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234章 任何一项发明在问世时都是粗糙

第234章 任何一项发明在问世时都是粗糙(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嘭!”

一道巨响传来,竹管瞬间炸膛,崩得四处都是竹片。

“再放!”

噗嗤!

令人意外的是,

曹佾望向面前的五把火器,朝着前面挥了挥手。

当即,五名身穿铠甲,手拿盾牌的护卫走了过来,迅速地站到了各自的位置。

观其无比熟练的动作,显然已做过多次。

玉阳子站在一旁,捋了捋胡子,说道:“一个一个来,都慢着点儿,瞄准了再点火,明白吗?”

“明白!”五人齐声道。

玉阳子连看都没看二人,朝着曹佾道:“老夫已经给你讲过了,当下还是残次品,容易炸膛哑火,再等两三个月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你非要再试一试,倔得像头驴似的!”

“就这一次,就这一次!”曹佾躬身道。

曾经,曹佾也是汴京街头有名的小霸王。

莫说谁骂他一句。

就是用眼瞥他或轻视了他,他都会直接动手。

苏良点了点头。

对一位有制造火器能力的九十五岁老道长,苏良自然会格外尊敬。

他向来反对炼丹长生之说,因为丹药基本都含有剧毒。

但他并不打算劝说这位老道长放弃炼丹。

以九十五岁高龄还在炼丹求长生,不是已研究出了一些延年益寿的门道,就是身体内的毒素以毒攻毒,使其免疫了诸多病症,故而能长寿。

二人都点了点头。

如此做,才能防住小人,这些年,大宋出现了不少投敌卖国的叛贼,不得不防。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而大宋尤为缺少天然硫磺。

周边诸国,产硫磺最多的乃是是东边的东瀛(宋时已有日本之名,为避免审核,特称其为东瀛)。

大宋经常通过海运商人从东瀛进口硫磺。

苏良想了想道:“此事我来办吧,买不来,就去抢!”

苏良对东瀛没有半分好感,且当下东瀛正内斗得厉害,根本不足为惧。

“道长,还是你有水平!”曹佾也忍不住赞叹道。

而玉阳子则是一脸郁闷地说道:“老夫再去研究研究,六次才成功一次,太丢脸了!”

说罢,玉阳子便带着两名小道童大步离开了。

而苏良则甚是兴奋。

能成功一次,便能成功无数次。

他看了看曹护,后者立即会意。

若出现危险,曹护将会

这位在当下可是宝贝,不容出现任何意外。

随即,玉阳子装填后,将一枚盾牌放在身前,面色凝重。

然后,一手持木棍,一手点火。

噗嗤!

哑火。

五杆管形火器,两杆哑火,三杆炸膛,前方弥漫起一道道黑烟,以及一股甚是难闻的火药味。

众人纷纷捂住鼻子。

“岂有此理,气煞老夫也!”

片刻后。

苏良、曹佾、曹护三人来到了沙场上。

“景明,不是我故意瞒你,而是当下技术还不够成熟,容易炸膛哑火,我想着等再完善一番后再告诉你呢!”

“无妨,无妨。咱们迈出

苏良心情激动。

“再放!”

“嘭!”

炸膛。

“嘭!”

炸膛。

而此刻。

在五十步外的地方,放置着五个草靶子。

玉阳子大手一挥,苏良等人立即会意,当即退后了数步。

“放!”

随着玉阳子一声令下,

但今日,先被苏良臭骂一顿,又被玉阳子骂,他一直都是面带笑容。

一方面是他逐渐成熟了。

跟着苏良后,有了做大事的胸襟气度。

另一方面,是他知未来的大宋皇帝极有可能是他的亲外甥。

舅舅向来和外甥一派,他自然也想做出一番成就,为曹家光耀门楣。

苏良较为相信后面这种可能性。

……

片刻后。

在曹佾和两位道童的陪同下,一位身穿灰色长袍、白须白发,脸上满是皱纹,但面色红润的清瘦老者走了过来。

苏良和曹护同时拱手,道:“道长!”

不过,购买硫磺不能由朝廷出面。

因为大宋的那部《武经总要》已经传到了东瀛,东瀛是知晓硫磺的巨大用处的。

必须是商人与商人间的私下买卖,而后再由大宋商人卖给朝廷。

这时,苏良看到不远处有数名匠人张望。

他将曹佾和曹护拉到一旁,小声道:“此火器之事定要严格保密,不能让任何人知晓。此外,将火器作坊所有匠人的亲眷都接到汴京城,无亲眷者,便派人跟着,不能让任何有嫌疑的人出城,此事我也会告知皇城司,让他们帮忙。”

大宋禁军士兵全员持火器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他看向曹佾,道:“景休兄,刚才道长走得太快,我没来得及问他,当下他还缺什么不?”

“他什么都不缺,不过道长告诉我,若想将此类火器大量制造,必须要有足够的硫磺。但当下,我朝甚缺硫磺啊!”

苏良不由得皱起眉头,他对硫磺还是有所了解的。

硫磺乃是制造火药的主要成分,所占份量可达两成,还可用于医药。

“嘭!”

随着一道巨响,一枚弹丸从竹管内钻出,轰击在前方五十步的靶子上。

“嘭!”

草靶被击出一个拳头大小的窟窿,然后有淡淡的黑烟冒出。

“厉害!”苏良忍不住喊道。

玉阳子捋了捋袖子,大步走到一杆哑火的管形火器前,将里面的火药弹丸迅速倒出,然后重新装填。

同时,他还调试了一下竹筒的位置。

“道长,我们来放,我们来放!”曹佾连忙说道。

“一边去!老夫我就不信这个邪了,若这一次不能击中靶子,老夫我就不配用你给我买的丹鼎!”

苏良没想到这位老爷子都九十五岁了,气性还是这么大。

他知晓,任何一项新的发明在刚刚问世时都是粗糙而拙劣的。

但只要走对

曹佾望向前面的管形火器,说道:“此管形火器,以竹管为身,后段有一截约四寸长的木棍,竹筒内又有铁管,铁管内装填着火药弹丸,外壁有一个点火孔,一手持木棍,一手点火,便能发出巨响,而后射出弹丸。杀伤距离可达百步,且能重复使用。”

“和你当时言说的,既能惊战马又能杀骑兵的作用几乎是一致的。”

“我先去请玉阳子道长,当下演示还需他在场。这位道长乃是我从华山好不容易请出山的,脾气臭的很。他对谁都爱搭不理,若说了难听的话,伱们莫见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