城都听到了。

朱翊钧循循善诱,颇为认真的发出了一个提议,如同恶魔的低语。

费利佩二世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找不到第二家供货商了。

“其实朕是这么想的,花小钱办大事,你把二十万毛呢换成二十万的棉布,这样一来,五十万匹棉布,岂不是用更少的钱换到了充足的货物,这样也能实现费利佩二世的想法嘛?用大量廉价的布料冲击英格兰的手工工场!三百万银,能买一百五十万匹棉布,能把整个伦敦堆满!”

林辅成的自由说里,首先提出了规模就是优势,更大的规模催生出更加成熟的产业链和更高效的运输效率,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而更多的利润就是商品优势。

不就是通过吹耳边风,潜移默化的影响皇帝,让皇帝允许泰西的传教士传教,收集情报的同时,翻译大明的书籍,并且增加教廷的影响力?

“尊敬的陛下,允许我思考一段时间,再给陛下答复,我需要想明白其中的关键。”索伦没有马上确定到底要如何购买,更低廉的价格获得更多的棉布,这实在是太诱人了。

黎牙实俯首帖耳颤颤巍巍的说道:“臣看到的就是,行政力量无所不能。”

索伦在旁边则是一脸迷茫,发生了什么事?黎牙实为何请罪,为何会吓成这般模样?

紧闭的大门被打开,朱翊钧出现在了门前,他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笑呵呵的说道:“朕落下了一个玉佩,这不过来找找?啊在这里,这是何物?”

赵梦祐身形闪动,劈手将翻译好的文本拿在了手里。

朱翊钧说过,黎牙实从来不是泰西的叛徒,他爱生养他的土地,爱的十分深沉。

这几本翻译好的书籍,就是铁证!

“臣罪该万死!”黎牙实吓懵了,这一次再进大牢,只有死路一条了,连孩子都保不住,他怎么都想不到陛下会杀个回马枪。

“作为羊背上的西班牙,你知道毛呢生产的规模,主要受制于原料的供应,而大明刚刚拿下了北虏,进行圈养化养殖。”

朱翊钧听闻温和的说道:“这是当然,毕竟你们才是买家。”

上一次大明皇帝的国书,威胁费利佩二世,不要吞并葡萄牙,否则就加征惩罚性关税,这也是费利佩二世不再执着吞并葡萄牙的原因之一。

黎牙实非常肯定的说道:“是的,大明在向北开拓,皇帝自然希望更多的毛料留在大明,当然你说的二十万匹,还是能够满足的,而且棉布而言,大明的产量会进一步提升。”

“大明有一种叫蒸汽机的机械,如果得到允许的话,我可以陪你去看看,这个东西,将会大量的提高棉纺织造的产量。”

第501章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更加丰富的牲畜、农作物和生产工具,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地的产出,土地的产出增加,才能有粮食的剩余、交换、储藏、酿酒和养殖更多的牲畜,才能从自然经济过渡到小农经济,而只有足够多的剩余,才会出现人口聚集、稠密、以及定居的阶级分明的社会。

而现在整个大不列颠群岛一共只有600万左右,其中苏格兰人有50余万人,威尔士与爱尔兰人有40余万人,而英格兰的阶级并不清晰,只有贵族、绅士和农民,贵族自然是王室和册封的贵族,而绅士包括了男爵、骑士、缙绅,尤其是绅士阶层是多重身份兼有,这是身份的模糊,是阶级的不分明。

仅仅六百万人口,一年生产的毛呢不过十万匹的规模,当费利佩二世借助东方的力量,每年对大英倾销二十万匹的粗纺毛呢,三十万匹棉布的时候,英格兰本土的手工作坊,会立刻全部破产,甚至还有余力破坏尼德兰王国的手工业。

彻底摧毁英格兰生存之本,彻底摧毁英格兰企图染指海贸的野心。

在泰西大约有一成的人没有狐臭,还有一成的人,不需要每年脱毛,而辛迪两者都是,之所以能当选圣女,当然是和她纯洁有关,纯真和洁净,既没有刺鼻的味道,也不需要每年脱毛。

朱翊钧这个报价已经是黑心肝了,大明上好的蓝色、赭色松江布一匹为一钱五分银,朱翊钧报价两银一匹。

“粗纺毛呢一匹四十尺,不过十二两银子,二十万匹粗纺毛呢不过二百四十万两银子,一匹棉布不过二两银子,三十万匹不过六十万两银子,你加起来也不过三百万银的货物。”

冯保在皇帝耳边快速的耳语了几声,辛迪·西莉亚,现在是洗衣婢,在浣洗局洗了两年衣服了…

相比较更加难得的羊毛,棉布,满足三个必备条件,可以成为世界性商品,这是万士和提出的世界性商品促进大明海贸的健康发展,而毛呢产品,受限于羊毛产量,还是棉布的掠夺,更加直接明了。

顺便,培养一下泰西对棉布使用的习惯,培养市场。

朱翊钧是说到做到的,敢胡乱编排,肯定要宫刑的,不能说话不算话,但黎牙实还是有些恭顺之心的。

“圣女辛迪,辛迪·西莉亚,一个音乐家。”索伦呆滞的说道,难不成改名了不成?

费利佩二世进攻葡萄牙惹得大明皇帝十分愤怒,就送了一个圣女作为礼物来安抚皇帝,在朱翊钧看来,这个礼物,毫无诚意,哪怕是多买几条船呢!

而且真的说起来,不算贵了,这么多东西,拢共三百万银不到。

朱翊钧办完了事儿选择了离开,他希望索伦做出正确的选择,黎牙实的铃铛因为没有在拉丁文的游记里添油加醋,再次保住了。

“如果非要购买毛呢,也不是不行。”朱翊钧见索伦没有一口答应,也没有催促,他也不急,实在不行就水师远征,在海岸线上架起大炮,为保证自由贸易而战。

“滔天巨浪般的棉布涌入英格兰,冲垮英格兰所有的手工作坊!”

这年头,生产力不发达物质不丰富的时候,很多人就只有一件两件衣服,很容易磨损。

怎么看,大明皇帝都不是好人。

毛呢总是不太够用的,因为大明在开拓绥远和辽东,尤其是辽东,如果能有一件六七斤重的外皮内绒的大衣,就足够挺过寒冷而漫长的冬季了。

索伦稍加思索,而后放弃了思索,他没想明白,大明皇帝为何要提出如此贴心的建议,难道大明皇帝真的是个好人?

而棉布不同了,素色劣质松江棉布最多一到两年就磨破了,即便是上好的松江棉布、苏州棉布,也是三年的寿命。

“那就好。”索伦不是很在意的回答道。

“陛下,请问圣女辛迪过得怎么样了?”索伦见正事谈完了,问起了一个人,辛迪。

缇骑清街专业,专门留了个人殿后,看到了黎牙实鬼鬼祟祟,就奏闻了陛下,朱翊钧以不存在的玉佩,杀了回来,看到了这一幕。

“朕要看看你有没有说朕的坏话!再给伱定罪!”朱翊钧打开了翻译好的拉丁文版本的各种书籍,看了半天,发现里面没有说自己的坏话。

皇帝在拉丁文里是专门的词语凯撒,朱翊钧大概扫一眼就能搜索到关键信息,并没有编排,相反,在这些书籍里,大明皇帝几乎和泰西的神一样的无所不能了。

黎牙实都快变成和万士和一样的马屁精了。

“行政力量不是无所不能的,你这些描述夸大其词了。”朱翊钧对翻译本做出了重要指示,可以翻译,但夸大了皇帝的作用。

黎牙实深吸了口气,走出了门外,左右张望了下,关上了门,又抬头打量了下屋顶,确定没人后,从书房书柜最深处的书箱里,拿出了几本书说道:“我翻译好的矛盾说,公私论,生产图说和阶级论第一卷,还有几册自由说,游记带不回去就不带了,这几本书,请一定要带回去。”

“这是什么?”索伦眉头一皱,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黎牙实居然如此的郑重。

黎牙实这些日子也不是仅仅在玩红毛番、金毛番,而是在翻译这一系列大明最重要的思辨成果,他做的很隐蔽很隐蔽,甚至为了麻痹大明,他在陛下面前,开始俯首称臣,就是为了表现自己恭顺的样子。

“这是我最后的馈赠了。”黎牙实将这几本书递了过去,确切的说道:“一定保存好,不要弄丢了。”

“嘭!”

这就是费利佩二世派遣索伦到大明要谈的生意。

索伦在抵达大明的时候,认为大明无论如何都无法提供足够的毛呢和棉布,可是抵达之后,索伦才明白了大明到底有多么的庞大和富硕。

“小生意吗?”索伦呆呆的说道。

朱翊钧肯定的说道:“是啊,万历四年,粗纺毛呢日织六百匹,到万历八年,毛呢官厂由一座变成了三座,粗纺毛日织1235匹,年产45万匹,听起来你一下子要我朝半数的毛呢,但账不是这么算的。”

“头六个月,三个毛呢官厂日织1600匹,明年至少能达到日织三千匹的规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